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学观澜

原创写作的“异质性”阐释与追求

2019年12月,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新版页面上线。原创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新颖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20年起,网站又新增了推介优秀原创作者的“本周之星”板块,配发作品文本及文学期刊编辑撰写的点评,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博共同推介,尽最大可能不辜负每一份热爱和创造。

当文学遇上新媒体,新的写作生态和样貌也随之出现,本期我们以同题问答的形式请曾入选“本周之星”的3位作者从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审视并尝试阐释原创写作中的“异质性”追求。

——编 者

中国作家网:请您结合自身写作经验谈谈对写作“异质性”的理解。

黎 落:“异质性”原是指基因中变化或突变的部分。对于写作,简单说来,是指文本的探索与创新。对我而言,诗歌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反感自我重复和一味取悦阅读者的喧嚣式写作。诚实和求变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写诗时几乎是依靠直觉,并有意识地违反常情俗理,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于情感逻辑地去写,尽量做到变习俗为新异,追求“无理而妙”的境界。如在《走神的隐喻》里,一个女人的孤寂感是“床单先于我找到一个人形/窗半开/深陷的事物有我不知的虚空/我不过是,被早起的鸟提走了一小会儿”。“异质性”对于诗歌,关乎到作品的鲜活度和生命力。

刘雪韬:说实话,此前我从未认真深入地考虑过写作“异质性”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的内容和思想也肯定会不一样。尤其是小说,它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事物。我个人理解写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不断的沉淀和累积中会自然地形成一些经验、想法或理解。但如果过分刻意去追求和强调经验的话,又难以突破一些局限和自我。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和写作本身一样。我们在写作中不断地探索和追寻自我,又要不断地突破和粉碎自我。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其实不需要经验,是自然而然的。就我而言,如果有经验可循的话,那就是保持童心,热爱自然。这多多少少会获得一些写作方面的灵感。就拿大地来说,它既为小草也为大树提供养分,它们都能在大地的怀抱中萌发出嫩芽,又生长着,结出果实,投入下一个循环。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的生存之所。我相信许多热爱写作的人都能从中受到触动和启发。而这份触动往往就催生了一些写作的愿望。

雪夜彭城:多吃苦,多读书,用自己的方法,写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这样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痕迹,想来也算具备一定的“异质性”。

在我的儿童和少年时代,耳闻目睹过太多的哭泣,往事总是出现在梦中,某天我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实是一种呐喊和歌唱,甚至可视作一种野生的艺术形式,于是就写了《哭的艺术》,但这个“艺术”可能不同于多数人认为的艺术。

都市繁华,物欲旺盛,某天忽然想起曾在板门屋的理发服务里悟到了至诚、友善、静心、匠心。把事儿写出来,用什么题目呢?好似就该是《老街上的理发店》,但这样就静态、固化了。打个喷嚏,就有了《板门屋里的喷嚏》。一个“喷嚏”,可能让读者有了一点想象的空间,共情或许因此成为可能,或许这也算“异质性”。

中国作家网:如何界定和区分成熟的写作风格和写作“面目雷同”?

黎 落:成熟的作者,其作品质量稳定,写作风格业已或正在形成。不再受制于形式而更着重文本内核与质地,同时语言依旧能保持灵动、不失稳重、素朴和沉郁等特质。所涉题材更广,诗意游刃有余,且每次阅读都带来崭新体验。还有不少的作者,作品达到一定层次后,就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的迹象。究其原因,无非是找不到(或不愿冒险尝试)突破瓶颈的路径和方法,只好不断复制自己(包括模仿别人),“面目雷同”的作品只是数量的递增而已,类似语言游戏。

刘雪韬:有好些人问我为什么要那样写故事?那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其实每个问题就是向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思考平常不太去思考的问题。写作的时候,我像走进一个深邃的、与世隔绝的山洞,孤独地思考,独立地写作。我可能并不会想起读过的书和喜欢的作家,但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所以我不赞成固守一种模式的创作,写作宽阔而美好。人们可能因为读到某种风格的文字就联想到特定作者,但文学艺术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风格不应该只局限于一种。

雪夜彭城:成熟的风格是具有活性的。比如惯用自然、朴素、灵动的语言,以小见大,写基层劳动者的人生是一种风格,其表达内容和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面目雷同是静止,是重复。或内容、思想陈旧,或形式缺乏新意——是没有风格或风格死亡的表现。

中国作家网:如何突破“套路化”的瓶颈,避免写作出现“面目雷同”?

