第4版:艺术

塑造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

——看话剧《红岩魂》有感 □刘 平

在众多以经典小说《红岩》为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中,重庆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红岩魂》(编剧王宏亮,导演梁东华)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作品。该剧以“11·27”那场发生在重庆歌乐山上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历史背景,以革命烈士陈然、王朴、刘国鋕、小萝卜头、江竹筠等在狱中坚贞不屈斗争的典型事例,铺陈戏剧情节,以艺术的手法开掘人物心理与情感交织的闪光点,塑造有血有肉、可亲可敬、可信感人的光辉形象。剧中描写最动人的是王朴、刘国鋕、小萝卜头、江竹筠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的青春、热血、信仰和忠诚,真挚温情地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革命情怀和不朽的人格魅力,生动诠释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该剧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革命者信仰的坚定反衬叛变者的投机行为;以革命者的亲情反衬敌人的无情;以革命者的人性反衬敌人的兽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王朴这个人物,在以往红岩题材的舞台作品中很少被提及。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其母金永华是重庆江北县首富。他因追求真理而参加革命工作,瞒着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重庆北区工委委员,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和优秀的领导者。剧中没有描写王朴的革命工作,而是重点展现了他在被捕前同母亲和妻子的一次“团聚”。他的理想追求与思想境界是在与妻子褚群和母亲金永华的对话中体现的。当妻子褚群告诉王朴,他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王朴瞬间流露出爱子之情:“真想抱抱他,他还没有见过我呢。儿子的名字,我想好了,就叫‘继志’,继承的‘继’,志向的‘志’。”他对母亲说:“娘,我以后不能侍奉您了,大学毕业后,我忙着学校的事情,亏欠您太多,儿子不孝,让娘伤心,今生养育之恩,儿子来生再报。”朴实的话语,表面上波澜不惊,却在人物内心涌动着汹涌的波涛。母亲金永华表达对儿子的“爱”的方式,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而是支持儿子的事业。只要儿子想干的事,她就支持。为儿子的学校捐款,为儿子办公司捐款。当儿子说需要两千两黄金为革命的武装斗争买武器时,她犹豫了,因为这需要她的全部家产。她考虑了两天两夜,最终决定,变卖家产资助革命。解放后,党组织要归还她的黄金,还要照顾王朴残疾的妹妹,金永华老人都拒绝了。她是一位高尚无私的母亲,她以儿子为“良师”,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这位老母亲在儿子的墓碑前背诵“入党誓词”时,观众真的被感动了。

刘国鋕也生长在经济富裕的家庭。其兄刘国錤是商人,听说弟弟被捕心急如焚,去找特务徐远举求情,想花钱保释弟弟出狱。徐远举说:“我真是搞不懂,你们刘家,有钱有地位,令弟张口革命闭口革命,他到底要革谁的命?”刘国錤对弟弟的行为也不理解,他劝弟弟:“国鋕,把字签了,咱们一家团聚。全家人都在家里等着你呢!”刘国鋕说:“我真想跟你一起回家。我真想你们。可是,要是为了活着,牺牲了理想,和死有什么分别?哥,给我寄一张全家福吧,以后想你们了,我就拿出来看看……告诉妈妈,儿子不孝!”

革命者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他们为国尽忠而忍痛抛弃亲情,但是,当他们自责地说出“儿子不孝”时,却让观众的心灵感到一种被针扎的难受。他们的“不孝”不正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吗?

小萝卜头也是剧中塑造的一个感人形象。他从小跟父母亲生活在敌人的监狱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面”。一天,他陪母亲去看病才第一次走出监狱看到外面的世界,让他惊讶不已:“我看见好多人,他们穿的衣服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我还看见好多铺子,有卖书的铺子、做衣服的铺子、吃饭的铺子、卖杂货的铺子……”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漂亮、热闹,可是他却不得不待在监狱里。为此,他放飞了自己心爱的“小蝴蝶”,他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蝴蝶”身上,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此时,舞台上出现了无数只自由飞翔的各种颜色的蝴蝶。王朴叔叔给了他一块糖,他从来没有吃过:“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糖!等我出去了,我要吃好多好多这样的糖!”就是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有什么“罪”?可是敌人依然残忍地杀害了他。那一刻,观众的心真的无法平静。

革命者在监狱中,一方面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一方面也在同叛徒做斗争,同时也在反思:党组织为什么会遭到这样大的破坏?那么多优秀同志为什么会遭到敌人逮捕?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党内出了叛徒,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投敌叛变。剧中江竹筠同叛徒涂孝文和刘国定的斗争就是明证。叛徒涂孝文是一级党组织的书记,是江竹筠的领导。他平时教育党员说得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却并不实行。这些人尽管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入党,一旦被捕就贪生怕死叛变投敌,为保全自己不惜牺牲同志,致使党组织遭到破坏。为此,江竹筠同战友们总结出“八条意见”。

革命烈士留给党的“八条意见”,是红岩革命烈士们在严酷斗争中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触目惊心、振聋发聩,即使在今天仍是力透纸背,充满警醒。这一点正是该剧的独特之处,也是该剧在今天舞台上演出的现实意义。在舞台呈现上,该剧改变过去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手法与形式,全剧没有一滴血,没有一声枪响,重在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将革命志士的家国情怀、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体现出来。打通英雄人物与观众的情感交流通道,让英雄走近观众,让观众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共同完成艺术审美的创造,该剧通过塑造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体现出话剧创作的艺术魅力。

2020-03-23 ——看话剧《红岩魂》有感 □刘 平 1 1 文艺报 content53906.html 1 塑造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