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与争鸣

立足“此刻”与“当下” 把握历史与未来

——2020年上半年文学理论评论刊物述评 □教鹤然

光阴荏苒,倏而2020年已过半。在这刚刚过去的上半年里,世界与中国共同经历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面向的巨大变化。正如王国维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文学与我们的时代脉搏共振,而文学理论评论刊物则是记录文学创作、批评与研究在新时代出现的新现象、新方法的重要载体。通过细读2020年上半年的文学理论评论刊物可以发现,立足“此刻”与“当下”,把握历史与未来,是这些刊物发表的研究文章的核心精神。而其学术动向则主要表现在聚焦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反思文学研究的学术路径;重视国际视野之下的中国文学,尝试建构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密切关注“全媒体”时代的文学写作、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等方面。

聚焦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反思文学研究的学术路径

文学研究与批评始终不能脱离文学本身而独自存在,因此,聚焦现当代文学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深刻反思当下文学研究的学术路径,成为文学研究界长久以来始终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对于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曹禺、张爱玲、汪曾祺、莫言、王蒙、贾平凹、韩少功、王安忆等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的经典重读,以及对于《应物兄》《人世间》《云中记》《北上》《千万与春住》《月落荒寺》《雾行者》《烟火》等层出不穷的当代文学新作的文本细读,构成了2020年上半年文学理论及学术刊物文章的主要面貌。除却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和青年新作以外,如《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民报》《大同报》《四川公报·娱闲录》《美洲华侨日报》《北京政闻报》《晋察冀画报》等民国及共和国时期重要文学出版物,如日记、书信、佚文、序跋、口述史等与文学现场密切相关的重要史料,以及小说界革命、民族形式论争、左翼文化运动、文艺大众化、抗战文艺、人文精神讨论等现当代文学现象,也始终是文学研究界持续关注的重要主题。

在文章中,学者侧重于对不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文学语言、叙事技巧、批评立场等诸多面向的讨论和关注。其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专门开设鲁迅作品及文学现象研究、“曹禺110年诞辰纪念”特辑、“沈从文研究”等专栏;《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批评》等刊物开辟了关于重读路遥、曹禺、艾芜、汪曾祺等作家的评论及研究专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开辟了关于莫言研究的评论专辑;《扬子江文学评论》则开辟了“名家三棱镜”栏目,先后邀请王德威、骆以军、韩少功、张学昕等海内外学者,对麦家、东西、迟子建等当代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与此同时,2020年上半年的学术刊物也密切关注当代中国青年写作与批评的意义可能与潜在空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青年改造问题及五四时期的青年身份等与青年密切相关的议题都成为当代文学研究者们热议的话题。2020年上半年的学术期刊中,出现了对于青年作家及青年批评家的集中关注。《南方文坛》开辟了“青年写作的可能性”论坛,发表何平、杨庆祥、黄平、周恺、李壮等人讨论青年写作的多篇文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开辟“新现象研究”专栏,刊发了丛治辰、陈思、张莉等“70后”“80后”学人关于青年写作、青年批评及性别观等方面新现象的研究文章。《扬子江文学评论》也开辟了“青年批评家”论坛,《文艺争鸣》还多次刊发关于青年文学形象、新时代青年写作等方面的研究文章。

在文本之外,文学研究与批评更应该立足于宏大的文学视野。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研究呈现出非常复杂而多变的历史样态。2020年上半年的文学理论及学术刊物,着眼于重新评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当代中国文学现象,并对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刻反思。其中,《当代作家评论》以“中国当代文学再评价”为主题,《当代文坛》以“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为主题,《文艺争鸣》以“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为主题进行组稿,丁帆、程光炜、贺桂梅、南帆、赵稀方等学者分别从“历史化”“再解读”“重返80年代”“90年代宏大叙事”等话题入手,尝试对于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重新阐释与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路径,寻找展开同时代人的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的方法。

关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尝试建构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

