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直接向北,全程逆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观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感 □清 令

“1950年部队改编为炮兵,入朝参战,守卫桥梁、仓库,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荣立二等功一次,1953年回国。”

这是笔者家谱中关于爷爷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记录,寥寥数语,概括了一个战士最跌宕亦是最自豪的人生旅程。

许多家庭都有像这样的老一辈、父一辈,他们把青春热血洒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也许是时间过了太久,那一代青年的故事我们大多只知只言片语,对于前后因由和他们经历的故事,了解得并不透彻。之于此,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翻开历史的册页,将时光定格在20世纪50年代初,实现了当代青年与70年前青年的一次隔空对话。

一部“立体档案相册式”的纪录片

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像是一本关于此役的“立体档案相册”。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除了具备文献档案式的历史意义之外,该片也有着家庭相册般的可触感、真实感,翻开全是带有温度的回忆。这样的真实感来自何方,如何跨越几十载依然能够触碰到我们情感粘连的部分?

笔者想来,大概源于此三个特质:

珍贵资料和画面所给予的震撼——

你所看到的镜头,来自朝鲜战场的战地实拍,其中许多是首次对外披露。实拍的影像在炮火连天的时代来之不易,因此视觉效果上所带来的真实感,足以超过所有手写的历史与虚构的战争影视剧。

你会发现,史书和家谱中“入朝参战”四个字,原来不是线性的、平面的,它的背后是若干十八九或二十多岁的青年,背井离乡,带着“保卫东北边防,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的任务,直接向北,全程逆行。

你会发现,这些实拍镜头用影像和音响直观地展现出战争的残酷、战争的血性,而这些,都是实拍影像资料的意义所在。

硝烟弥漫、短兵相接,这种摄魂夺魄的感染力与震撼力非书籍和虚构影视故事所能描绘,也无法轻易为人所遗忘。

亲历者对战役的讲述——

这一次,“抗美援朝”故事的讲述者不仅有解说员和专家,还有许多战争的亲历者。侦察连侦察员、志愿军司令部电台队长、政治处干事,甚至还有美军分遣队指挥官。如果说,那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是“重现历史式”的真实,那么亲历者对战役的讲述则为这部纪录片增添了一份“情感的真实”。

“我作为指导员,我都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上火车就是了。临走的时候跟老乡告别,许多战士回头看看我们用汗水浇灌的黑土地,绿油油的大豆田,许多人眼睛湿了。”纪录片中,时任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如是讲。

多了这些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再像一本冷冰冰的史书,战士们的经历不再为几行字所概述,身处其中的每个年轻人,都被以最具情感的个体而对待。

虽然与麦田告别有些伤感,但依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样的诠释,不仅没有削弱抗美援朝战争的力量感,反而令其产生了更为感动、震撼的效果。

全片采用的高清画质——

这一点是让笔者有些意外与惊喜的。记忆中的历史纪录片大多影像史料模糊,先前认为,低清的像素会带给我们“历史感”,但后来发现,这种模糊带给我们的是与片中人物事件的“疏离感”。

直到去年看了前苏联所拍摄的高清修复版开国大典的视频,笔者才明白了高清影像史料的意义——与现实距离越近,越能与其中的人物产生共情,他们的经历,也就越能令我们感同身受。

在高清镜头下,从前那种模模糊糊、若即若离的“疏离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战争的冲击力,与触手可及的真实。

用“追剧感”体验一部历史纪录片

与历史相关的纪录片此前也看过一些,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却给人一种独特的体验——追剧感。

在笔者看来,纪录片是“点”式的,对准的是历史的一个维度、生活的一个切入口,以此出发进行深入讲述与探讨。而剧是“面”式的,容纳的社会生活更丰富、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完整、包含的情感体验更充沛。

“点”式的纪录片,是如何具有了“面”式的追剧感,让人忘记历史纪录片的枯燥,而饶有兴致地追了下去呢?笔者试着从构成一部剧最关键的几个部分找寻了原因:

