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或散文的角度大致有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而戏剧不论是何种构思、何种立意、何种风格,首先要把能否迅速展开戏剧冲突作为前提,去寻找准确的戏剧角度。
故事角度这几个字听起来不复杂,但寻找准确的角度,却是一个让人既兴奋又困惑的过程:角度找不好,后边的故事叙述起来就会磕磕绊绊,一不留神还容易脱离主线、让观众失去对戏的兴致;然而一旦找到合适的角度,故事的展开会突然顺畅舒展,一切都好像变得容易起来。角度二字真是神奇,它是故事的起点,也仿佛在无形中控制着情节的展开、影响着故事的终点。
文章的角度,一般都叫它叙述视角,它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的切入点。同样的事件,从不同角度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也。就戏剧而言,是从哪儿发生冲突,或者说,从哪儿开始讲述能很快进入核心冲突的切口。角度不是“切口”,但角度决定了“切口”,决定了开场戏的选择。这里,我想从话剧《三湾,那一夜》的“切口”与“角度”入手,谈谈话剧创作的一点心得。
寻找《三湾,那一夜》的“切口”,曾经费了我好长一段时间的周折。本来写好的一场戏,觉得开场的“切口”挺好。毛委员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一路撤退到三湾村,老百姓没听说过革命军,都吓得躲到山上去了,罗荣桓带着几个战士,挥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旗帜,冲着大山喊话:“老乡们,别害怕!我们是工农革命军……”喊话过后,团长苏先俊抓到开小差的雷排长和几个士兵,准备从他们身上下手,整顿军纪,杀一儆百。写完这个开场戏,开始觉得还挺好,没过几天就觉得不对,经过反反复复的斟酌惦量,狠心删掉了。为什么删掉?因为这仅仅是交代、说明秋收起义的背景、铺垫其后的矛盾冲突,不能很快地把全剧的“扣子”系上。
问题出在哪里?切口不对。
“切口”不对是因为开始在构思全剧大的结构时,忽略了对角度的聚焦、寻找。由于“切口”不对,后边的戏开始绕来绕去,尽管不断使用过度的技巧,依然不能走到真正想走的路上——核心事件的展开。
小说或散文的角度大致有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而戏剧不论是何种构思、何种立意、何种风格,首先要把能否迅速展开戏剧冲突作为前提,去寻找准确的戏剧角度。
戏剧是冲突的艺术,清代大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所讲的“立主脑,减头绪,去枝蔓,密针线”编剧十二字诀的第一诀“立主脑”,从他对《西厢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脑不是对主题的定位,更多的是在哪儿系扣,戏剧扣子系上了,戏剧的核心冲突便有了焦点,瞄着核心冲突结构下去,所谓“减头绪”,不减也减了,枝蔓不去也去了。有了以上三条,才有可能密针线,情节的连贯性、全剧的节奏才会凸显出来。
从哪儿立主脑?把全剧的扣子系上,决定了展开核心冲突的快慢,这点最衡量一个编剧的戏感以及对戏剧整体的把握能力。写戏的人都知道一出戏的开场很难写——交代、说明、铺垫,这些进行完才有可能把扣子系上。若开场的角度没选择好,交代说明以及辅垫部分势必拖沓。交代多,戏就拖。拖,也就是俗话说的皮厚,如吃包子,咬了几口都咬不到肉,谁人不烦?交代说明部分多了,观众还没等到核心冲突展开就已经不愿看下去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交代说明中设置冲突?在冲突中说明交代?在不知不觉的铺垫中完成系扣?若能做到这样几点,那么,开场就是戏,带入感一下就有了,再进入核心冲突,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从哪儿入手才能完成以上几点?这真是戏剧开场的“托马斯旋转”——高难度戏剧技巧。
再难也得找到它——角度、切口,这是结构剧本中无论如何也省不掉的步骤,首先要认识透彻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既然开场的切口影响着最后的高潮,那么,能否在感觉最后的高潮中,用倒推的办法,来审视开场的切口呢?
《三湾,那一夜》的主题是“不忘初心,革弊鼎新”。三湾那一夜,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对自身所进行的伟大改革,这场改革,诞生了一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伟大的人民军队,再现三湾那一夜的会议,重点表现毛泽东在改革中所遇到的阻力与危机,表现改革旧军队、加强党的领导起初有多么艰难,假如上来就交代秋收起义失利后的背景,再表现三湾改编会议内部斗争的激烈,情节进程显然缓慢了。更何况,在结构该剧时,我预先设定了三条情节线。协盛和杂货铺的三湾会议是主线,两条副线是发生在场外的故事:反对毛泽东的军官,准备随时绑了毛泽东礼送中央;因开小差被抓起来的雷排长,为了保命随时想逃跑,而毛泽东在这期间向他的政治对手保证说:雷排长不会跑。
如何能很快拎起预先结构好的三条情节线,同时又能迅速把观众带入剧情呢?戏剧开场不光考验一个编剧对戏剧冲突的把握,对戏剧核心事件的认识,对戏剧规定情境的营造,更考验编剧对观众审美需求的尊重,是否能很快将观众带入到戏里。
我想到第一次参观三湾改编纪念馆时,一位老讲解员说的话,他说:“毛主席那天晚上开会可危险了,罗荣桓带着特务连荷枪实弹保卫他,为什么危险呢?因为改革之后,军官不能坐轿子,不能吃四菜一汤了,特权没了。”反对改革的师长余洒度,认为毛委员乃一书生,不懂军队,曾动意要绑了毛委员礼送中央。
为什么不上来就系扣呢?难道非要按照剧本的写作法则——先交代、说明、铺垫,然后再系扣吗?这个戏的主线是室内的三湾改编会议,如何让观众一开始就关注三湾改编的会议?在这样的思考中,渐渐找到了角度,让观众感受到毛委员周围风声鹤唳、危机四伏,方法是让反对三湾改编的几名军官,一开场就商量何时绑了毛委员礼送中央。为什么要绑了毛委员?室内进行的会议,对这个问题一层层地往外剥。这样,秋收起义的背景以及交代说明辅垫的部分,都在回答开场的危机中逐一完成,对其后的主要矛盾冲突的展开,就相对容易了。
一个准确的角度、一个鲜明的切口,使得后边的戏一下紧张起来,看似很难融合在一起的三条情节线也水到渠成地聚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