黎 落:方法大概有几点:一是沉淀。不是停止,而是积累不同美学风格、表达方式、思想深度等等,并思考和总结。二是同题练笔。做比较,取长补短。发现与别人雷同较多的,舍弃,重写。三是初稿完成后,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打乱重组。四是整理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比较中发现变化轨迹,重新梳理思路。五是避免将“面目雷同”培养成“下意识”行为。六是保持新鲜的心和观察的眼以及敢于冒险的勇气。

刘雪韬:要避免写作出现面目雷同,一方面是不刻意地为写而写,另一方面要拜生活为师。创作只是一种自我表达,不能给它设置太多附加意义,“借写而得到什么”的想法不可取,如果创作过多地负荷外在的、不必要的东西,往往适得其反。我一直都是顺其自然的“自我”的写作,偶尔投投稿,不投稿的时候也在写,因为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宁愿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作品,这可能会导致我写作的局限性,但如果不这样写,我简直找不到更好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在思索什么,周围在发生什么,人们在经历着什么。有时候我是想通过观察和描写,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可供了解的联系。我从来不勉强自己去写,我会努力干好工作、做好家务、骑自行车、爬山、陪孩子玩,无论做什么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力以赴地参与每一件事情。这样即便有瓶颈也很快就过去了,我又会恢复到特别想写的状态。

雪夜彭城:写作不能在量上敷衍,没有新的或者至少能触动自己的东西宁肯不要写。写作要多找找自己的茬儿,如果感到新作暂时难以超越旧作就去读书,去跟劳动者打交道。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葆有个人写作特质”和“超越个人经验,从而站在观照时代和社会生活等更高的层面写作”之间存在矛盾吗?在写作实践中两者如何取舍和平衡?

黎 落:“葆有个人写作特质”是必须的,它是真实的自己。参与和进行高层面的写作,是从“小我”往“大我”发展的必然趋势,个人特质是前提,两者并不矛盾。取舍和平衡的方法很简单:试着接受你曾拒绝或反对,却找不到实质性反对理由的事物(只要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以此打破或颠覆原有的模式和习惯(或规划与目标),让它们互相冲击,最后达成一种经验的融合。这需要勇气和耐心。个人特质的中心是人的灵魂,不用担心它因写作方向的改变而被消灭。

刘雪韬: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必然是联系的,这是哲学上的观点,我也这样认为。每一个人都很难超越其身处的时代,写作其实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认识,只要愿意,便可以站在更高角度去考量所身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并从中提取素材。当然,有时候写作和前进一样,也意味着要克服很多沮丧、不耐烦和困难。

雪夜彭城:矛盾肯定有。超越个人经验很难,但写作者应该有超越自己的追求。超越不等于脱离,作者不能为了超越就丢掉个人好的写作特质,不要离开自己熟悉的题材,一个人一辈子能做的事很有限,不需要面面俱到,这是我对自己的忠告和期待。

中国作家网:对现实的敏锐感知和优异感受力催生有别于“大多数”的“异质性”,如何让写作体现感受力,既有细节捕捉,同时又不沉溺和满足于个人经验的碎片化表达,从而使写作具有历史的眼光和更加广阔的视域,达成一种智性的思考和书写?

黎 落:一首诗中最能反映感受力和创新性的,当属“细节”——不限于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爆发点的,也涉及意象的精准选择和尺度的把握,以及语言恰到好处的温度,在场感、代入感等,这需要作者自身经验和顿悟。换位思考,克服自身表现欲,让观点由读者口中说出,即准确地呈现和还原事件,抛出问题,少议论。必须坚持写作是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与理性思考。我多次在医院陪护住院的父母,有一组《关于病房的叙事风格》。譬如“人间的镜子,比石头冷/雪越下越大。雪举着刀/我不哭,只是冷”,这里镜子不仅是人间百态的映照,更多是悲悯情怀的释放。

刘雪韬: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喜欢看到万物和谐相生,这是我对待人生、生活、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的一个基本态度。有时我喜欢面对无人的原野写作,到大自然中去写。有时我想象自己是在画一幅画,希望能够通过笔将大自然赋予的宁静自然地展现出来,是自然给了我力量。当一个人真正地接近自然,则更容易沉潜进内心世界,你思考过的事物、看见过的风景、遭遇过的暴雨、黑夜之中走过的路、流过的眼泪和汗水、攀登过的大山、清冽的山泉、开满山坡的金盏花、成片成片栽种的葡萄树、金色的夕阳……一切的一切会组成一个过去的你,意识的分裂和重组,则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你,我认为写作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雪夜彭城:有优异感受力的作者首先应敏感社会的心跳,敏感素材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意义。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的这个东西可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否则就不要写。如果只是写看到的具象,那难免就是个人经验的碎片化组合。我写过一篇《瞽人》,是关于盲人生活的。很真实、翔实,但始终都没有拿出来,我自己判断是没有观察到事物的社会内涵,所以从内心来讲不认可它是成熟的作品。

中国作家网:如今,创作中存在模糊文体意识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很多原创作品中也有突出表现。比如有的小说写作有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这是有意为之的“实验性”尝试还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

黎 落:的确有这种情况。这或因作者本身是多面手,或受环境的影响,又或身边有这样的作者,很难界定是否是水到渠成。古典与传统小说中也穿插散文和诗歌,更多是为引用或遵循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文体模糊有明显区别。就文学发展来说,尝试形式创新也是必要的。我认为这种倾向不是必需品,写作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体裁次序。小说毕竟以故事取胜,诗歌最好还是老老实实。

