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作协和省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广东省作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和全省文艺精品创作推进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重视谋全局、谋长远、重视抓根本、抓关键,重视搭平台、建基地,全方位打造“文学粤军”青年方阵,塑造时代新人,攀登文学高峰,推动广东文学异军突起、繁荣发展、走在前列。
守正创新,全省青年文学工作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广东省作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勇于开拓,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加快推动青年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优秀作品持续涌现、团结引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开创了全省青年文学工作的新局面。
勠力同心加强青年作家团结引领。围绕将广大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更广泛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这一根本职责,省作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层面、全方位开展对青年作家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业务引领。省作协党组利用“五四”“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带头开展青年作家主题创作、主题学习活动,组织“价值取向与文学创作”等专题党课讲授;在全省文学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加强青年作家学习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广东省青年作家一系列培训活动。通过学习研讨、培训轮训,推动广大青年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确保文学工作和文学创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
多措并举促进青年作家健康成长。推行“文学导师制度”,聘请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主编、社长、学者以“一对二”方式,与广东文学院50名签约作家实行结对指导,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下,加快青年作家创作上的成长成熟。依托主题创作加大对青年作家的实践磨炼和创作扶持力度,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按照省委宣传部的部署,省作协从全省调集13名重点作家合力攻关、集体创作四卷本10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全景式展现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青年作家王威廉、黎衡、李焱鑫、陈枫承担重要的创作任务,在创作团队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组织“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活动,安排青年作家王哲珠等深入基层挂职锻炼,积累素材、熟悉原型、打造精品;在去年和今年征集的35个广东重大现实题材、红色题材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精品创作选题中,其中有13个选题是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承担的,在全省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上,又有10位青年作家获创作资金扶持,超过选题总数的一半,每个选题给予10万元的扶持资金,切实增强对重点青年作家和重点作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和资金扶持的投入力度,体现了省作协对青年作家的信任和厚望。积极搭建平台推介青年作家,提高青年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出作品出人才良好格局初步形成。省作协以项目、活动凝聚青年作家、锻炼青年作家,提振青年作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积极的创作和不懈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优秀文学品格的广东青年作家群体,催生了“青年作家群”“青年诗人群”“移民作家群”“广东网络文学作家群”等在全国文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作群体。广东“80后”和“90后”的青年作家总体规模、作品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广东‘80后’‘90后’新锐作家群”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成长和整体崛起,为广东文学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省作协主办的《作品》杂志率先探索、积极尝试搭建“90后”作家创作平台、培育文学新生力量。由广东省作协发起,以松散型、开放式、协作性、创新性为特征,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笔会,组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开展湾区题材创作。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作家作品参与角逐各类文学奖。推荐郑小琼、王威廉、陈培浩、李德南、皮佳佳、盛慧入选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名单,遴选王威廉、王哲珠、蔡东、阿菩等10名青年作家出席全国青创会;推荐青年诗人冯娜参评并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批青年作家作品分别获得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等各类文学奖项,创作成绩受到文学界的瞩目和肯定。
担当作为,推动新时代广东青年作家方阵异军突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谋划新时代文学工作的基本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总书记、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土,也是繁荣发展文学事业的沃土,广东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长远着眼,从青年抓起。广东的青年作家要担当时代使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必须把握大局大势、把握时代特征、把握使命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青年文学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好新时代中国精彩故事的讲述者、做好人民心声的代言者、做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浓厚氛围的营造者、做好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做好岭南文化的传播者,实施“广东文学异军突起”战略,推动广东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推动广东青年文学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实施“青年作家培根铸魂工程”。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青年作家头脑,加强党对青年文学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宏观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抓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培训,引导广大青年作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创作方向,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文艺事业是培根铸魂的事业,作家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以提高政治能力为根本,以增强专业本领为关键,以锐意创新创造为紧要,以培养优良作风为基础,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把解决思想上、能力上、作风上的问题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起来,确保学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意识,推动青年作家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大提升。安排对100名重点青年作家进行专题培训。