在2020年上半年的学术刊物中,关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等议题,成为一种较为明晰的新趋势。《当代作家评论》专门开辟“国际文学视野专辑”,呈现当代严肃文学及通俗文学的国际传播情况。专栏收录了王玉、刘诗宇、易彬、孙宇、卢茂君等青年学者的文章,从不同角度系统性地评价了铁凝、刘震云、莫言等当代作家作品的外文翻译及世界传播情况,并介绍了英国的贺麦晓、日本的千野拓政等海外汉学家的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在《文学评论》《扬子江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上面,也散见着许多关于阿来在德语国家、彼得·汉德克在中国、《文心雕龙》和王维的诗歌在美国汉学界的译介与形象建构等探讨“世界性”与“中国性”相关问题的文章。海外传播研究主要涉及“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性”则主要涉及中国文学的地方路径,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写作和文学研究中的“在地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当代文坛》《文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先后发表刘大先、妥佳宁、王欢等青年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汉语文学与国家认同方面的文章,呈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与多元的内在辩证,从“地方”与“民族”的视域出发,重新思考“中国”及中国认同的相关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文坛》开辟“地方路径与文学中国”专栏,探讨如何理解“中国性”,又如何认识“地方”与“中国”的关系,“地方路径”怎样能够通达“现代中国”的秘密。

除却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现代中国的地方路径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世界格局下建立有效的“中国叙事”、建构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等相关问题。《中国文学批评》开辟了“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国文论走出去”专栏,《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也先后刊发了探寻现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相关问题的理论文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等刊物,也陆续刊发了一系列与生态主义、生态文学及生态美学密切相关的理论文章,尝试从本土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中,寻找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新的理论基础。这些学术文章从不同侧面探讨,当下应该如何发现“中国”,又应该如何建立适应中国文学的理论框架和阐释机制。

与此同时,理论研究者也较为关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及西方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文学评论》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刊发关于研究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等问题的理论文章;《文艺争鸣》开辟“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研究专辑,对中国文艺理论与政策的谱系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初期的理论问题、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政策话语及批评效应等问题进行思考。围绕这些现当代文论的研究观念与方法问题争论的研究,能够反映出现当代文论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理清理论问题的症候与价值基础,能够展现出学者直面现当代文论研究面临的困惑、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姿态,也能够促进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自觉。

“全媒体”时代的文学写作、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

正如学者王汎森所说的,在这样一个举目都是“现在”的时代,想要“创造、保持一个‘距离’,要使人们与‘过去’有联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快速而驳杂的海量资讯扑面而来,新鲜的图像与声光令人目不暇给,纸质媒体逐渐没落,而新媒体日趋崛起。以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作为物质基础的近现代文学,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文体特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媒体对于人类精神文明生活的深度影响,而出现了新的文学特质与文化新质。日新月异的时代语境为文学写作、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提供了与此前迥然相异的文化场域,逐渐形塑着文学生产的现在和未来。

由此,上半年的部分理论刊物开始着重反思“融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文学,尤其是依靠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舞台的精英文学,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所面临的重重机遇、挑战与困境。诸如“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批评”、“AI”与“文学”、“IP化”与“经典化”、“数字批评”与“媒体嬗变”、“全媒体”“融媒体”时代的文艺转型等问题,成为众多学术理论刊物所关注的新兴议题。

对“全媒体”时代的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以及散文、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网络文学、短视频等不同时段、不同体裁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是大部分学者介入这一问题时偏好选择的切入视角。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丁晓原的《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文学评论》2020年1期),该文章以报告文学体裁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多样化特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非虚构审美文化对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的推动作用,以此探寻“全媒体”时代报告文学在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达成的新的价值定位。

近几年来,刘慈欣、郝景芳、吴岩、黄鸣奋等科幻文学从业者,以及杨庆祥、谢有顺、张定浩、侯建魁等青年学者,相继在《南方文坛》《中国现代文学丛刊》《当代文坛》《现代中文学刊》《文学自由谈》等刊物,发表与人工智能时代之下数字人文研究及AI文学写作等议题相关的讨论文章。这一话题在2020年上半年的文学理论刊物仍然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陈建华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命运》(《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1期)、钱念孙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文学的自省与自强》(《群言》,2020年1期)等文章,都在延续这一议题。而青年学者秦兰珺的《游戏+时尚:虚拟时尚何以成立》(《文艺研究》2020年3期)一文则另辟蹊径,以从为游戏图形标示更换外观的行为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和产业现象——虚拟时尚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模式、结构体系及其与现实世界中的文化关系等面向深入研究,为理解信息时代的虚拟人格、虚拟社会和虚拟经验提供理论可能。

2020-07-15 ——2020年上半年文学理论评论刊物述评 □教鹤然 1 1 文艺报 content55481.html 1 立足“此刻”与“当下” 把握历史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