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国乡村一时一地的脱贫攻坚,并不比表现乡村常态主题那么简单。
因为万千贫困地区的特征大同小异,就两字:穷与苦;扶贫开发的表现难分伯仲,就两字:干与变;脱贫摘帽的效果大体一致,就两字:丰与足;华丽转身的样貌更具共性,就两字:富与美。
如此等等,偏居“苦甲天下”定西一隅的元古堆概莫能外。
“同题忌同貌”。如何让《高高的元古堆》摆脱千篇一律的窠臼,我坚信一条:元古堆决不是中国大江南北的王家庄张家屯李家坪赵家集杨家寨,元古堆就是元古堆。没错!就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的行政村元古堆,它拥有13个自然村,却分明是寒冬腊月里流淌在岁月最低处的13滴辛酸泪,封冻成了一句振聋发聩的民谚:“元古堆苦甲定西”。
在我看来,冷静观察一个村庄的变化,无非三个视点:崛起、凝滞或消亡。元古堆无疑属于前者。从2013年开始,元古堆仅仅用了6年时间,从一个“穷”名远扬的“倒霉堆”蝶变为“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和中国脱贫攻坚示范村,我愿景中的《高高的元古堆》首先要为这样的蝶变提供理由、根据、求证和呈现。一位老人叮嘱我:“秦岭先生,您写咱元古堆的脱贫攻坚,一定要把咱过去的穷写透了,苦写足了,不要光写好日子,好日子咱攥在手里,跑不了的,可是,如果不把穷和苦留在书里,将来谁晓得元古堆咋变过来的?”一句话,醍醐灌顶。老人是文盲,可老人的生活哲学里有辩证、有逻辑,也有警示和唤醒的意味。
我说:“元古堆的穷和苦,就得靠您这样的历史老人给我讲了。”
“我上没有父母,下没有后代,我……苦哇!”老人仰面苍天,欲哭无泪。
因何如此?当年我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在水一方》《走出“心震”带》时,曾涉足大江南北的不少乡村,可当我和元古堆人的目光对撞在一起,顿时火星四溅。作家如果没有一颗敏感而悲悯的心,所有奇绝的异数就容易沦为合并同类项后的平淡、平常和平庸。
如果说2013年是元古堆辞旧迎新的分水岭,那么,2018年就是元古堆立足当下走向远方的制高点。分水岭不可能凭空而来,制高点不可能从天而降。在《高高的元古堆》里,我并没有把“底层叙事”中的惨烈、废墟与伤口安排在分水岭的那头,也没有把脱贫攻坚之后的欣慰、安详与温馨安排在分水岭的这头。我满足了那位老人的心愿,直接把二者安放在分水岭的高端执手相望,只为不被忘却的纪念。同样,我笔下元古堆的制高点,不是为了固守、窃喜和沉醉,而是面向远方。
我非常清醒,写“变”容易写“穷”难,因为所有的不堪早已成为人们记忆深处日渐泛黄的底片。为了让底片重新“曝光”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之下,我以元古堆为轴心,考察了周边渭源、临洮、天水等10多个市、县、乡的历史变迁、人口演变和风土人情。这一切,不仅与脱贫攻坚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而且有盘根错节的现实联系,它们既是元古堆破茧成蝶的人文环境,也是元古堆脱胎换骨的社会经纬。元古堆的前世今生由此揭开了神秘面纱,高高地“堆”在了我的眼前。
这样的寻找、反思与判断,必然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但我知道,在岁月的长河中,脱贫攻坚似乎是一时一事,但真的不是一时一事。
这也是我探求叙事语境的过程。黄土高坡不是江南水乡,元古堆也不是十八洞,元古堆人的很多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是区别于普遍性的,我必须自觉跳出大而无当的“公共叙事语境”,适度凸显原汁原味的民间意味。在叙事上,我当然照顾了面上的整体呈现,但我更在乎聚焦涉及民生的一点或一线,那里更富含元古堆人日子里的味道。比如我写路肯定不止于路,我写水也不止于水,我写茅坑变厕所,力求兼顾人生况味。
我在乎民间文化视角,它最能让叙事区别于万千。《白鹿原》之所以不是别的,《静静的顿河》之所以不是其他,民间文化功不可没。记得当初中国作协的一位资深学者把采访名单发给我时,我差点选择了陌生的南方某地。学者对我说:“写透一个村庄,何不选择你熟悉的呢?”这样的建议既是先见之明,也是从文要义。因为我是甘肃籍,而天津不过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一方水土在历史中的变迁,大凡“服水土”者,最知杂陈五味。
诚如我对元古堆这三个字的理解:元,有肇始之意;古,有旷远之释;堆,有夯筑之势。尽管它不过是元古堆人对“圆咕堆”这个凡俗村名的简化,但在元古堆蝶变之后,我有必要从它的背后寻找象征、寓言和警示,因为我的责任不只是为了单纯的记录和描摹,我在经营与元古堆有关的文学。
尽管我难以原谅视界的局限和短板,但我仍然希望笔下的人和事少一些公共意味的概念和标签。我应约从《高高的元古堆》中抽出《从“犟驴”、“老黄牛”到“领头羊”》等两个章节分别在《文艺报》《人民日报》发表后,有不少陌生的企业家辗转与我取得联系,愿意参与元古堆的帮扶开发,有位企业家已经与村主任郭连兵接上了头,他告诉我:“我们需要唤醒的文字。”
“您能保证《高高的元古堆》和同类题材区别开来吗?”一位农业专家问我。
我说:“我认准了一点,元古堆就是元古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