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是一本充满了“文学青春”气息的大型文学月刊,发表了大量青年作家的作品,从我的粗浅观察和作为编辑所发的作品来看,当下青年作家的创作呈现出了一种颇为复杂的面貌。这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多样化、风格的多维度、审美和精神趋势的不一致上。但也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不少人还是认可青年作家就是在新的时代、用新的视角、审视这个异常繁复的新的世界,并用文学表达新观点的人。文学永不老,我想,这也是“非青年作家”愿意认同的。
相对来说,文学在表象上已趋于“小众化”,但包括“70后”直至“00后”的写作群体并没有萎缩,而是在不断壮大。
快速奔向中年的“70后”已然成为文学的“中坚力量”。他们也是《青年作家》作者队伍的主要力量,其文学认知和写作经验都已娴熟,不存在摇摆、模糊的问题,对自己期望表达的内容和风格都有较好把握,其中不少作品已具备经典的品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把汉语中、短篇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因为缺少能真正代表一个“代际”的“厚重之作”,在具体的创作上仍有犹疑。他们的写作还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写作不能承受之‘轻’”的状态。
“80后”作家对“城镇”或者说“成长场域”还是比较坚持。他们乐于也擅长用自己的语言,去兜转自己的出身与成长。成长的话题是具备永恒性的,现在有不少“80后”作家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但一部分作家成于“青春文学”,很多人难以挣脱这种浓重的印迹,他们在市场效益与“纯文学”写作之间的纠结,耗损了自身的力量和才华,致使其面貌日渐模糊。但“80后”的另一个部分,却以一种凌厉之势出场,比如王威廉、文珍、安宁、董夏青青、班宇等,他们的写作承接了文学本身的样貌,但又具有他们这一代人对时代的独特感受。这一代作家是《青年作家》重点关注的群体,一直持续推出他们的作品。
“90后”(包括正崭露头角的“00后”)面对的现成文本是最多的,但这对他们来说显然并非好事。从小说写作来说,他们还没有到具备提供“人生经验”的年龄,所以,其写作更多靠的是才华,他们反映的现实,相对来说还是无力的。很多文本,作者的表达还很浅显,情感和内容上的虚弱是很大的问题。“虚弱”是可以表达的,但是怎样以强有力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怎样让文本匹配自己心里的强烈的情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课题。他们的尴尬还有,不得不沿着前面的脚印走,走下去才发现,能写的似乎都被写过了,想写的又表达不出来。他们还需在时间中做艰苦的“修行”。
虽然如此,《青年作家》还是在力推“90后”作家,这是因为他们是目前的文学“新力量”,我们推出的青年作家,比如王苏辛、小珂、王棘、杨斐,甚至1999年出生的渡澜、2000年出生的杨渡等等,受到了文坛的关注。从他们的作品中,也能感受他们正逐步走向成熟,甚至一部分写作者已有一定的辨识度。由于他们一出场就不像“80后”作家依靠网络来展示自己的文学抱负,而是和“70后”作家殊途同归,首先得在文学期刊上去露脸、打拼。他们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以及文学审美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作品在题材、风格方面皆有较大差异,作家的写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发生改变,对于青年作家来说,不断地自我审视与更新尤为重要。
2015年底,为了奖掖和扶持45岁以下优秀青年作家,助推更多文学新人走上文学大家之路,《青年作家》设立了“华语青年作家奖”,现已评选五届,有15位作家获得主奖,30位作家获得提名奖。为了培养青年作家,《青年作家》又从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青年作家写作营”,每期邀请15位青年作家参加。
文学青春永在。作为一个编辑,我希望看到更多有锐气、敢突破的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希望他们创作的有力量、有深度的作品不断问世。
总之,青年作家们对如何表现所身处的这个急剧变动、迅猛发展的时代都有各自的思考,多元并存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丰富着大家的认知视野,但汹涌的信息浪潮也使作家更需要定力去辨别这个世界真相的才华。作家——特别是“90后”“00后”作家在互联网影响下建构的精神世界,如何与现实对接,如何倾听现实的声音,从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文学疆域,实现写作的意义——发现人类新的希望与困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