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艺谭

崖州民歌的审美

□邢孔史

近年来,人们把流传在三亚、乐东等古崖州故地用崖州方言和声调咏唱的海南话地域民歌(土歌)称作崖州民歌。崖州民歌实质上是一种海南方言歌(或称海南话民歌)。海南各区域的海南话民歌并无独立的名称,过去以地名加民歌或土歌称呼,如“三亚民歌”、“乐东土歌”等。《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指出,海南方言歌指的是在全省范围内用海南话演唱的汉族民歌。海南方言民歌其源头当是闽南民歌在海南的流传和发展。崖州民歌是海南方言民歌在崖州地区的特殊品种,也是伴随福建移民移植演变而来的。崖州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崖州志》中所载黄流邢氏过琼始祖万安知军邢梦璜的《节录摩碑记》称,“此地昔为暴区,今为乐土……崖风以和,崖民以歌”。此似可作为千年崖州民歌的见证。

崖州民歌歌词主要采用赋、比、兴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遣词造句通俗、幽默、恰当、耐人寻味;比喻形容形象生动,起承转合出人意料,入人意中。崖州民歌结构形式以七言四句式为正体,构成一首,或以四句为一段落,构成长篇作品。近代以来,在创作中也采用“三七句”、“长藤句”等新的句式结构,或加上乐器过门伴奏,使演唱内容、旋律、形式多样化,以吸引听众,在传承创新中适应时尚潮流。按题材与内容,崖州民歌大致分为劳动歌、活歌、情歌、时政歌、仪式歌、儿歌等六类。崖州民歌的要求押韵严谨,一首短歌要求一、二、四句末尾,使用韵母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长歌的一段或是一段的几句的末尾也要同样的押韵或通押。四句尾音的音调,依顺序严格规定为入声(或阴平)、阴平、入声、阳平。除了尾音,别的字音也须尽可能符合平仄,而对各句第四、第六个字的音调要求尤严。

按感情色彩崖州民歌曲调可划分为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和哼小调等六大类。声调和谐、悦耳动听。崖州民歌的演唱方式主要有独唱、对唱、小组唱等。

崖州是中国最南端的古州城,西至乐东、东方感城、东至陵水、北至五指山腹地的保亭和琼中等地,崖州民歌在这些区域广泛流传。琼北一些地区也流行崖州民歌,华侨中也有人创作传唱崖州民歌。由于崖州民歌是用闽南话传唱的,而海南话是海南的“普通话”,因而不少黎族同胞也传唱创作崖州民歌。

与海南各类民歌相比,崖州民歌的库存极为丰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东、三亚搜集整理出版的长短民歌共有20多册,上千万字。崖州民歌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大量文学性极强的长篇叙事歌流传,约80部。这些长歌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感情真挚,演唱收听动辄以时为计,多则夜以继日,不绝于耳。是崖州人休闲娱乐,消费永夜的文学音乐大餐。

崖州民歌富有情思之美。崖州民歌是一种直接表达民众心声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文学和音乐的双重艺术景观元素为一体。首先它是文学形式,蕴涵着独特的情思之美。崖州民歌描绘的自然、人文地理,展示了崖州人民的衣食住行、乡土风俗、感情生活等,其中呈现着详尽而生动的民俗事项,是一部鲜活的崖州人民生存繁衍的社会民俗史。这些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天地人生,或者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者描摹一个实景,或者抒发一段真情。作品劝恶扬善,褒美贬丑,以达到春风化雨,移风易俗,美化心灵,完美人格,社会和谐之目的。出生于崖州民歌之乡黄流村的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在《黄流民歌的美学境界》一文中写到:“……最近,翻阅《黄流村志》,读到男女对歌中有这么一首:‘求得哥愿侬也愿,定定做成线与针。哥且做针侬做线,针过千层线都跟。’那来自日常生活的贴切比喻,那发自少女内心的细腻柔情,那出自淳朴农村姑娘之口的生死相随之誓言,那用黄流闽方言表达的言辞和乡音,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说,童年时代只是跟着哼,少年时代只会听着乐,那么,现在我终于能够欣赏其内容,联想其歌声,品味其真善美,从而进入崖州民歌的美学境界了。”

崖州民歌富有艺术美。崖州民歌同祖国各地民歌一脉相承,互相影响,其艺术源流是共有的华夏文化精华。崖州民歌除了继承民间文化传统,还在各种表现形式方面灵活应用并有创新和发展。黄流人文学者、诗人张跃虎认为:“它平淡而不乏味,富丽而不浮华,表现手法也非常高超。特别是那些‘四句歌’ (或曰‘口前歌’)更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

崖州民歌具有音乐美。崖州民歌是用崖州腔调演唱(黄流腔调为崖州腔调的主要腔调),有系统完备的音乐体系,有独特的腔调、旋律、演唱形式、音调等,且格律严谨、自成一体的一种民间汉族歌谣。崖州民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发声唱法生活化,字正腔圆,旋律优美,节奏灵活,风格鲜明,表达情感自然质朴,节制适度。正是上述音乐元素,特别是曲调旋律的特色,形成崖州民歌的音乐风格,使它既不同于高亢明亮的山歌,也不同于辽阔奔放的牧歌。从审美的层面上倾听崖州民歌,人们欣赏到一种美妙和谐之音,感悟到一种平衡中和之美。各地既有共同的唱腔,也有独特的韵味。五区片唱腔,曲调自然,行如流水;四区片唱腔,风生水起、幽默风趣。崖州区民族唱腔花繁叶茂,华丽浓郁,尽显民族风情。

崖州民歌是黎民之歌,乡土之歌。村中妇孺老幼即使不会演唱也会听。很多地方非常流行,谁家有婚事、盖房、孩子升学等,均要请人来唱崖州民歌。村民在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爱情婚姻和社会斗争中都离不开崖州民歌。崖州民歌的演唱已经渗入到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母亲的摇篮曲、父亲的训子歌,崖州民歌是他们借以表现日常生活、世俗情感的有效方式。

2006年崖州民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崖州民歌组织团体如黄流崖州民歌协会、三亚市崖州民歌协会等相继成立,崖州民歌演唱、搜集、整理、研究、出版,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崖州民歌开始走进教材、走进课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崖州民歌的演唱场所从房前屋后、田间树下,庭院楼台,开始走上舞台、歌厅、荧屏。特别是微信群、公众号的新生,崖州民歌的创作演唱空前火热,优秀作品每天可有上万人分享点赞,崖州乡音通过数字电波瞬间传遍天涯海角、大江南北、五洋九洲。崖州民歌这张崖州特色文化名片,正以传统韵味与新的姿态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0-09-30 □邢孔史 1 1 文艺报 content56587.html 1 崖州民歌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