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纪录片如何亲近年轻人

——以纪录片《十三行》为例

□韩 飞 黄绮婷

年轻人逐渐成为纪录片的主要观影群体,“年轻化”也因此成为许多纪录片创作的探索方向和追求。一方面,关于青年生活与潮流文化等年轻人关注的纪录片题材被不断开发;另一方面,电视人制作的纪录片往往颇具严肃性,因此纷纷从叙事和形式两方面着手,寻求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表达方式,试图通过创新实现“破圈”。

近日在优酷完成全片上线,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和澳门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十三行》,则用创新表达讲述了一段冷门历史。“十三行”是清朝年间官办的、垄断的商业机构,在广州这个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从事西洋买卖,曾是全球贸易的领先阵地。这部纪录片一改以往历史纪录片给观众留下的“高冷”印象,得到的评价大多都是“有趣”、“可爱”,制作者也称这是一部“为年轻人定制的纪录片”。

《十三行》解构了传统历史纪录片相对严肃、略显呆板的叙事手法和美学范式,改用活泼的动画与幽默的解说对历史知识进行生动阐述,迎合了年轻人的观看心理。动画的运用在历史纪录片里并非前所未有,它能够对一些缺失的材料进行补充,也能用可视化方便观众理解,但一般会按照历史原型进行还原,风格偏向大气典雅。《十三行》不仅采用了动画,还大胆地将所有历史人物转换成憨态可掬的卡通猫咪,无论是乾隆皇帝、十三行最富商人伍秉鉴、外国商人,还是路人,都是一只只圆滚滚但各有特色的猫咪,每次出场都引发观众表达喜爱的弹幕高潮。历史被“萌化”,主动走下“神坛”,让年轻人们忍不住亲近,拟人化的猫咪独树一帜的风格与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特点不谋而合。此外,幽默俏皮的解说词也为影片增添了趣味:“夷人就喜欢‘搞事情’”、“做生意有时候就像谈恋爱”、乾隆因为喜爱西洋钟表而带动行商们大批进口,被称为“带货一哥”……年轻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些充满“网感”的解说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方便他们理解晦涩的历史知识;网络用语也成为一种打入年轻人内部的接头暗号,纪录片从高高在上的的说教者摇身一变,成为与年轻人一起调侃的“哥们”,消解了年轻人对历史的抗拒,甚至还使他们与影片形成情感的连结。

真人实景体验成为《十三行》让人眼前一亮的形式创新。过去,历史人文纪录片一般会结合历史影像资料与文物特写,采用“上帝之音”或“专家之声”进行解说,这种形式虽然能够以第三人称视角凸显出影片的客观性与权威性,但同时也不断强化了纪录片“高冷”和“高深”的气质。观众始终以一种“仰望”的姿态进行观看,难以从中得到情感共鸣,因此容易“敬而远之”。乘着媒体融合的浪潮,《十三行》创新性地让纪录片与真人秀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影片邀请了青年演员赵予熙和极限运动员廖锡荣,在海上水屋用7天的时间,体验300多年前从外国前往广州的水手的生活。汹涌的海浪、难以下咽的食物、狭小的空间,观众们从两位嘉宾的绝望中窥见了当年恶劣的生存环境,水手们追求财富的疯狂也进一步印证了十三行在全球贸易中的顶尖地位。影片还邀请了人气偶像蔡徐坤,在约一百米的体验场中将白蜡点燃,还原1822年火烧十三行后大量白银从富商家里流出的场景。烈火燃烧的场景非常震撼,然而这只是当年“白银洗街”的3%,观众可以从中想象出十三行商人的富可敌国。真人秀开拓了重现历史的新路径:遥不可及的历史被具象化为一场趣味体验,直观的呈现方式加深观众的理解,刺激的体验内容也契合了年轻人追求新鲜、敢于冒险的精神;年纪相仿的嘉宾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年轻人通过这些“替身”参与其中,与纪录片的联动更加紧密,因此更能激起共鸣、启迪思考。

《十三行》并不是单纯讲历史,而是立足当下来回望历史,创新地将历史与现实粘合在一起,为观众提供了崭新的解读视角。纪录片搜罗了全球各地熟悉十三行的人的故事:有因为祖上当年参加了与东方的贸易积累了巨大财富,至今仍拥有超过几千万英镑身家的英国爵士;有十三行商人和十三行主要茶叶供货商的传人;有当年来往中英的水手的后代;有捐赠了十三行博物馆其中一层90%文物的广州收藏家;有执意于留在中国开作坊修复广州西关(十三行商馆区旧址)老物件的美国人……影片站在现代,以小切口重新观照这段历史,有血有肉的个体比冰冷的文物更具有感染力,历史的传承与坚守在现代人的身上更显张力。此外,影片并没有只勾勒出十三行的历史图景,还进一步拓展延伸,让观众看到十三行这段历史对现代产生的影响。当年的贸易使澳门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葡挞后来变成澳门的招牌小吃;法国人阮奕信自主创业生产中国风手表,背后跟十三行贸易中西交融的品牌思维如出一辙;十三行的商业模式还可以帮助珠海桂山岛的渔民实现增收……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接轨,不仅赋予了历史生命力与趣味性,丰富了历史的内涵和意义,还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引发观众对历史的强烈兴趣,加强纪录片在年轻群体里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融合走向深入的语境下,电视人制作的纪录片努力探索网络化表达,在思维上向年轻用户的喜好靠拢,在内容和形式上向其他视听产品借力,不断拓展美学范式,越来越具备碎片化、平民化的新媒体传播特征。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十三行》便是由电视人创作的,该片成功吸引了年轻人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关注与思考,耳目一新、灵活巧妙的表现手法值得肯定与借鉴。

然而,电视人制作的纪录片“年轻化”转型仍在探索之中,尤其在“去电视媒介化”的语境下如何坚守纪录片的价值仍然非常重要。抛弃以往惯用的宏大线性叙事后,碎片化表达成为新宠,但过于散漫无疑会消解传统纪录片美学的主体性,主题传达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年轻化”是一种基于新传播语境下的用户导向反作用于创作上的观念和方法论,但过度追求所谓的“年轻化”表达容易剑走偏锋,忽视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与文献价值,纪录片仍需时刻牢记纪实影像的价值传播,充分发挥引导年轻人的积极作用,在创新求变中找到平衡。

2020-06-10 □韩 飞 黄绮婷 ——以纪录片《十三行》为例 1 1 文艺报 content55055.html 1 纪录片如何亲近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