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艺谭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

纪录片市场稳中有增 新媒体重塑播出格局

□本报记者 许 莹

4月18日,《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直播方式与观众见面。《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开始于中国纪录片低谷的2009年,已经连续发布11年,它伴随着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潮起潮落,并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鲜明注脚。《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将以中英文合集的形式于近期上架。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五洲传播中心和哔哩哔哩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发布研究报告。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50.36亿元,同比增长9.4%。年生产总值约66.60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为近10年来最低值。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对纪录片产业有局部影响。增幅降低主因是纪录电影票房大滑坡,由2018年5.34亿元降至2019年1.49亿元,降幅达72%。如果只统计电视和新媒体纪录片总产值,2019年同比增长10%。纪录片产业实际上仍处在良性上升通道,但增速较2016年之前有所放缓。

纪录电影波澜不惊,缺乏现象级传播。

中国纪录电影在过去一年里,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但没有有效转化为票房。

一方面,中国纪录电影现实题材增多,呈现了当代社会文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四个春天》讲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零零后》彰显国际化语境里的中国教育现状;《大河唱》《尺八·一声一世》是关于民族音乐的悲凉故事;群像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燃点》展示了中国社会的两幅凡人素描。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电影总票房为1.49亿人民币,为2016年来低点。国产纪录片上映19部,票房5319万元,冠军《四个春天》为1147万元;进口纪录片上映5部,票房9584万元,冠军《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为5022万元,第二名《徒手攀岩》为3641万元。票房500万以上的国产纪录片明显增多,共计5部,成梯队均匀分布在票房500-1200万区间之内。

电视媒体遭遇挑战,流媒体群雄逐鹿。

传统电视媒体遭遇严峻挑战,必须搞出一点大动作才能应对危机。海外商业电视纷纷整合全球资源,直面观众;公共电视经费紧张,反思体制寻求突破。 2019年,美国有线/卫星频道基本面进一步下滑,1840万家庭取消有线电视服务,成为“剪线族”。Discovery与斯克里普斯网络互动公司完成合并,2019年全年收入111.44亿美元,同比增长6%,2020年推出流媒体业务。迪士尼兼并21世纪福斯,国家地理从此成为迪士尼品牌一员,2019年11月推出Disney+,一个季度内获得2860万订户。BBC大力改革在线视频平台iPlayer,宣布3年播出5部蓝筹纪录片。法国电视集团连续5年预算平衡,收视率达28.9%,同比2018年上升0.5%。NHK数字4K和数字8K两个高清频道正式播出,为迎接东京奥运会加大体育节目制作,战争史纪录片和灾难纪录片仍然是主打类型。

流媒体群雄逐鹿,Netflix面临竞争。从2014年以来,流媒体巨头Netflix一路高歌猛进,绕过各国电视监管政策,开疆拓土,至2019年已覆盖190余个国家和地区,订阅数达1.67亿户,它颠覆了传统电视的游戏规则,改变了观众收看的方式。2019年内容投资高达150亿美元,重金打造的作品《美国工厂》获得奥斯卡奖,且原创蓝筹大片《我们的星球》。而传统电视品牌如英国BBC、日本NHK、法国各电视台等限于政策监管和资金能力,新媒体推进缓慢。2019年,这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玩家陆续参战,老庄家重整旗鼓,一场激烈的争夺即将展开:Apple TV+、Disney+、Quibi都已推出,NBC Universal旗下Peacock、华纳旗下HBO Max正等待上线;BBC和ITV联合推出流媒体平台,公私合营,开展文化保卫战;美国迪士尼、华纳兄弟、NBC和HBO等传媒巨头、英国BBC和ITV将自己的版权节目从Netflix撤出,分流了Netflix订户。华尔街有分析师称“Netflix一家独大的日子结束了”。

从国内情况看,电视收视率和广告整体下滑,纪录片生存环境愈加严峻,但依然有一些新的作品值得我们关注,例如为城市速写的《城市24小时》、勾勒煤矿工人群像的《三矿》、记录医院里生死故事的《人间世》等关注现实世界的纪录片;一批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发展与国家记忆的献礼片;将中国自然纪录片提升到国际水准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以及文化领域内的《手术两百年》与《生命之盐》等。电视传播处于缓慢衰减状态,播出以专业纪实频道、央视和一线卫视为主,地方频道为辅;专业纪实频道格局发生了大规模调整,分化明显,央视纪录频道全面改版,上海成立纪录片中心,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继续深耕青春题材,北京纪实频道与体育频道合并为北京冬奥纪实频道,以体育为主。

