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3集文献纪录片《解放海南岛战役》近日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纵观过往70年,解放海南岛战役的相关影片并不鲜见,而移动社交背景下的知识盈余,使观众对这场战役中的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等并不陌生。鉴于此,《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不损失重大节点事件的前提下,对历史进行有选择的讲述,用针对性强的断点式截取代替了宽泛全面的全局式概述,在叙事上打破了历史文献纪录片通常以全景扫描或典型人物刻画的形式来回望历史,将更多的镜头聚焦于参与这场战役中的绝大多数普通战士身上,运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故事贯穿全片,重现当年的战火硝烟。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重新认识了从前鲜有提及的开创木船打败军舰范例的鲁湘云、牺牲在舵位上的傅世俊、宁死拒绝敌人救助的葛尹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再平凡的战士也不能被忘记。
时移世易,我们关于战役的记忆往往会遗漏许多个体细节,但亲历者则是用自己的血肉和战友们的生命将这场战役焊入大脑,其身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中所包含的强烈的主体性和英雄情怀,为社会记忆及附着的社会情感提供了补充与完善的可能。对这场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而言,这个“社会”可能正是以他们为源,而此时的社会记忆正是在一位又一位亲历者的讲述中形成的“物”,甚至可以说,哈贝瓦赫的“个体记忆臣服于集体记忆”的论断放在这里并不合适,正是老兵们的个体记忆建构起了关于这场战役的集体记忆。和平年代,关于流血与牺牲的记忆已然越来越少,但片中一个个鲜活形象所凝结成的英雄情怀依然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英雄情怀要用英雄的故事娓娓道来。该片在对准那些战士的个人记忆的同时,也进行了充满故事性的叙事探索。开篇即提出解放海南岛的目标,道明国民党武器装备精良以及“伯陵防线”等阻碍,随即呈现了一系列解放军的战前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渡海兵团依照作战方针进行的四次“偷渡”成为故事的第二幕。接着纪录片着重讲述了每一批潜渡队伍所遇到的危险与艰难。不断出现的危机让观众完全忘掉是在看70年前那场战役的真实记录,而是仿佛酣畅淋漓地沉浸在一部跌宕起伏的剧情片中,与战士们一同神经紧绷、悲喜交集,直至最后海南全岛得到解放。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的故事化没有只停留在主线层面,而是将其贯彻到每条支线,直至具象的人物事件。如《运筹帷幄》一集中“改造船只”的支线故事以“全云白改造44艘机帆船”为结,故事与故事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将战役每个阶段的叙事重点都落在“鲁湘云排”“渡海先锋营”等普通战士们身上,遵循语义方阵中正反对立的叙事关系,将不为人知的故事徐徐道出。对于历史文献纪录片来说,这种戏剧化的讲述方式或许并不陌生,然而《解放海南岛战役》以此方式来挖掘和呈现一场战役中最普通战士的经历和感受,激发了观众对英雄情怀更深层的体悟与崇敬。
文献纪录片的内容表达,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如何表现过往,而《解放海南岛战役》在这方面的处理可谓集大成。与影像档案之于《大后方》、口述历史之于《我的抗战》、情景再现之于《辛亥》等全片以某种表现手法为特色、一以贯之的做法不同,《解放海南岛战役》选择将影像档案、口述历史与情景再现糅合共通、互为补充,力求叙事策略的多样化以及信息之间的互证真实。该片在放映70年前由战地记者随军拍摄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大量珍贵高清影像之时,穿插了大量当年基层指战员亲历者的口述历史以替代部分解说,以情景再现补充事件细节,提供最大程度上的过程见证与饱满精彩的视觉体验。虽然个体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选择性和偏差,但纪录片采用6位老兵的口述来讲述这场渡海战役的第一个“敌人”——大海,先是从一名老兵的口述开始,“……有些战士包括个别的干部,吃着饭拿筷子敲那个做鱼的菜盘子,说,鱼呀,鱼呀,现在我吃你,下一步可能你要吃我了……”接着用一群解放军拿着筷子和茶缸围坐吃饭的黑白影像档案,将老兵的回忆瞬间推至观众眼前,有力地支撑着老兵们的个人记忆。影像档案与口述历史恰到好处的互证褪去了口述历史的私人化和陌生感,使影像档案也拥有了主体性和人情味,甚至在与老兵们云淡风轻的口吻结合后,更增添了几分苦中作乐的意味。而在影像档案和口述历史不足的关键性段落,该片又巧妙地运用情景再现为故事提供“合理性想象”,与文献资料互为补充,让我们在声画的双重唤醒中走进那场70年前的战役。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的许多口述已成为永远的定格。随着岁月流逝,越来越多这场战役的亲历者将离我们而去,这份带有温度的记忆也将被尘封。“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如何讲好英雄的故事,“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这部纪录片在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