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达斡尔族女诗人吴颖丽的新诗集《在那彩云之南》,犹如一阵清风拂面而来,清澈、飘逸、唯美,宛如闯进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切都如此幽静、完美、芬芳,给人带来与世隔绝、一尘不染的感觉。
诗是一种演说方式、表达方式,是有关生命、万物、诸神、宇宙的演说和预言。北方少数民族普遍拥有古老信仰,对语言有一种崇拜感,相信语言有神力。语言的宽度、深度和力度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人类对世间万物的认知宽度、深度和掌握度。
诗人的演说方式可有多种,这取决于诗人与世界的关系。诗人怎样认知、看待、把握周围的世间万物,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演说方式。《在那彩云之南》诗集中主体与客体、诗人与世界、情感与生活不是紧张、冲突和敌对的关系,而是温和、仰慕和亲密的关系。在世界与个体关系的处理方面,包括达斡尔族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一直秉持着古老而独特的认知,那就是万物有灵,敬畏自然,人与宇宙合一,人体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人体,宇宙与人体相互连接、相互呼应。这是一种古老而质朴的人类早期想法,一直延续至今。达斡尔族女诗人吴颖丽笔下的世界、书写的对象,不是让人厌恶的实物和场景,也不是肮脏、冰冷的令人不适的现实世界,而是魅力无边、亲昵无间的人和事,或者就是诗人本身。《在那彩云之南》诗集中诗人与世界的边界是互容的,诗人即是世界的一部分、是它的延续,世界又是诗人的一部分、是她的延续,主体即客体、客体即主体。因之,她选择了一种情侣间私密的对话方式,与世界万物进行沟通和交流,言说出喃喃自语、表露出一往情深的样态。在诗集所收录的诗作中,多可寻踪到诗人私密絮语的忠实倾听者的存在,并以第二人称——“你”的方式出现。诸如:
你那么暖/暖到让人眷恋/在那彩云之南/我愿是你温顺的旅伴(《在那彩云之南》)
你的目光轻轻地洒落下来/落在了我的心上/那么悠长/像缓缓的雨丝一样(《小小的幸福》)
要寄给你的/还有这八月里的暖阳/以及这暖阳里/那些个往日的时光/轻声的吟唱 /舒缓/悠扬/像你的表情一样/像梦一样(《寄给你》)
那么,诗作中的倾听者、喃喃自语的接受者、与诗人交流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其指向为何物?诗作中描绘树立起来的倾听者——“他者”如此强大无比、完美无缺、崇高飘逸,让读者妙想连篇,寻思无边,而其答案却是影影绰绰、缥缈无定的。或许,它指向某个人。或许,它指向某段时光。或许,它指向某片风景。或许,它指向的是整个世界和灵魂彼岸。甚而,它指向的是最广大的空无。这是诗人为便于倾诉而设计出的“多向度他者”。在描写情爱的诗歌中,它可以指向诗人的情人。在书写故乡风景的诗歌中,它可以指向多情的草原景色。在描绘世间万物的诗歌中,它可以指向诗人的灵魂。因此,诗集《在那彩云之南》,本质上是一种私密的言说,其倾听者、欣赏者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多向度他者”。
吴颖丽的诗歌中最令人注目、最引人思考的就是其简练而强大的对话结构(倾诉结构,或自语结构)。这种开放性结构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旦形成,诗歌本身就会获得无限的张力和扩充力,笔墨触及之处自然就会建立起诗意化的关系,将整个宇宙万物容纳进这种开放性的对话结构中,并自在地与宇宙万物发生对话、倾诉和自语机制。在这种结构力的运作下,宇宙万物天然地成为了“多向度他者”——倾听者,倾听着演说者的喃喃自语和一往情深。也许,这就是达斡尔族女诗人吴颖丽处理生活日常的独特方式。饱满、细致、深情而又节制。从而,在她自己的字里行间缔造出崇高、幽美、纯净、飘逸的诗意氛围和场景,这样一种独特的演说,穿越时光抵达彼岸,令人向往。
(摘自《在那彩云之南》,吴颖丽著,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