刘雪韬:我认为这既有“有意为之”的尝试,也有“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但我从不提前去思考框架、内容之类的束缚,我希望文字像流水一样保持自然和质朴的形态,该转弯的时候转弯了,碰到了石头自然就激荡起水花来。我想总有一天每一个写作者都会明白写作的确是一件不需要“刻意为之”的事情。所以不管是诗化还是散文化的小说创作,顺其自然的创作都会很好。

雪夜彭城:文体模糊只应是表象,本质不能模糊。小说总体上是虚构的,散文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心境表露,不可混同。“笔记体”小说读起来有散文叙事的味道,是一种小说创作技巧,是一种视角的选择。目的是以尽量小的篇幅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的《马谣》《高腔》应当算是这类作品。是有意为之。

初写小说的时候,像写散文那样表露心迹,作品成了“夹生饭”。这该是不熟悉小说创作规律的表现。

文体模糊大概也包括“散文小说化”,散文不能虚构,这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但作者可以写自己的幻想或想象(必须让读者知道是作者的幻想或想象),这是作者真实的心理活动,不是虚构。如果公开的想象或叙事、修辞技法使散文有了小说的味道,这不是什么坏事,算是一种风格吧,应当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

中国作家网:新的农村经验、新的中国经验、新世纪的生活经验怎么进入文学,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文学,这对很多作家构成挑战。

黎 落:这一点和“写作具有历史的眼光”相似,都离不开对历史的了解和重新认知。写作时,要把从生活中获取到的经验和感悟,应用到离你最近、因熟悉而被你忽视的事物和事件身上。发挥想象力,使它们陌生起来——剖开它们的平面,让读者走向内部。将枯燥和寻常转化成惊艳,离不开诗人持久的好奇和深入的挖掘,但首先必须树立信心并行动起来。

雪夜彭城:这个我也很惶惑。旧的农村、农业文明以飞快的速度丢失。那些苦痛的美丽残留在一些农村出身的作家的梦中。新的文明还没形成规模,或还没有得到彰显,尚未得到足够的观察和审美的审视,那就只能写旧的了,写旧东西的现实意义。

新的文明、文化是存在的,或者正在酝酿和孕育。我在《板门屋里的喷嚏》中说:好的东西猫在田野里某个地方,等着风吹日夜生,或许一场天街喜雨,那绿绿的东西就冒尖了。我尝试着写了《那是我耕作的土地》《鲫鱼逗水在洲上》等,其实说的还是丢失农业文明的痛。后来写了《琴语》,就是因为意识到新世纪生活经验已经出现,就想把旧的和新的连起来写。要写好新东西,就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重新积累,重新思考。

中国作家网:除了内容和作品内涵上的考量,您认为从写作技术和审美层面考虑,如何体现写作的“异质性”?

黎 落:逆向思维既是文本构思的一种方法(技术),也是创造审美惊诧和神奇的方式。技术是复杂和多样的,有时需要有逆天的勇气。除了构思和切入角度的多变,意象的二次开发对“异质性”也至关重要,对惯性的审美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比如赋予意象更多的可延伸性、联想性和突变性,包括运用多个意象的共性进行串联与拉伸,让他们既独立又呼应,看似断裂却总有一个支撑跳跃的点。像我有一首《雪或者其他》中说:“雪是无心之师。覆盖山川,荒野/让更多的黑止于白,止于幽深,置于双脚踏空的可能/雪的前身近乎马,有一闪而过的疾/那种痛快和苍茫,在你的喉管放出猛虎,江水之前/已经抵达”。就是通过意象的反复开发,二维甚至三维空间的心象具体化,加上隐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虚实的互补与阐释,来完成对于“雪”的多指向性,从而抵达“异质性”。

刘雪韬:我认为作家就应不停地追寻内心的东西,并努力去寻找一些合适的、不过分夸大的词语将之描绘出来。当然,每个人对待文学都得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就像有时候我起得很早,可我的内心里依旧没有觉察到这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当我梳好了头发起身向放置梳子的地方走去,会刚迈出了几步便从心底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会加快步伐朝前走去,我会告诉自己:每一天都要怀揣着美好出发。正是这些点滴集束成一种状态,给予我一种感受生活的方式。这或许就是我文字中体现的不太相同的东西。

雪夜彭城:有话好好说,是创作的要点。长话短说,繁话简说,深话浅说,难话易说,狠话善说,平话巧说,虚话实说,一人一说(个性),废话不说,找好角度说,心平静气说。要做到这些,就得发挥很多个人的特质和个人经验,异质性也就得以显现。

反复修改作品。把人云亦云的东西去掉,把敷衍的东西去掉,把自然、真实、灵动的东西找出来。改到最后,自己的东西就冒出来了,异质性就得到体现。

2020-06-24 1 1 文艺报 content55256.html 1 原创写作的“异质性”阐释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