追剧,追的就是“连续”——

首先,该片总的20集大体是依据纵向历时性,沿着时间线而讲述,犹如一幅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缓缓开启。第一集与之后的两集讲述了志愿军入朝前的历史背景,接着按照五次战役、停战谈判、上甘岭战役、胜利凯旋的顺序而展开。

集与集之间环环相扣,首尾相应。随着一集一集地绵延,笔者就像读了一本用声画语言撰写的“编年体史书”,从前对于抗美援朝战役散点式的认知,就这样被时间线穿了起来。

追剧,等的就是“悬念”——

没有悬念,不能说是在“追剧”。这部20集的纪录片可以说每一集之内都有若干悬念点,同时集与集之间也有悬念作为连结。

就像在第一集《不期而至》中,最先看到的不是关于战争的筹备,而是我们国家所处的时代境况。在经济迫切需要恢复、祖国亟待完全统一的时候,美国全面入侵朝鲜的行动开始了,当此千钧一发关头,该作何选择?这成为了历史的悬念,也成为了本片的悬念。

这集的最后,战士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东北边境,为一场正义之战作好了准备。前方将会有什么样的危险,战士们又会面临什么样的考验,一个悬念结束,另一个悬念由此而开始。

追剧,看的就是“复杂”——

与其他历史纪录片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相比,在第一集《不期而至》中,你可以看到不少来自于多方的力量博弈。

比如中美之间的博弈,美国大笔一挥画下三八线,中国调兵东北加强边防;还有我国政策内部的博弈,美军已经全面入侵朝鲜,可当时我国国防依然南重北轻;而从前的士兵们已经过上了“晨兴理荒秽”的生活,战争的号角却再次吹响……

博弈与博弈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张力场。在这个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发展走向、包含在其中的矛盾冲突,都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而这,也形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身为“剧”的好看之根本。

向每一个伟大的“小人物”致敬

如果前一部分的“连续”可以用纵向历时来概括,那么对于某一时间点不同人物的命运,《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则用横向共时的手笔展开了描摹。

历史性的决定,不是一瞬间就能促成的,决策前后的结果、国外不同立场的动向、国内所处的境况皆需要考量。但也正是在此阻碍横生的关键节点上,才彰显出了我国领导人果断而又正确的决策。

除了展现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之外,对于每一个应征入伍的士兵,纪录片并没有粗线条大手笔式的一带而过,而是呈现了这数十万驻扎在鸭绿江边的战士最感人的细节。

“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在妻子即将分娩时,新任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义无反顾地告别了盛夏之际的五羊城,厉兵秣马,挥师北上。

第42军东北军区唯一的野战部队,原本已经确定集体改编为军垦部队,在接到集结命令后,告别耕种的土地,星夜兼程赶往集结地点。

在“一切服从军运,一切保障军运”的口号下,部队边集中、边动员、边车运,所有的客车和货车一律为军列让路。

……

这些细节凝结起来,颇有一种时代全景图的风貌——一幅数十万人为保卫东北边防、援助朝鲜人民而牺牲小我的全景图,时代的磅礴感喷涌而出。

如果说,按照战争发展的顺序讲述当年的故事,颇有在读“编年体史书”的感觉的话,那这些身处其中的“小人物”,各个又都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在这样横向共时的讲述下,每个“小人物”亦是“大人物”。

所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既是在为当年那场正义之战写史,也是在为这群伟大的“小人物”们立传。相信在之后的每一期中,我们都能看到若干关于“小人物”们的故事。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讲到一个“吃雪”的战士。他说,“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如今,战士的心愿已经实现;如今,战士的经历依然再现。无论是过去的抗洪、抗灾,还是今年的抗疫,所有战场,都有战士们用“雪和着饭”,去换更多人平凡的幸福。“直接向北,全程逆行”的抗美援朝史也告诉我们,“逆行者”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凝结在华夏儿女气血中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从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到如今的强军强国,“抗美援朝”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保家卫国”依然还是进行时。影像本身只是手段,为的是铭记那些最可爱的人。

相信这是我们每个家族的家谱,相信这是我们国家的家谱。

(本文转载自“传媒1号”微信公众号)

2020-10-19 ——观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感 □清 令 1 1 文艺报 content56794.html 1 “直接向北,全程逆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