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的广袤乡村正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巨变,这种变化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全球视野来看都是深刻的。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主导的古老国度,解决老百姓的丰衣足食问题一直是为政者的执政理念。正所谓“夫施与贫困者,此世之所谓仁义”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消灭贫穷只是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从减贫数量上看,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在201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金墉曾说,过去五年中国减贫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迎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将是第一次。
这就是每天发生在乡土中国的变化,构成无比壮阔的时代图景,微雕着每个个体幽微的精神轨迹。“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现实生活需要在文学世界中找到投影,文学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建立精神镜像。新时代乡村题材的文学书写,脱贫攻坚理应成为浓墨重彩的主题。而创造寄寓时代精神、社会理想又符合发展逻辑,同时还能与作家的审美理想相契合的时代新人形象,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学的时代新人形象,构成了一个时代生动而多彩的文学长廊。与历史记叙的骨感不同,文学的时代新人像毛细血管一样,在历史框架之外,以一种沉浸的方式,丰富着人们的记忆,修正着对历史的误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作家在乡村题材书写中,为文学史奉献出一大批至今仍留存在读者记忆中的时代新人形象:《三里湾》中的青年干部王金生、《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山乡巨变》中的刘雨生、《艳阳天》中的萧长春、《李双双》和《陈奂生上城》中的同名人物、《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与孙少平、网络小说《大江东去》中的雷东宝与宋运辉、《经山海》中的吴小蒿,《海边春秋》中的刘书雷等等,尽管这些时代新人有着时代的局限,但往往就是因为这些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新人为其时代所独有,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在文学史中获得较高的辨识度;也正是这些时代新人群像,永远行走在文学长廊中,在后来者回望陌生的历史区间时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乡村题材写作有着史诗写作和诗性抒情的传统,但今天的作家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庞大、更加变动不居的书写对象。在工业时代的洪流中,乡村与城市的边界日渐模糊,价值观念更趋多元,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互联网对日常生活和情感沟通方式的重构,尤其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对社会和个体生活节奏的提速,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的不同诉求和精神迷思等等,包括写作者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写作容易成为一种盲人摸象般的自我臆测的文字游戏。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察面前这汹涌的洪流,如何理解人的困境和选择,如何呼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如何从芜杂的时代背景中提纯具有清晰向度的新人形象,今天的写作者还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要从博大芜杂的时代背景中抠出栩栩如生的时代新人形象,就像从一块巨大的大理石中雕刻出立体可感的浮雕,这是一项无比艰巨的艺术创造。我们写作者应该有辽阔的胸襟和艺术抱负,清代沈德潜有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只有“第一等襟抱”和“第一等学识”,才可能具备高远的艺术起点和开阔的视野,才可能如驭风而行一样徜徉在文学的世界。正身先正心,只有用心、用功、用情为民族写史、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我们笔下的作品才会有汩汩清流,源远流长。
怀着一颗初心,我们就能够身体力行,去亲近泥土,感受人间烟火,体验喜怒哀乐。脱贫攻坚战,如果不亲临第一线,怎么能知道什么是老百姓真正的“贫”,什么是真正的“苦”?报告文学《古路之路》写的是四川雅安古路村,四川数以百计的“悬崖村”中的一个,这是一个“以声音命名的村庄”。“咕噜”,“一块石头从山上掉下去了‘咕噜,咕噜’”,从山上滚下去,“并没有听到几声‘咕噜’,一个人就不在了”。寥寥几笔,古路村村民生存环境之艰险跃然纸上,这是在电脑前的我们很难体会的。
有了雄心,有了体验,最终决定作品艺术高度的还是笔力。这需要创作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揣摩、练习,最终从一大堆素材中找到最合适的那部分,作家要成为时代新人的“美容师”。
为什么我们今天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柳青,提到路遥?那是因为他们以圣徒般的自律和文学苦修,达到了一般人远远达不到的艺术高度。他们已经成为文学世界的标高,超越这个高度,是今天后浪作家的使命。脱贫攻坚,这个巨大的写作场域,容得下无数浪花的欢腾,最终,它们构成一个伟大时代的壮阔图景,为一个时代留下永难忘怀的文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