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绕过仿古新建的接官亭,一行人爬上山坡向北眺望。
据说古时,展现眼前的是一眼又一眼波光暗闪的盐井和成丛成簇环拥它们的盐灶。盐卤一开煎,就有一幅幅紫烟升腾、猎猎招展的画卷。而当它们染上朝阳或被浸入夕晖,就“效虬龙之蜿蜒,法虹霓之氤氲”(曹植《九华扇赋》),如梦如幻。但这被称为“谷口横烟”的景象如今已不得见。扑入视野的,是高低错落、挤挤挨挨的房屋。它们像人迹罕至的深山里的野生菌,一任风吹雨打,兀自矜持。其间,一条河随意而松弛地穿过,仿若一根被谁遗落的银项链。
那就是云南大姚县下辖的一个古镇——石羊。
正如很多产井盐的地方习惯把“井”字嵌入地名,石羊又名白井。小李说古镇得名的传说,会让她心头倏然发热、指尖隐隐生疼:古时某天,一女子放牧的羊中有一只白羊老往一道土坡里拱,拽它的尾巴都拉不住。羊爱吃盐,莫非里面有盐?这女子就使劲刨土,刨啊刨,终于刨出了一口渗出许多白花花盐屑的深井……人们的生活从此增添了些滋味,但两手埋在土里指尖凝血的牧羊女却再没能站起来挥动柳鞭,那只白羊也化作了一只石羊……
是的,我们的生活须臾离不开盐,但过去由于盐源较窄、开采困难,它的价值几与白银相近,在有些地方有时甚至还被当成硬通货流通。石羊虽地处峡谷没有肥田沃野,但由于西汉时就开始汲卤制盐,且出产的盐洁白细腻、品质纯正,因此千百年来,其山间铺有青石板的古驿道上,得得马蹄声不绝于耳,通达四海,刻写着至今可辨的繁忙盐运印痕。
万马归槽,人流去来;商贾云集,市无昼夜。石羊虽地处滇西边地,却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繁华的商贸重镇。
穿城而过的那条河就因流溢着沿岸吊脚楼商女的脂粉气味而被称为“香河”。
石羊盐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康熙年间,共有盐井75眼,年产盐最高达873万多斤,年上缴课银87529两。一个边地小镇,缴税如此之巨,实不多见。
古镇因盐而兴,怎能不感谢传说中的牧羊女?
因此在古镇鳞次栉比的民居里,有一间为了纪念牧羊女而修建的圣母祠,里面供奉着牧女神像和一只石羊。有意思的是,雕塑的女神云鬓高梳,是中原地区的发型,身上却系着当地彝族女子常穿的麻布裙。
这是盐业促成民族汇集、文化融合的一个小标记。
人们把找到姑娘的那一天定为开井节,年年来庙里祭拜,祝愿盐财丰盛,岁去年新代代相传。
在小李17岁以前的记忆里,开井节一到,周围几十里的村民都会拥到镇上,白天赶集做买卖,夜幕降临后就围着篝火跳左脚舞,通宵达旦。石羊盐厂的职工则要上街耍龙、放烟花,整个小镇因之流光溢彩。
小李的父母原先都在盐厂当工人,她至今还记得在高大古旧的厂房里,有人往锅炉里加煤,有人用大铲子铲白花花的盐,有人拿着针线为装满盐的蛇皮口袋封口……
但随着海盐的大规模开发,井盐带来的兴盛无可奈何地落下帷幕,沉寂像苔藓一样遮掩了小镇的光鲜。他们一家人也因盐厂关闭离开了此地。
然而,那个牧羊女的故事却在她心里驻扎了下来。外语学院刚毕业,在网络偶然看见了一则招聘启事,所有关于石羊的记忆来喊她了,像当年母亲喊在香河边疯玩的她回家吃晚饭。
况且,那里还有一个青梅竹马依旧在等待自己的他。
就这样,她回到石羊成为大姚县文化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二
群山怀抱的石羊古镇一水中流,几条绿荫蔽天的主街道依河延伸。它们或名“象岭”或名“绿萝”或名“龙泉”,极其雅致。
当年,岸边如织的吊脚楼,窗口均面对河水。当吱吱嘎嘎的踩踏楼板声响起,当临窗梳妆的少女把第一绺霞光编进发辫,当有马帮风味的早餐——椒盐饼、小土饼、菜盒子和黄粉汤——从街头飘来它的诱惑,小镇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河上原有21座风雨桥,都覆有瓦顶,檐角飞翘。桥两侧设有栏杆和长凳。其中名为五马桥的最为壮观:两墩三孔,以青砖砌成。相传夕阳西下霞晖正好照至桥面时,人们会恍惚看见五只金色小马在桥上奔走跳跃。桥的东侧立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题书“精华重地”的牌坊。若有学子科举高中,便要披红挂彩从坊下穿过,春风得意地跨桥而去。“十里长衢一路通,画桥飞跨碧流中,四围山色沉云黑,一派灯光赛日红,交易不须营龙断,低昂何必藐儿童,人生若有相如志,五马翩翩过彩虹。”这是一首咏唱彼时彼事的旧时之诗。
