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影视教育如何更好为行业输送人才

□本报记者 许 莹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本科与戏剧影视学科相关联的专业已涉及近700所高校,同时设有16个博士点和60个硕士点,未来还将继续推进更多新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立。影视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不仅关乎电影强国战略,更关乎国家文化未来。8月28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合作与创新:国际影视教育的新格局”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影视教育现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趋势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了影视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前景,为培养电影新力量献计献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从“知”与“行”即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做探讨。黄会林谈到,从“知”的方面来看,影视教育首先需要在理论层面上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这种民族化影视理论建设不是要搞文化的保守主义,更不是文化的沙文主义,而是力图挖掘影视艺术的传统价值、世界情怀和革命精神,让中国为世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行”的方面来看,“行”就是要打造多元化的影视实践品牌,影视不同于文学、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对实践的强烈需求,影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动脑、动手,只是躲进小楼,把影视学做成故纸堆学,必然会走进死胡同。

当前,国内高校也努力推出不同活动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例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黄会林谈到,每一届电影节都是由一两名青年教师担任秘书长,带领若干位大学生从筹备到实施,全程运作,事无巨细,极大锻炼了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执行能力,展现了年轻人的开拓精神和敬业品质,依托大影节这一重要实践平台,校园与社会、学界与业界、电影学子与电影工作者紧密相连、良性互动,为后者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通过邀请外国青年来华,在中方志愿者一对一的配合下,每人拍摄完成10分钟中国文化纪录短片,从而形成了一种跨国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智锋认为,当下戏剧影视学科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戏剧影视人才教育需要从人文性、科学性、创新性三方面入手,抓住发展机遇。胡智锋具体谈到,在人文性上,戏剧影视学科要深植文化,要特别关注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对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充分吸纳,格外强化民族文化在影视教育中的占比和分量;在科学性上,要让戏剧影视学科在更加规范、更加富于逻辑的轨道上有序拓展,学科发展不能盲目、随意,应符合课程设计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逻辑与基本规范;在创新性上,要在自主创新、融合创新、延伸创新等方面有更多作为。

近年来,随着《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的热映,有关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讨在学界与业界此起彼伏。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而言,每一细化流程对于专业人才的渴求愈发凸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自己这些天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参加了若干场论坛,几乎所有行业内人士都反映了关于影视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学毕业生,另一方面,行业又深感供求出现失衡。”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解决?尹鸿指出,影视教育从人才选拔、师资构成、培养模式到最终影视人才的形成,同质化现象明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因需选材,因材施教”这8个字或可为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可行路径。从因需选材的角度来看,现在无论是按艺术类招生,还是各个高校改革后靠文史哲来招生,其实都没有涵盖这个行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要成为影视行业的创造者,既需要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又需要师傅教给你的本领才能,同时还需要热情,这三者缺一不可。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来看,尹鸿曾对南加大电影学进行过考察,“实际上在那里做研究的人员不足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教师是实务教师,他们都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一样当教授,薪水也不低于写论文的老师。”在尹鸿看来,教师评价体系不改变,因材施教的可能性便无从谈起。教师评价体系改变,才会解决大学的选拔体系,只有更多专注于行业不同侧面的老师,才会教育出术业有专攻的学生,否则都是同质化的老师,怎么培养出差异性的学生呢?尹鸿还谈到打破产学之间深层壁垒的重要意义,他建议影视学教育应重视“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鼓励业界一线优秀创作者能够走进学校,担负起一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鼓励校内老师深入到顶尖一线团队,用行业前沿动态、经验反哺教学,站在行业最前端并思考如何超越。

2020-09-09 □本报记者 许 莹 1 1 文艺报 content56264.html 1 影视教育如何更好为行业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