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生活审美

——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刘思宇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作家这个职业恐怕是一个有些“高冷”的存在,但透过最近在海峡卫视和优酷播出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则让人看到了作家生活更具“烟火气”的一面。节目请来了麦家、马原、阿来、马家辉、小白五位当代知名作家和他们来自其他艺术领域的好友,每期以两位好友间的轻松对谈和游览贯穿始终,将真实的生活与虚构的文学交织起来,呈现出个性鲜明的作家生活以及被文学照亮而色彩纷呈的众生世界。节目以清丽平实的风格在生活中与观众对话,在展现作家独特而又平凡的日常生活的同时,因为新鲜文学视角的观照而让普通的生活变得鲜活而细腻,充满审美意趣,也使观众在诗意的栖居中获得更多生活的感悟和生命体验的延展。

这种诉诸生活的呈现方式首先突破了来自书本的“作家”印象,让观众深入鲜活的作家世界,让一个个有着不同成长经历和丰富审美感悟的个体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变得立体而耐人寻味。第一期里的马原在先锋小说家的盛名之下首先是一个带着口音、穿着拖鞋、性格爽朗的东北大汉,一场大病的冲击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从闯荡西藏到归隐田园,从信奉进化论到关注生命本真,幸福地欣赏老婆孩子的日常争吵,在创作中从叙事革命的先锋到回归传统的语言与生命的哲思,马原从一位走南闯北的先锋派蜕变成生活在诗里的哲学家。过去的一切都在当下的桃源生活中留下了痕迹,也为当下的静谧美好增添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影片就这样在过往与当下的交织中,在作家日常的生活世界与其创造的奇妙的虚构世界的对话中为观众勾勒出鲜活的马原世界,同时也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在别处的生活世界。

第三期里,阿来与马原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热衷于展现迷人的异域风情,同样有着对人生、生死和自然的细腻体察,但又因为生活经历、精神气质和切入角度的不同而有着鲜明的差异,二者正好形成遥远的契应与妙不可言的对话。作为一位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与生俱来地有着对文化的敏锐洞察和独到的跨文化反思。正如他在《大地的阶梯》中写道,“在很多与青藏高原上生活的藏族人生活相关的书籍中,有一种十分简单化的倾向。好像是一到了青藏高原,一到了这样一种特别的文化风景中,任何事物的判断都变得非常简单,不是好就是坏,不是文明就是野蛮。更为可怕的是,乡野里的文化,都变成了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道德比照。”

与马原对异域文化的热情探索进而沉浸其中所不同的是,阿来的观察根植于体验却又从沉浸中跳脱出来,与其保持距离进行冷静的思考。这近乎学术的严肃观照无疑体现了作家对脚下土地的深沉热爱,以及他不同于马原的鲜明个性。这也让二人看待自然的眼光完全不同。马原将文学看做沟通物我、人神的媒介,从人的体验出发寻求与自然、与神的沟通。阿来则把一切都拟人化了,让人与动物植物、与大地甚至神灵在自然的世界中进行平等的对话,一如他在节目中对兰花假扮雌蜂吸引蜜蜂授粉的细微动态的生动描述,也如他对地震发生时大地的拟人化心态解读。这平等对话的视角和姿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以及对人与自然的母题更深的理解。正如阿来所欣赏的诗人杜甫,无论在真实的生活中还是在虚构的文学中,作家始终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冷静地思考着文化、宿命、生死与超越,为观众展示了诗意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俄国作家叶夫根尼·扎米亚京认为“文学只在它的创造者中存在,并不来自勤奋而可信赖的职员,而是来自狂人、隐士、异教徒、梦想家、逆行者和怀疑论者”。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文学家的观点,却在这部纪录片所呈现的生活审美意境中显得偏颇和激进了。在影片中,文学与生活的交错一方面呈现出个性鲜明的作家世界,另一方面则为每一位观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鲜的体会,使生活的时空更为饱满,生命的体验更为细腻和深刻。节目中史航与麦家谈到,作家更像是神经裸露的人,没有皮肤的屏障,他们对微风的感知都敏锐得异于常人。正是借着作家们这双敏锐的眼睛,观众得以细致品味雨中荷叶间推杯换盏的热闹与孤独,涨潮的富春江江面浑浊散乱却也别有韵味,西双版纳林间的高大古树所承载的精神寄托,花姐在野外爬墙摘香蕉的亦真亦幻、趣味盎然,母子日常争执所体现出的像画眉鸟叽喳逗趣一般的和乐美好,看似悄无声息的花草树木为繁衍生息而向动物世界展开诱惑的趣味与感悟,更不用说香港街头的美食和特色风土。中国传统哲学向来以天人之间的关联性思考为核心,而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的中国文学则自古以来一直承担着沟通天人的角色。这便决定了中国文学在骨子里是关注生活体验的文学,而这微妙的体验大可真实地存在于每一个人平凡的生活当中。

马原说,“对本质的任何探求,比不上从头顶轻轻飘落的一片树叶,比不上墙角偷偷开放的一朵野花。”文学正是作家们创造的这一片树叶、一朵野花,有时看似远离世俗,却让关注它的人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惊喜和光亮。而人们孜孜以求的本质,则在不经意的玩味中闪现出来。对于马原,因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模仿神”的文学创作而引发了对当代社会天人格局失衡的思考和在身后回归自然的愿望,这正契合了中国古代先哲天人合一的本体探索。文学是感知,生活在于和谐。对于麦家,他回到了故乡的祠堂,在那里揭开了内心撕裂的童年记忆,自我展现了跟随一生的孤独和痛苦,同时又与小说中爷爷讲述的蛇虫百兽作孽伏法不能成人的故事相互映衬着,正是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探讨孤独、因果和救赎。文学是港湾,生活在于和解。在阿来那一期,汶川地震现场的见闻给他带来了持久的心灵冲击,让他10年来严肃地思考着宿命、创伤与灵魂的超越,最终在莫扎特《安魂曲》的启发下,在《云中记》乐章式的叙述中完成现实与神性的交融,借着逐渐高昂的世间万物的合唱完成对亡灵的安抚,对生命的礼赞。文学是慰藉,生命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偶然发生的伟大奇迹。

作为一部由传统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联手打造的作品,《文学的日常》这部纪录片也让人看到了主流媒体在这个时代发挥文化传播价值时所应追求的创新表达。它摈弃了传统访谈节目以人物或作品为中心而不自觉的追星、造神模式,没有浓墨重彩地渲染人物成就,或者用小众的学术剖析拉开与观众的距离,更没有走到娱乐化的另一个极端,而是着力于展现真实的作家生活和丰富的作家世界,巧妙地将文学与生活交织起来,将文学带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观众带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这样的作品对于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日益固化和单一的思维方式,商业潮流裹挟下日益贫乏和倾向于娱乐化和快餐式的时代趣味起到了难能可贵的纠偏作用。

2020-05-20 ——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 □刘思宇 1 1 文艺报 content54764.html 1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生活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