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这是一次真正的身心洗礼”

——访作家丁晓平

□本报记者 王 觅

丁晓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采访彭夏英的丈夫张成德

记 者:在您看来,“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有着怎样的意义?为参加此次采访,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丁晓平:先说说这项工程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个为伟大时代立传、为后人留下民族复兴信史、为社会留下脱贫攻坚样本、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伟大文学创作工程。我这次去的是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作为这项工程的一分子,用自己的笔为这个人类的伟大奇迹作一点记录员的工作,我深感自豪和光荣。

在采访前,我专门阅读了四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我要学习并懂得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一本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我要领会“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脱贫经验;一本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要明白社会调查的方法和乡村历史文化经验;同时,我还认真阅读了王宏甲的《塘约道路》,看一看神山村与塘约村有什么不同,避免我的写作成为脱贫攻坚题材的复制品。

记 者:您在当地的采访活动主要是怎样开展的?

丁晓平:因为身份和工作原因,我只能利用休假时间做采访调查,而假期十分有限,除了路途上所花费的时间,我给自己设计了一周的时间。这一周我必须安排好所有的采访对象,以保证我能看到一个立体的神山村,包括它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其间,我还要抽空去拜谒八角楼、象山庵、黄洋界等革命遗址。因此,高强度、高密度、高效率的采访工作必须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这一周我走进神山村每一户贫困家庭,先后采访40余人,采访录音长达30余个小时,拍照片100多张。同时,阅读了2015年以来所有的关于神山村的新闻报道和井冈山市脱贫攻坚的有关文件材料,大约有100多万字。

从住进神山村那一刻开始,我就把自己当作神山村的一员。我独自一人背着双肩包在神山村四处串门,想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想进哪家就进哪家。淳朴可爱的乡亲们一点儿也不把我当外乡人,一点儿也不把我当外人,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什么情都愿意跟我诉,金木水火土,酸甜苦辣咸,我照单全收。

记 者:之前您去过井冈山吗?此次采访的所见所闻一定让您收获颇丰吧?

丁晓平: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神山,是我心中向往的地方,此前我还没有去过。作为一名军人,我向往着能够早日完成这次“朝圣”之旅,但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来井冈山竟然让自己的人生旅程与伟大的脱贫攻坚工作有了如此紧密的联系。对我来说,在没有参加这项创作工程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也从来没有想过,闻名天下的井冈山竟然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要知道,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曾经滋养了一支人民的军队、壮大了一个人民的政党,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竟然也曾是一块经济发展的洼地。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又是如何打响脱贫攻坚的第一枪,在全国第一个脱贫摘帽,率先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梦想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井冈山,走进了神山村,见到了神山人,听到了神山的声音,看到了神山的笑脸,找到了神山的答案。可以说,今天的农村早已不是一些作家作品中喃喃自语的乡村,也绝对不是用虚构的故事所能编造来表达的乡村,它的丰富、博大、复杂更绝对不是很多人眼中的那些破败、灰色的愚昧和落后,今日的乡村已在脱贫攻坚中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转型重塑、换代升级。当然,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依然有许多恒常的、不变的、稳定的元素,这或许就是中国的乡村文化。

记 者:此次让您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有哪些?

丁晓平: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彭夏英,她的一句“政府扶持我们,不是抚养我们”,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们。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神山村时,曾肩并肩与她坐在她家的八仙桌旁,家长里短话桑麻,嘘寒问暖谈民生,亲切得就像走亲戚。我曾三次去她家采访,也曾在习近平总书记坐过的八仙桌旁感受过那份乡亲们的幸福。

记 者:您在这次采访和创作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丁晓平:说句实话,采访活动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井冈山市扶贫办、茅坪乡党政领导、神山村村干部和乡亲们都非常热情,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一样。在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我看见了城里人向往的蓝天白云,看到了城里人渴望的绿水青山,虽然不再拥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逍遥,也不能获得“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但在神山村我记住了乡愁。最大的困难还是在写作阶段。如何把一个村庄的脱贫攻坚写成一本书,写成一本历史之书?那就要求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面对乡亲们,我不仅仅只是一个记录者;面对读者,我不仅仅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要做的是写出神山村乡亲们的精气神。在写作中,我用逻辑和结构的技巧,通过历史回溯、现实分析、纵横捭阖,通过客观数据、典型事例、群众感受,讲好井冈山人民勤劳奋斗、脱贫奔小康的故事,写出脱贫攻坚战的暖色调、幸福感,达到可亲可近可感。

记 者:参加这次采访创作,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丁晓平: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从贫穷到富裕,再到奔小康,共同富裕,最后实现乡村振兴,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也是一条伟大的道路,需要几代人的接力奋斗,持续奋进。在井冈山神山村的采访调查,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第一道坎,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振兴中华,必须振兴乡村,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同步发展。这是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根本所在。“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奔小康的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中华民族将彻底解决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多么了不起!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通过这次采访,对作家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身心洗礼,完成了一次文学价值观的重构,从采访调查到社会认知再到文本创作,我们用文学勇敢地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家展现了审美的光芒和认知的力量,向读者更加真实地呈现了乡村的面貌,这是对那些貌似很新其实是沉渣泛起的非主流的、消费主义文学写作的回应。为此,我在今年1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文艺评论《从“文字下乡”到“文学下乡”》,对类似文学现象提出了批评。

记 者:您此行的创作成果将以哪些形式推出?

丁晓平:采访回来,我先应《人民日报》之约写了一个1万字的短篇《可爱的神山》,接着完成了一个5万字的中篇《神山人物志》交给《人民文学》,15万字的长篇《神山印象:一个村庄的脱贫攻坚史》已经交给江西高校出版社,即将出版。

2020-06-05 □本报记者 王 觅 ——访作家丁晓平 1 1 文艺报 content54968.html 1 “这是一次真正的身心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