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科幻

别忘了,今年是鼠年

■张劲硕

张劲硕,博士、研究馆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动物来啦”节目常驻嘉宾。

今年是庚子鼠年,但好像老鼠们心情并不愉快,貌似人类已把它们淡忘了。因为蝙蝠实在太出名了,绝对盖过了老鼠的风头。或许有人说,蝙蝠和老鼠不都是一回事儿嘛!蝙蝠就是吃多了盐的老鼠变来的。那真是对蝙蝠和老鼠都有误解。

人类是哺乳纲灵长目之一种,近亲是同属人科的黑猩猩、大猩猩、红猩猩,若非要说一个最近的,恐怕应该是倭黑猩猩。蝙蝠的近亲却不是老鼠。以前,我们真的以为它们外形相似,跟谁长得像,跟谁的关系就最近。但今天的科学证实,这是错误的认识。蝙蝠的近亲其实是食肉类动物,它们甚至和马牛羊这些有蹄类曾经拥有共同的祖先。

而老鼠的近亲却是灵长类!换句话说,人类和老鼠的亲缘关系,比老鼠和蝙蝠的亲缘关系还要近!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家拿白鼠做实验,是颇有道理的事情;不光是它们数量多、易繁殖、大小合适便于实验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鼠们和人类在基因或遗传方面有天然的相似性。

话又说回来,我们又不是老鼠,何知老鼠之心情也?没有人类的关注,说不定老鼠们活得更开心呢!

说起我们对老鼠的认识,假如用一个成语形容,会想到什么?我第一反应的就是鼠目寸光。乾隆年间,有一位文学家蒋士铨,他与袁枚、赵翼并称“乾嘉三大家”,官至翰林院编修。他在《临川梦·隐奸》中说到:“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称瞎赞。”

“鼠目寸光”从此被人们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人。然而,鼠目真的是寸光吗?这就是一个有趣的科学话题了。

“老鼠”是一个泛称,全世界已知现生哺乳动物约6000种,啮齿目超过2500种,所有啮齿目的物种都可以泛称为“老鼠”,也就是说每5种哺乳动物,就有2种是老鼠。可见老鼠家族之庞大!但是,《诗经》里说的“硕鼠硕鼠”,陆游说的“惰偷当自戒,鼠辈安足磔”,黄超然说的“鸱枭狼腐鼠,欢喜同八珍”,王炎说的“黠鼠穴居工匿形,宵窃吾余频有声”……这些“鼠”总不能把2500多种老鼠都包括吧?

其实,古今中外,与人类伴生百万年历史的老鼠,已经少了很多。什么叫伴生?就是你生活在哪里,它们就生活在哪里,特别是人类的房前屋后,以及农田、耕地或者人类主要活动的区域。欧洲最常见的是黑家鼠,到了亚洲,是它的近亲褐家鼠。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很大,老鼠的种类亦有较大差异。譬如东部地区常见东方田鼠;北方常见黑线仓鼠、大仓鼠;南方则是黄胸鼠(过去常叫屋顶鼠)、黄毛鼠、大足鼠、针毛鼠比较多;胡焕庸线以东则以黑线姬鼠、巢鼠居多(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研究人口密度差异的分界线,1935年提出的时候即“瑷珲—腾冲一线”,后更名为“黑河—腾冲一线”);还有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的褐家鼠、小家鼠。

所以,我国古诗或古籍涉及的“鼠”,都要先看看诗人作者居何地,再看看他是在江南水乡,还是竹林隐居,是在山林小住,还是游历荒原,抑或发配边陲。当我们掌握了那里的生境,大致可以推测作者说的是哪种鼠。

蒋士铨在雍正三年(1725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年轻时居铅山县老家,23岁北上求仕,在北京当官并不顺心,后来又去了南京、扬州,曾因乾隆南巡,有机会又被调回北京做了几年国史馆纂修官,由于身体原因,最终回到南昌病故,终年60岁。他的一生见到的老鼠,最有可能是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等等。那么,这些老鼠的眼睛是什么样呢?

