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村子里如今多美啊,可以在栈桥上散步,在河边垂钓,在游客中心嗑着瓜子看电影、听琼剧、唱民歌,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位青年艺术家在青梯村参加下乡活动时由衷赞叹。
美在青山绿水间
2016年6月,海南文联作协党组书记孙苏调研的第一站就到了青梯村。青梯村隶属海南省屯昌县乌坡镇,位置在海南岛的西部。从海口市驱车走224国道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穿山越岭,路长车稀。这个深山之中的村子共有415户17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8户225人。2016年被海南省“扶贫办”分配给海南文联作协,成为作家艺术家们脱贫攻坚的责任田。
青梯村风光秀丽,拥有温泉、南药等丰富资源,急需把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美丽乡村的资本,以打造一个独特的美丽乡村。孙苏书记在调研时表示,海南文联作协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对青梯村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和包装,赋予其更强的吸引力。
没多久,海南文联作协邀请海南省公益慈善联合会、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的相关负责同志来到青梯村,现场召开公益扶贫及产业扶贫项目专题座谈会,对如何打造乡村图书馆、幸福院,开展国际志愿服务等公益项目,以及进行农村环境改造、发展可持续农业种植产业等精准扶贫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青梯村党支部书记王小铭等与企业人士共同对在建的蘑菇培育大棚、拟建的诺丽种植示范带动点、农村猪圈改造等产业扶贫项目进行了实地勘察。
4年多来,海南文联作协党组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修改调整《海南文联作协与屯昌青梯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关于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增强了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18年8月23日,海南文联作协安排了一次扶志扶智的学习调研活动。一辆大巴车上,载着青梯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村里的各小队长、贫困户代表等一行28人,到相邻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去学习借鉴。在打安镇长岭村,乡亲们学习了村道路硬化、园林建设、外立面改造、庭院经济等方面的好做法。在七坊镇高石老村,大家看到清一色的别墅式联排房,文化广场、停车场一应俱全。大家了解到,推进“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综合旅游体建成后,为高石老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正是青梯村所需要的发展模式吗?回程的车上,一名村民突然大喊:“我们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建设得更美丽。”车厢内马上就沸腾起来。
时间不等人,海南文联作协马上拨出经费,对贫困户王月南及其邻居进行扶持,发展“庭院经济”。休闲式的庭院,整齐而有序的菜地、果园、苗圃、养殖场,周围种植了有经济价值的花草,俨然一座座神仙居。以此为样板,带动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青梯村村口有一条河,政府出资兴建了一座桥。桥身白色,在碧水、绿树、蓝天下格外耀眼。桥梁落成的那天,第一书记贾明慧买来100多面红旗,让人插在桥的两侧。顿时,这一抹红色又提亮了桥头的风景。长长的沿河两岸,海南省各文艺家协会捐赠了60张休闲石凳,每张凳子上都刻上了一句想对乡亲们说的话,每一句都励志、入心。村委还请艺术家在两岸几十棵大树上创作树木彩绘,让生态与艺术发生碰撞,使青梯村具有独有的艺术气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贾书记对青梯村的绿化区、水域区等进行航拍,突出绿水青山的保护理念。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发,向世人推介青梯村之美。
海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动配合乡村亮化工程,为青梯村捐赠了5套太阳能路灯。村委会把广场上的灯打亮,海南省文联作协出资4万元购置了音响,村里妇女们成立了广场舞队,年轻的孩子们开始在这里唱起了卡拉OK,老人们也都走出家门学着健身,青梯村的晚上热闹起来。
在海南省文联作协4年多时间的定点帮扶下,经过村民的自身努力发展,青梯村在2018年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全村建档立卡68户贫困户225人已经全部脱贫。2019年,青梯村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首批“国家森林乡村”。青梯人凭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
亲在真心真扶里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对海南省文联作协这个单位充满敬意。他们和青梯村的老乡们手牵手、心连心,用实际行动收获了一份亲情。连续4任派驻的第一书记都把心扎在青梯村,他们把自己当村里人,把村里人当亲戚。村里没有食堂,镇上食堂又远,第一书记吃饭就只能派到村民家里。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邓志刚说,能吃到一个锅里,不就是亲人嘛!