中国新媒体纪录片也在迅猛崛起,既有高品质的蓝筹大片,又有轻盈灵巧的短视频。2019年纪录片生产总值增量主要由新媒体和国家队贡献,新媒体总投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18.2%。2019年最受欢迎的新媒体纪录片仍然是美食类节目,其中《早餐中国》(第1、2季)、《夜宵江湖》《水果传》(第2季)《风味原产地·潮汕》等5部皆来自腾讯视频,哔哩哔哩推出的《生活如沸》在美食中融入人生感悟。

与全球流媒体市场一样,优质内容的竞争日益激烈。腾讯视频、优酷视频与哔哩哔哩不断推出重量级纪录片,正在重塑纪录片规则和版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与网络纪录片传播前十榜单上的作品无一重合,说明观众分化日益明显,两个群体交叉部分越来越少。

面对新冠疫情,纪录片人在行动。

庚子之春,一场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纪录片人毫不犹豫开始行动。在中国,短视频快速直接,《武汉日记2020》《武汉:我的抗“疫”日记》《疫战》《第一线》《在武汉》等带着生活的毛边,留下珍贵的疫情记录。北京卫视《生命缘》、上海广播电视台《城市的温度》、深圳卫视《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中山广播电视台《我的战“疫”》等片焦点在武汉,景深在全国。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武汉战役记》、解读中国工作室的《中国抗疫志》则全视角、大跨度讲述了中国的抗疫历程,既有宏观大局,又有微观细节。

中国之外,NHK播出《紧急报告 新型病毒肺炎:感染扩散到什么程度了?》,BBC播出的《新冠病毒:改变英国的一周》显示出面对危机的公共意识与快速反应能力。

人类面临一次全球化考验。真实而理性的影像可以有效消除恐惧,抚慰民心,而虚假信息只能制造恐慌,激发对立情绪,撕裂社会。纪录片不仅要记录,更应思考。

此外,《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还对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建言献策,课题组认为,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更开放的胸襟,更理性的精神与更现代的美学。应当看到,在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过程中,地理依然是硬通货,如《极地》《巢里巢外》《昆明: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未至之境》等。传统文化开始从故宫、长城等常见符号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如《佳节》《中国的宝藏》等。美食也成为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语言,如《风味原产地·潮汕》《风味原产地·云南》登陆Netflix。现实题材作品已成为国际传播的对象,如《世界上最大的生日庆典》《功夫学徒》《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等。

张同道谈到,“新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进入尾声,国际纪录片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产业迸发,技术进步,传播跨越。但是,如何平衡政治、商业与文化的关系,确保纪录片在真实的支点上舞蹈,建构多元共生的纪录片生态,依然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当我们在影像里无限逼近明星动物之际,自然界的动物却在无情地灭绝;当我们赞叹视听的奇观、迷离的剧情时,思考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浅;当我们聚焦国际化故事时,那些边缘的、孤独的真实人生正在纪实版图里消隐。”线上发布会嘉宾对此深有感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谈到,过去在拍自然类纪录片时,总会把自然环境与动物拍得非常唯美,观众看后仿佛感到,动物正是如此自由地生活,但这是一种错觉。2019年推出的纪录片《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与此前大家看到的很多自然类纪录片有所不同,第一集中,由于南极洲海冰的消融,很多海象搬迁时熟悉的地方发生了变化,它们从山崖上一个个掉下来,很多海象摔死了。“人类活动和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与影响,这几乎是我们现在制作所有自然类纪录片所涉猎的内容。”此外,去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无论是电视机构还是网络,都推出了许多纪录片。像《在影像里重逢》《中国的重生:苏联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等,片中六七十年前的纪实影像历久弥新,显示出独特的历史价值。

2020-04-27 □本报记者 许 莹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 1 1 文艺报 content54454.html 1 纪录片市场稳中有增 新媒体重塑播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