现如今香河一到旱季就会干涸,岸边的吊脚楼也有一些被钢筋水泥房所取代。风雨桥仅余一座了,唯上面层层累积的车辙人迹,证明着古镇历史的厚重,闪烁着往日生活的美丽光斑。
昔人虽乘黄鹤去,此地尚余黄鹤楼。盐虽不再具金银之价,却永蕴人文之富。
三
当初,让石羊仓廪足而文教兴的,是盐。从这个意义来说,石羊孔庙其实是盐的“衍生物”。
这座泛漾着琉璃光泽的庙宇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后虽栉风沐雨几起几落,却又在当地历任盐官的主持下,扩建修葺,承延接续,成为儒文化进入边疆彝地近700年的锃亮见证。此后的岁月里,在这个方圆不足10里的地方,诞生过五大书院,涌现出为培养灶户子弟参加科考的井学以及多所义学、塾馆。这里仅明清两代就出过进士7人、举人60人、贡生100多人……
如今的孔庙广场,曾一度被盐厂厂房占据,而孔庙里除棂星门以内的地盘被文化部门封管外,其余殿堂都成了盐厂的办公室、宿舍和食堂。
但后来政府引资对它进行了精心恢复重建,孔庙所具有的建筑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较大建筑群,而且靠山面水,充分体现了人、建筑以及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
大成殿内供奉的铜铸孔子全像,是石羊孔庙最浓重的华彩。
铜像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开始铸造,历时11年建成。它手持朝笏,头戴冕冠,双目圆睁,仪态威严端庄,独具风仪,是依据孔子的六十四代孙、康熙年间石羊的盐课提举孔尚琨的家藏孔子画像铸成,工艺精妙,体量全国最大。
小李告诉我们,持续了数百年的祭孔大典,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如今也得以恢复了。“斯文在兹,内外肃静”。是时,宏亮的吟诵声响彻殿宇。远乡近土的人会潮水般涌来,感受尊师重教的氛围,瞻仰有王者风范的圣像,小镇曾有的热闹与繁华得以再现。
站在保存于孔庙的一幅彩绘石刻浮雕前,她久久未移动脚步。
这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五井灶商敬修的,素有石羊“清明上河图”的称誉。
四
盐文化博物馆离孔庙仅百米之遥,这是在关停拆除石羊盐厂后在原址修建的。站在开凿于西汉的庆丰井前,望着那被岁月啮咬得伤痕累累的青砖井壁和沉积在上面的斑驳盐花,望着井中木轱辘的枯瘦手臂以及它护守着的一汪混黄卤水,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冷湿微咸气息。
晒盐篷如鹏鸟之翅膀垂落在孔庙与盐文化博物馆古老屋顶的缝隙里。它由细山竹编结铺设而成,呈斜三角形状。我们到访时,正赶上当年制盐场景的模拟表演。“取卤喽!”在咚咚咚一阵鼓声中,几个身着土红色仿古服饰的盐工齐声发出沧桑感十足的高喊。他们挑着盐桶,走下古老盐井,汲取卤水,然后走出井口。“送卤喽!”又是一声整齐的高吼,他们担着卤水,向不远的山脚走去。他们一路哼唱古老的歌谣,不时发出一声喊,动地摇山。山路狭窄坎坷,盐工们步履蹒跚,让人想起俄国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将卤水倒入山坡上的压力池,盐工们又齐声高喊“晒盐喽!”此时,卤水通过竹制涧槽,流至晒盐篷喷洒而下,经细山竹编就的坡形篷顶过滤,去除杂质,提高了卤度,再流入煮盐的鸡窝灶,经搅拌、煎煮、烘烤、定形等一整套完整的工序,雪白的井盐便制成了。这环环相扣的制盐工艺,让游客们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如今还谙熟古老制盐工艺流程的人,高师傅不是之一而是惟一。小李通过明查暗访,在灶户村找到了他,为生动的实景表演呱呱坠地立了一功。近些年,高师傅发挥才艺,开发出了系列盐雕工艺品和一些美容护肤品,以丰富游客的行囊。
喝红盐茶,选购刻有自己姓氏的工艺盐……在盐文化博物馆里,中外游人兴趣盎然。
看到这热气腾沸的景象,我们这干地方文史探究者兴奋得直搓手。小李说,加入我们的一个微信群吧,石羊的复兴需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打开手机后,我发现群里除小李外,还有网名为“高灶户”、“画盐者”等几十个人。而小李给微信群取的名字是——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