村民们总会提起第一书记们的无私奉献。有记者采访,他们会如数家珍。发生非洲猪瘟时,村里老百姓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致富猪”也受到传染。半夜里,第一书记温航军和村干部们把刚死的猪拉到地里挖深坑撒石灰埋掉,他一边填土一边掉眼泪。有一次下大雨,连续几天,他披着雨衣抗涝,由于身小力单,几次摔在洪水里,抹一把雨水继续干。还有一次,青梯大棚里停电,一棚的苗圃如果没有电就会前功尽弃。他利用私人关系找来发电车,连夜长途跋涉来乡下支援。
海南文联作协和青梯村亲如一家的故事越来越多。村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叫黎容花,和50多岁的病儿子相依为命。2019年的新年前,她儿子突然去世,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孙苏书记就把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给老人送衣、送米、送生活费。海南省文联作协的同仁们为黎容花筹集了7000多元,帮助黎容花度过最艰难的那个新春。
生活越来越好,农民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海南文联作协帮扶人员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来到已经脱贫的村民吴英涛的家中。吴英涛家的脱贫历程,大家一直看在眼里。大家每一次来,吴英涛家都会有新的变化——添置了新的家具家电、新盖的房子安上了防盗门、新增了两头小黄牛……当大家得知吴英涛家的老母猪即将产崽,都为他将有新的收入而感到高兴。
海南省作协去年在有限的经费中拨出5万多元,省作协主席梅国云来到青梯小学,给孩子们送书、送文具。为了使青梯村的孩子们能够学习一门特长,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剪纸艺术家黄海桃,每个周末从海口开车到村里免费开班教孩子们。一切花销都由他自己出,连续3年来,风雨无阻,培养了近百名小剪纸艺术家。海南音乐家协会、海南椰娃艺术团等在青梯小学组建了第一支童声合唱团。每次演出,乡亲们听着自己的孩子用稚嫩的童声唱着鼓舞干劲的歌时,自然感受到不一样的文艺力量。
福在获得红利中
青梯村人整体脱贫后,每个人脸上都红润起来,每个人的精气神都充沛起来。海南文联作协一次次捐款、一次次慰问、一次次投入资金,有了无悔的付出,才有了喜人的收获。
帮扶对象王小铭从2016年开始,学习种植茶树菇。驻村第一书记郑昆林为他参谋时说:“之所以建议你种茶树菇,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在市场上销路广,而且它是在大棚里种植的,不用担心恶劣天气。”那年,大家帮王小铭筹措10万余元,在他家橡胶林里建起了8间大棚,成功培育了2万桶的茶树菇菌包,年底有了将近4万元的收入。2017年,他又把规模扩大了一倍,培育了4万桶菌包,年收入超过了8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小铭认准了这条路。村民们渐渐也看到茶树菇的发展前景,也开始尝试种植。于是,在村委会的指导下,建起了屯昌金铭农业种养合作社,并在2018年争取到屯昌乌坡镇政府的支持,以政府+专业合作社+互助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展开运营,推动全镇15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重要的是,互助合作社的成立能整合贫困户在完成自家农活外的空闲时间,用来到大棚帮工挣钱,每小时可获得10元酬劳。全村的贫困户已逐渐适应这种模式,每天会灵活安排时间,在大棚进行3到8小时的有劳务工。
海南气候湿热,茶树菇最佳培育时间是11月份到次年5月份,培育菌种需要85天左右的时间。王小铭去年种植的10万余桶菌包,预计可年产12万斤的鲜菇,到年底预计能有20万元的纯收入。
其实,不是什么事都一帆风顺。茶树菇的销路永远是个大问题。关键时候还是海南文联作协出手,帮助联系到年货销售渠道,为其销售了一大部分。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通过“以买代帮”的模式,解决青梯村茶树菇库存滞销问题。2020年4月,“文联作协携手、相扶青梯、消费有情、爱心随行”活动在海南文联机关及各文艺家协会中开始发动。短短一周时间,省文联干部职工及所属文艺家协会会员共购买茶树菇干菇400份,金额达到1.6万元,帮助青梯村清空了2019年茶树菇产量库存,稳定了茶树菇合作社收入,确保了相关贫困户的收入,为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像王小铭这种“以点带面”的帮扶模式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橡胶、槟榔、养鸡等3个互助合作社。此外,海南文联作协还扶持了8个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入股2个农业种养专业合作社。为保障农作物的销路,海南文联组织了多场爱心扶贫义演、义拍专场活动。去年全省文艺界通过义拍义卖、捐款捐物,累计为扶贫工作捐助超过100万元,其中为挂点的青梯村捐款30多万元。
扶贫扶智,更多的是扶志。一方面积极筹措经费帮助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老百姓感受到实惠;另一方面,开展文化扶贫,管的是长远,管的是不再返贫。老百姓对海南文联作协的帮扶如数家珍:为他们进行危房改造,为他们争取几十万的贴息贷款,为贫困户大学生筹措助学金,为乡亲们防病治病,为村民购买抽水泵,为合作社配备发电机,为村民购买防疫物资,为村民书写春联、拍摄全家福照片,为村民开展爱心消费集市,为青梯打造“一村一品”茶树菇特色产业品牌……每年,还要确保入股贫困户能够按时分利分红。
年底的慰问活动是最隆重也是乡亲们最盼望的。海南文联作协的领导受合作社委托,都会为乡亲们现场发放入股的分红。“致富要有仪式感。”拿到红包,大家还要快快乐乐一起照个相。如今的青梯村早已整村脱贫,拿红包的乡亲一年比一年多,那红包也一年比一年大,那张张黝黑的笑脸一年比一年更灿烂。
不久前,海南宣布了自贸港建设方案。根据方案,岛内陆续建成的高速路有2条可到青梯村,由海口出发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相信青梯村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