坚持以人才为重点的工作导向,实施“青年作家英才培育工程”。建设科学合理的文学人才梯队,形成有特色、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壮大文学骨干力量,夯实基层作家队伍,扩大文学后备军覆盖面,形成良好的创作生态。重点打造青年作家百人方阵。从全省遴选100名有潜力的“80后”“90后”青年作家、网络文学创作骨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重点培养,形成百人方阵,实施动态管理。其中50名青年作家,分为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网络文学七大类,分别邀请25名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或名刊名编作为导师,以一对二的方式进行结对指导,时间两年;对其中10名更具潜质的青年作家每人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师徒结对、项目带动、基层挂职、定期辅导等途径,实现高层次文学人才定向重点培养,形成引领文学事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方阵。拓展视野主动服务青年作家。延伸工作手臂,抓好省作协会员发展工作,吸收更多青年作家加入作协组织。提升文学培训教育水平,积极培养本土文学新人、基层业余作者。切实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用全新的理念、途径、政策和方法,加强与新的文学类型、新的文学群体的联系,从中培养和发现青年文学拔尖人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交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每年由粤港澳三地文学组织负责策划、承办各类文学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授课,定期培训各类文学人才,加强青年作家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指导。创造机会培养青年文学新锐,打造大湾区青年作家群体。定期组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笔会”,以实地采风、文学对话、文学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推动青年作家交往交流、交心交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青年作家精品创作工程”。把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和讴歌伟大新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作为文学创作的重中之重,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命线,尊重青年作家,遵循创作规律,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文学创作管理机制,在选题策划、创作采风、出版传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组织“讲好广东故事”系列重大创作。围绕关注、记录大时代、大题材、大事件,围绕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部署、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开展文学创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节点为契机,大力扶持广东重大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文学创作。组织“改革开放再出发”作家深扎创作。精心组织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主题报告文学创作,以及“最美奋斗者”时代人物传记系列创作等。组织“讲好湾区故事”专题创作。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的资源优势,推出系列反映时代要求、弘扬中国精神、体现粤港澳气派的优秀作品,以湾区故事折射中国故事。尤其要浓墨重彩组织创作反映波澜壮阔的广东改革开放历程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组织“网聚正能量”特色创作。大力扶持重大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精品。参照省扶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的做法,组织评委遴选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每年扶持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若干部,资助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版、宣传推介等,激励网络作家创作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文学精品力作。
坚持以平台建设为目标,实施“青年文学传播提升工程”。整合资源,加快打造对优秀青年作家作品的研究、宣传、推广平台,让优秀的青年作家受尊崇、优秀的作品有市场,推动广东文学更具有标识度、美誉度,提升广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强化“粤派文学评论”。培养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粤派”评论家队伍,团结和凝聚全国粤派批评家、集结粤籍文学评论家力量,集中推介广东文学作品,重视关注和研究青年作家作品。切实加强广东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阵地建设,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及微信公众号。继续推行“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围绕广东作家作品特别是青年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艺思潮、文学发展态势确定评论选题、研究任务,进行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评论、推介,形成评论与创作良性互动的局面。通过师带徒、交任务、建平台、适当的资金扶持等方式,切实加强广东青年评论家队伍建设;联合省内各高校、《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以轮值制方式每年组织一届广东文学评论年会,不断提高广东文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打造文学融媒体阵地。精心办好《作品》杂志,形成《作品》“抖音矩阵”,打造全国一流文学名刊。《少男少女》杂志探索转型为纯儿童文学期刊,建设广东儿童文学重要发表阵地,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广东儿童文学创作不断上新台阶。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好省内已有的文学杂志资源。进一步办好新媒体,加强广东作家网、广东文坛、《作品》、少男少女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建设。立体宣传推介青年作家作品。在北京、广州等地举办广东优秀青年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实践、文学现象研讨会。动员《作品》《花城》《广州文艺》《特区文学》探索联合集中推介广东优秀作品。积极介入电台、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平台,采用微信、微博、网络视频、音频等形式推介精品佳作、新人新作。
坚持以创新为手段,建立“宝贝人才”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理解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张福海同志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宝贝人才”。青年作家是广东文学事业最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广东文学实现异军突起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对标最高最优最好,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努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广东文学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青年作家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优秀人才建功立业保驾护航。改革广东文学院,深化广东文学院改革,厘清省作协文学部管理服务职能与文学院的专业创作职能,畅通文学人才尤其是青年文学人才进出文学院渠道,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核心文学创作队伍。加快推进广东文学馆建设,依托广东文学馆,建设广东文学院,加挂广东网络文学院牌子,立足广东、辐射湾区、面向全国、兼顾海外,识拔、选调、招聘一批年轻优秀的创作、研究人才,形成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齐驱并驾,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各擅胜场,青年作家与各年龄层次作家赛龙夺锦、奋勇争先的壮丽景象。完善文学人才激励机制。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举办广东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评选活动,推动形成尊重作家、热爱文学的社会氛围。规范文学奖项评审,发挥文学奖项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达到展示实绩、引导创作、鼓励创新、团结队伍的目的。精心组织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广东省有为文学奖评奖,加快推动落实大湾区文学奖,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客观全面的文学作品评价体系,努力评出质量、评出权威。参照引进科技、医疗、教研人才引进机制,研究文学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适时引进若干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青年文学创作人才,并在创作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网络文学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网络文学审美标准,制订广东省文学创作系列网络文学专业职称评审办法,将网络文学原创、网络文学评论、网络文学翻译等人员纳入全省文学创作职称评审范畴。协同有关部门创办广东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实行“文学拓展计划”。推动青年作家作品与电影电视、广播戏剧、网络游戏、动漫制作、文化演艺、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新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开发文学IP、延伸产业链条,维护青年作家合法权益。发挥粤港澳三地高校资源优势,加强同高水平的国外汉学家互动,加大对广东作家作品译介力度,使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进入国际出版市场。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文学因创造而绚丽。广东青年作家要扎根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展现担当作为,塑造时代新人,攀登文学高峰,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