绝大多数老鼠都是夜行性动物,它们的视杆细胞发达,视锥细胞不发达,甚至可能消失。视锥细胞负责分辨颜色,昼行性动物发达。所以,那些夜晚出来活动的动物,通常是色盲,它们看什么都是黑白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到了夜晚,它们的视力比所有白天活动的动物都要强。

这些老鼠的眼睛都很大,这几乎是所有夜行性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这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光线。因此,“鼠目”是大大地圆睁状!迪士尼的米老鼠,眼睛大、耳朵大、头大,由早年写实的老鼠形象,经过动画设计者的精心修饰,而逐渐演变为招人喜欢的卡通形象。

这些特征在心理学层面,叫做“稚态效应”。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头大,身子相对短小,母亲会意识到“好可爱,好让我爱怜,我要悉心地照顾我的孩子”。那些哺乳动物也大致如斯。头大、眼睛大、耳朵大,会引起母亲的注意,会加倍呵护孩子。假如生出来的幼崽头小,身子很大,比例失调,那或许是“脑残儿”,大脑没有发育好在自然界很容易被淘汰。所以,这种“稚态”是自然选择的正选择结果,从而,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育也最为优先和重要。

如果这种“稚态”到了成年以后,还会保留下来,那么它们仍有一股孩子般的可爱劲儿,人类会觉得它们总那么年轻,比如大熊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头的比例显得很大,因为有黑眼圈,显得眼睛也是大得不得了。既然如此,当人在仔细端详一只老鼠的时候,一定要多盯住它们的大眼睛好好品味,越看越觉得,老鼠也是如此可爱之至!

那么,老鼠真的是“寸光”吗?正如刚才我说过的,从眼睛的构造上说,它们吸收的光线相对来讲比人眼还要多,所以按比例可能是一尺光、一丈光了,绝对不会是“寸光”。

老鼠的视力到底是好还是坏?这关键是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眼睛识别远处物体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远视力”,识别近处细小对象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近视力”。虽然老鼠“远视力”不行,但近处很细小的物体,它有较强的判断力。人类注意到老鼠在杂乱的环境下,可以快速奔跑,而不至于乱撞一气,这和它视力强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毕竟不是像蝙蝠那样靠超声波和回声定位来判断周围物体或障碍物。总之,在同样的黑暗的环境下,老鼠的视力肯定比我们的视力好得多!

此外,很多种类的老鼠都具备更为发达的嗅觉、听觉,这些功能在进化上极为成功,甚至超过了视觉的能力,使老鼠们可以更为轻松自在地找到食物,寻找同伴和配偶,以及在黑暗的晚上或地下自由地活动。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在研究蝙蝠、钻山洞时遇到洞穴中的一些老鼠。“硕鼠”不仅是《诗经》肥硕的家鼠,在哺乳动物分类学中的确有一个属的物种就叫“硕鼠”,我国有大泡硕鼠、小泡硕鼠、青毛硕鼠、白齿硕鼠,所谓“泡”是指头骨内的一个结构,叫“听泡”或“耳泡”,与听力有关。此外,还有一种白腹巨鼠。这几种老鼠的体型壮硕,身体一般30厘米左右长,若算上尾巴,大多在半米以上的长度,体重可达500克,也就是一市斤。

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老鼠着实有些害怕,但有一回见到一只白腹巨鼠妈妈察觉到我们惊扰了它的洞穴之后,它便急忙叼着自己的鼠崽搬家,还一不小心撞上了我们支起来的网杆的时候,它那滑稽、着急的样子,又着实叫我觉得老鼠的可爱,以及体会到当妈的辛劳。

这些老鼠的鼠目不仅不是“寸光”,而且它们很有可能具有发射超声波和回声定位的技术,尽管跟蝙蝠比要差很多,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山洞中已经够用了。

总而言之,蒋士铨先生所言“鼠目寸光”有些道理,却不很科学。

接触动物多了,我的最大的感悟就是,动物都有可爱的一面,更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它们演化的时间远远长于人类,在今天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它们不仅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还具有之于人类精神层面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在文学艺术方面,我们甚至都离不开动物!

今后,我会和《文艺报》的读者们一道,去发现动物世界中的“文艺之美”。

2020-03-27 ■张劲硕 1 1 文艺报 content53976.html 1 别忘了,今年是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