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谭

学术价值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卷》的核心要素

□漆凌云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卷》(以下简称《故事卷》)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承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艺工作者应及时总结已有的采录经验,跟进近年来的故事学研究动态,适应新时代民间故事传承状况的变化,编纂出学术价值高、凸显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的成果。

熟悉编纂体例 精选故事文本

《故事卷》的文本主要从已经出版的民间故事资料本和新采录的民间故事筛选而成。其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参与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省卷本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是重要资料来源。就《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文本数量来看,多达184万篇(包含神话和传说),发动上百万人参与,因受当时采录技术和专业知识所限,存在一些要素不全、学术价值不高的文本。所以我们从中挑选故事文本时,首先按照《故事卷》编纂体例要求的“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原则,挑选注明了讲述者、采录者、采录时间、地点等要素的文本,舍弃那些文本要素不全、讲述者和采录者为同一人、讲述者已故、讲述者为多人的文本(但可以进入大系出版工程数据库)。其次,尽可能选择故事家讲述的文本。三套集成时期,民间文艺工作者挖掘出刘德培、谭振山、孙家香等9900多个故事家,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史的光辉篇章。大多数县卷本中都有当地出色讲述人的介绍,如湖南县卷本有肖卯秀、孙明斗等数百人的介绍。故事讲述家的语言和讲述方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故事家金德顺的《猫和狗为啥见面就吵架》开头讲“那还是在老虎叼烟袋,小鸟会说话的古时候”,很快就将听众带入奇妙的幻想世界。第三,选择口语化和方言气息浓郁的作品,排除掉那些带有文学创作、加工取向和综合整理的文本。民间故事的讲述是具有乡土气息的口头讲述。《故事卷》编纂体例明确要求“用地道的方言记录民间故事,可以尽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汁原味,最大限度地体现民间文学的科学性质、地方特色”。我们在细读故事文本过程中总会被那些口语化的方言文本所吸引,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石门县资料本》中出现“哒”“么得”“嘞”“啰”等语气词散发出鲜明的乡土气息……这些语言让人读后倍感亲切、过目不忘,具有民俗学、方言学等多重价值。

运用当代故事学理念立体再现讲述情境

《故事卷》不仅需要精选已有的故事文本,补充相关资料,还要尽可能打捞民间口头传承的故事。

《故事卷》的编纂体例吸纳本土和西方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精髓,提出关注故事讲述的“交流和表演特性”。这要求我们多用方言记录故事文本、注意讲述者的语调、表情、讲述者与听众的互动、听众的反映、讲述者的传承路径及看法,运用录音笔、摄像机等现代媒介进行采录,尽可能立体再现民间故事讲述情境。笔者在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湖南卷》过程中要求新采录的民间故事须有方言稿和普通话稿,如谢泽琳采录的《黄狗救阿香》:“话说有一年,大概是刚刚开春的时候,在阿香家的杂堂里的一角,泥巴松动,从土里拱出一个土堆,然后又长出两个拎尖的东西(讲述人两手做出尖状,‘拎’声强调,听众非常安静)。”括号中记录的讲述者的动作、语气以及观众的反应起到了立体再现讲述情境的效果。另外,我们在故事讲述完成后还请讲述人和听众谈谈对故事本身的看法。狼外婆故事在湖南常称为红毛野人或野人家家(外婆)故事,从故事文本来看,意在告诫孩子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讲述人则说此故事常常用来对付小孩睡前的吵闹,听众也说对故事中红毛野人把吃剩的手指丢给姐姐的情节感到后怕,吓得不敢做声。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故事文本和讲述活动传递的信息是有差异的。

深入挖掘故事文本背后的故事

《故事卷》的编纂要求记录的不仅是故事文本,还要求补充故事文本的上下文信息,所以注释、附记和附录等工作也非常重要。故事文本需要体现方言和地域文化特色,所以许多内容需要补充注释。注释多是不易懂的方言俗语、地方风物等。

对于拟收入《故事卷》的县卷本中的文本,不少需要补充附记。附记我们可以通过采访故事讲述人、采录者、县卷本主编等了解故事文本生产的相关信息。如《大中有大》的故事讲述人现已去世,采录者曹燕婉告诉笔者讲述人是渔民,采录时讲述人就在屋场中边讲故事边织网,神态很平和。在讲述人和采录者均无法联系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搜寻原始稿来写附记。我们采访《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石门县资料本》主编贾国辉时,获悉县卷本的编纂经历了4次普查,然后从180多万字的原始稿中通过三次筛选最后选用了200多个文本。令人惊喜的是三次筛选的稿子均有保留。我们将原始稿、修改稿和审定稿进行比较,通过注释详细说明修改情况,并在附记中加以总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套集成时期的原始稿和录音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学术史资料,是回应国外有些学者质疑三套集成科学性的有力证据。笔者希望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东风,各地广泛收集民间故事集成时期的手稿和录音资料,汇集到大系出版工程数据库中,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学术资料。

附录呈现故事文本的空间分布、地域特色及知识生产过程,也是重要的学术资料。《故事卷》应有讲述人的生活史、采录者小传、故事家调查报告、县卷本和省卷本参与者的口述史、方言对照表、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一览表、近年出版的故事资料目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卷》故事类型索引及故事类型分布图。我们应通过访谈集成时期的讲述者和采录者,挖掘出一些生动的具有学术价值的口述史资料,展示故事文本背后的故事,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宁夏卷》中采录者的自传和口述史资料、《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湖南卷》的县卷本主编访谈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辽宁卷》的故事家调查报告等。

《故事卷》的编纂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及故事学人齐心协力完成。我们可以借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期的组织动员机制,对民间文学、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及具有民间文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发动他们开展民间故事采录工作。这一方面能广泛搜集散落各地的民间故事文本,另一方面也能培育民间文艺研究事业的新生力量,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020-06-29 □漆凌云 1 1 文艺报 content55283.html 1 学术价值是《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卷》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