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和往年相比,博物馆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期发布了两项国际博物馆协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全世界将近90%的博物馆受疫情影响或多或少都已经关门一段时间了,其中13%的博物馆有可能不会重新开放,严峻的形势意味着八分之一的博物馆即将面临倒闭。
自2012年以来,全球博物馆的数量增加了近60%,总量已达到95000个,充分说明了过去10年中博物馆行业在国家文化政策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表示:“博物馆对社会恢复活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帮助博物馆应对这场危机,并让他们与观众保持联系。”
政府、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支持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苏亚·阿克索伊也意识到博物馆行业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他说:“大部分博物馆都在积极谋求生存,将工作重点放在工作人员的社会保护、能力提升、清点馆藏、数字化馆藏以及在线内容的开发上。但是,没有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支持,博物馆很难独自生存。筹集紧急救济金、制定政策刻不容缓,专业人士和员工的权益都急需被保障。”法国政府已于4月份宣布拿出200万欧元来弥补法国文化部门在疫情期间的亏空,相比之下,英国和德国的支持资金相对宽松很多,英格兰艺术理事设立了一项救济金,为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和其他文化从业人员提供了1.92亿美元的支持,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更是提出了168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将该计划称为“文化、创意、媒体部门的救援伞”。
无论援助资金的多少,对于目前的博物馆行业而言都是雪中送炭,许多博物馆都开诚布公地谈到了当前糟糕的财务状况。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表示,它预计将亏损1亿美元,对于一家规模庞大的百科全书式机构来说,这笔巨大的亏损还算可控。相比之下,美国阿克伦艺术博物馆蒙受的93.3万美元的损失,几乎是其年度预算420万美元的四分之一,这简直是致命的。
线上资源的深度开发
以往博物馆只会为了扩大馆藏才出售一些藏品,以购买更多的藏品。经历了疫情期的寒冬,一些博物馆甚至不得不靠拍卖藏品来支付账单,这种做法很容易遭受非议。伦敦国王学院的学者雷贝卡·卡恩向博物馆行业提出了更加积极且具体的建议:首先,利用线上资源,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添加标签发表话题,引导潜在观众访问线上博物馆,通常一个火热话题的流量是十分瞩目的,因为即使人们待在家里,眼睛也还是盯着屏幕,这样博物馆就像是在互联网上照常营业。其次,开发数字产品,数字产品不应仅仅局限于藏品的数字副本,关键是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开发多层、多链接、多媒体的内容,开放在线资料,尤其是博物馆和策展人提供的解释性和历史性背景内容,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实现科学传播。同时,依据开发的内容链接建立数据库,长远来看,它将成为博物馆重要的知识传播和交流工具,在面对未来类似的危机时,也会发挥作用。
很多开通了社交媒体页面和频道的博物馆都在努力地争取流量,比如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和阿拉伯现代艺术博物馆每天以图片为主持续更新馆藏介绍。卡塔尔多哈消防站博物馆的线上活动更是不遗余力,组织了毕加索工作室作品的在线展览,通过对毕加索创作地点的梳理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仔细的考察。同时多哈消防站博物馆发布了“在家工作的艺术家”频道,分享年轻艺术家的才能,启发观众的创作灵感。“每周艺术家”频道则汇集了知名艺术家及其作品,作为线上的永久展览,该频道的内容可供观众反复查阅。卡塔尔儿童博物馆通过在线现场研讨会加深了与观众间的互动,孩子们会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游戏和学习。
线下社交隔离设备的应用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内的历史博物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引入可穿戴社交隔离设备的博物馆。随着欧洲多个城市解禁令的颁布,博物馆开始谨慎运营,开放后如何在场馆内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呢?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正尝试利用可穿戴设备解决该问题。自5月22日重新开放以来,所有进入教堂参观的人都需要佩戴项链式的社交隔离工具,当两个人的相隔距离在2米范围内时,它会轻柔地发出“哔哔”声,并且伴有震动和闪烁。据该博物馆官员称,这种匿名的设备不会跟踪个人数据,在进入时免费交由个人,并在使用之前进行消毒。
疫情之下,博物馆行业呈现出新的秩序,这是危机也是机遇,更是促进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动力。如果博物馆仅仅采取“让我们坐下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方法,那么在以后的时代中,它很难继续灵活担当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传播和交流不应仅仅发生于博物馆的物理空间中。
(本文内容综合自阿联酋《国民报》《海湾》、英国线上科学期刊《实验室里的大象》、美国体验旅行杂志《远方》、法国艺术评论新闻网的近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