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文学艺术要为新时代鼓与呼

□马誉炜

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记录和推动历史,讴歌和服务时代。早在70多年前,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作了精辟概括,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他还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号召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纵观中国文学史,真正能够留下印记、深受读者欢迎的作品,无一不是能够准确反映时代风貌、忠实记录历史足迹的作品。即便是《西游记》这样的神话故事,也是时代矛盾的产物,表达了那个社会发展阶段民间的一些愿望和诉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经济文学就是应运而生的了。面对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经济现象,面对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不息的中华儿女,文学艺术不能缺席和慢半拍,而应适时潜入其中,为其鼓与呼,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40多年的军旅生涯告诉我,雄壮优美的歌曲和颓废萎靡之音,对一支部队战斗力的影响绝对是不一样的。前者鼓舞斗志,后者涣散军心。

当前,影响新经济文学创作质量的因素,我以为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远离政治、脱离时代的“虚无主义”态度。主张文学远离政治和现实,把紧跟时代片面理解为“御用文学”,宁可为一些糟粕的东西去歌功颂德,也不愿意为我们的新时代加油鼓劲。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二是对改革开放动辄唱衰,戴着有色眼镜攻击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措施,对新事物这也看不上,那也不顺眼,抱守残缺、固步自封,说三道四,妄议非难。说到底,是立场出了问题。三是懒惰依赖、不愿深入的懒汉思想,习惯于闭门造车,热衷于“宾馆文学”,舍不得“坐冷板凳”,吃不下苦,耐不住寂寞,总是在嚼“二手馍”。说到底,是作风没有转变过来。四是追求低俗,寻求刺激,把作品的廉价轰动效应作为创作目标。或猎奇,或编造,或低级趣味。说到底还是指导思想不够端正。这些,都是偏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的,与新经济文学的繁荣发展背道而驰,最终也是没有出路的。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提高新经济文学创作质量,迫切需要的、首要的还是解决世界观的问题,把文学艺术家的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端正思想、站稳立场、转变作风、把准方向、校正追求,舍此,别无他途。

2020-03-30 □马誉炜 1 1 文艺报 content54046.html 1 文学艺术要为新时代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