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乡村题材一直是文学表现时代生活的“宝库”。它虽然不是上海作家创作的主要内容,但把握时代脉搏、书写反映乡村生活与变革的作品在上海文学史上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家叶辛就以“知青故事”为主题创作了《蹉跎岁月》《孽债》等系列长篇小说。同样对乡村书写保持着高度热情的王安忆,近30年来也创作了不少反映乡村生活的佳作。《大刘庄》与《小鲍庄》是她对中国乡村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探寻和审视,《长恨歌》《富萍》等作品也包含着作者对乡村与城市相互辐射与影响以及互为依存关系的深刻认识。不难发现,这些精品佳作,多是时代足迹和社会生活的精神写照。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作家对乡村题材的文学创作依然保持热忱。2020年是脱贫攻坚进入“最后一公里”的决胜时刻。这一年,人口最大国的减贫脱贫壮举,注定会写进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脱贫攻坚”无疑是中国社会当前最醒目的主题词,关涉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族和整个国家的目标与梦想。生逢大变革时代,如何完成历史视野下的脱贫攻坚与新乡村书写,也即如何完成新时代“乡土中国”的书写,是摆在每一位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伴随着时代大潮,上海作家在乡村题材文学创作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一批优秀的写作者用敏锐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呈现新时代脱贫故事,这些作品或反思乡村历史文化,或探寻民族传统,或透视乡村治理文明,或记录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心路历程,多角度展现了脱贫攻坚这一壮举,为时代精神和国家记忆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涉浅水者见鱼虾,其颇深者察鱼鳖”,想要抓到“活鱼”,需要俯下身、弯下腰、潜入水。长篇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是上海作家简平走出书斋,用脚在大地上“走”出来的一部作品。为写好这部作品,他在宁海乡村深入生活两年多时间,走入山间地头对话基层干部、普通百姓,以贴近泥土的视角,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浙江省宁海县在全国首创并积极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过程。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以艺术的形式描绘宁海县乡村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的创新举措,精准呈现了“三十六条”的具体操作和运行。作品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农村基层深化改革的新气象和落实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探索,回应了“中国人民所走的民主道路是怎样的”这一时代主题。以这部作品为基础拍摄的《春天的马拉松》,作为中宣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后受到好评。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是关于中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村干部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乡村基层建设能否实现现代化。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上海青年作家张艳华走访了100多个村庄,与中国十佳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企业家村干部、十九大代表、普通农民等诸多人物对话,倾听村干部心声,洞察村干部职业瓶颈,总结出新时代优秀村干部的共同特质和管理机制,创作完成了26万字的《中国村干部》。由于援引案例线索众多,人物与事件交织,张艳华摒弃了呆板而固化的线性时间叙述,而以“主题”结构全篇,破译了当代中国村干部如何兴村、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密码”。作品还探讨了如何重构传统乡村治理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路径下的村干部与农民关系,张艳华对村干部职业化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乡村基层振兴建设最新鲜的经验和参考。
在城市意识颇为浓烈的上海文学作品中,小说家彭瑞高的乡镇书写显得与众不同而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长篇小说《昨夜布谷》再现的是江南大都市近郊的乡镇世界,是一部反映上海农村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作品。作品以乡镇大院为背景,以人生沉浮为线索,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在改革大潮中不断遭遇困境而又努力进取的乡村干部群像,映照了改革开放40年的乡镇发展历程,作品有强烈的现实气息。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都市中心城区的管理和治理,容易处于社会监督的有效范围,但乡村社区常常是一个灰色地带,小说也体现了作者对都市周围乡土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贫穷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面对漫长而苦涩的民族历史和坚硬而坎坷的现实,中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显得独一无二。上海儿童文学作家唐池子将目光投向中国西南边陲与世隔绝的独龙江乡,预备创作长篇纪实文学《独龙之子高德荣》。
作品描绘的是人民楷模、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带头人高德荣带领独龙族人民实现整族脱贫的事迹。在他的带领下,独龙族实现了从整族贫困到整族脱贫、一步跨千年的历史“蝶变”,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部脱贫的少数民族。《独龙之子高德荣》提供了观察中国脱贫伟业的一个绝佳窗口,是对党的民族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写照。同样关注农民致富,上海作家杨绣丽正在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菌王》讲述的是“蕈菌第一人”张树庭教授如何让中国千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引领大家走上幸福生活的故事。作者通过详尽扎实的采访,试图真实还原张树庭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对食用菌研发的热爱与执著,彰显了张树庭努力为中国农村产业打造脱贫致富快通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新时代的文学,是人民的文学。脱贫攻坚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文化”。在上海对口援助新疆喀什等地区脱贫的乡村一线,也出现了上海作家的身影。为推进和深化文化援疆、文化润疆工作,上海作协党组及作家多次深入援疆实地,包括秦文君、陆梅、殷健灵、程小莹、那多等,他们去往边疆体验生活,创作出版了援疆采访文集《到新疆去——上海作家西域行走笔记》。作品中无论是对党和国家领导者援疆顶层设计的简洁描绘,还是对新疆人民群众喜怒哀乐的刻画,无不闪烁着家国情怀与美好生活的光芒。
考虑到上海城市自身定位及本土扶贫题材较少的特点,在立足书写上海新乡村生活与人民精神风貌的基础上,上海作协将陆续派出薛舒、杨绣丽、蔡骏、甫跃辉、王萌萌等一批作家前往西藏日喀则、贵州遵义、云南楚雄、元阳等上海对口帮扶地区进行创作采访,实地感受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给当地带来的改变,积极投身书写上海服务全国脱贫攻坚战略。
身处伟大的新时代,中国人民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作家每一天都身处创造历史的现场。讲好当代乡土中国故事,用“上海文学温度”去观照那些在奔小康道路上奋斗的身影,上海作家一直在路上。
(李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