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是源于西方多声部音乐,较其他音乐类型而言,它能表现出更为丰富的音乐层次与内涵。交响乐是人类文明的共享,认真阅读了刘元举的《交响乐之城》后,我仿佛一下有了谈论交响乐的欲望。
《交响乐之城》在体裁上兼具散文与游记特色,全书通过对音乐大师、世界名曲、音乐史诗、剧场的场景以及域外音乐名城的解读等,对如何鉴赏交响乐、拓展对交响乐的认知都很有帮助。书中在介绍大师们的经典之作时,情、形、音、姿、技、史统统跃然纸上,恰似作者以心灵的激化和真切的感受构建了一部文字交响乐。
《交响乐》(下文以此指代《交响乐之城》)一书一是讲述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所拥有的全国优秀的交响乐团;二是讲述有关交响乐大师的巡演、曲目、见闻等,将音乐和文学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引领读者去欣赏旋律优美的交响乐,领略交响乐或气势恢弘,或感情细腻、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曾说,“一部交响乐就犹如一个世界。”如同中国画蕴含着中国文人复杂的思想基因,交响乐中也包含着文艺复兴以来欧洲音乐人的多元素音乐思维。因此,欣赏交响乐也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书中,作者用文学的语言讲解交响乐的基本欣赏规则和原理,一篇篇精美小文中也可找到许多关于交响乐的“问”与“答”。
《交响乐》中还写到了许多中外指挥大师,如克里斯蒂安·爱德华、罗杰·诺林顿、祖宾·梅塔、林大叶、俞峰等,大师们的神采飞扬令人阅后难忘。比如作者笔下的指挥家爱德华,他“站在指挥台上,镇定自若,台上有个专为指挥准备的高椅。他可以坐下,但他极少有坐的时候。随着手中细棒缓慢扬起,他的两手张开,掌心朝向他的乐队,缓缓颤动出微妙的节拍,两腿也会随之轻盈抖动……那是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那是最美妙的可以穿透心灵的乐章”。
写到大师祖宾·梅塔时,又是另一番情境:“年过80的他,表情可以用‘惜墨如金’来形容,即便是刚一出场观众掌声雷动时,他的面部表情也仅似象征性的予以浅笑而已……他的指挥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手上也很少见到我们通常需要的除了节拍外的‘东西’,他采用白描手法,淡出淡入地将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展现开来”。
除了指挥家,在《交响乐》一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熟悉的傅聪、刘诗昆等中国演奏家及世界各国的演奏大师,如美国的罗温萨、希尔曼、贝尔曼,法国的卡萨利斯,俄罗斯的巴什基洛夫、奇格然、亚布隆斯卡娅,德国的马克,英国的彼得·菲朗克尔等。其中着墨最多的是加拿大钢琴家安东·克迪。书中介绍克迪的文章有三篇,《弱弹贝多芬》《大师的光芒》和《克迪的音乐妙境》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场景切入,让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前世今生”。
交响乐中,曲是核心,作曲家是灵魂。作者笔下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柴可夫斯基、德彪西、马勒、肖邦、巴赫等,每篇文字虽不多,但淋漓尽致的倾情表达,也让读者能从中体会经典名曲的神韵及其不朽的缘由。
刘元举笔下的音乐之海,是能让人亲近并仿佛能置身其间的。书中无论文章长短,每篇均截取近镜头式的一角,以具有恢弘之气的近观淡定地舒展开文字。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讲解认识交响乐以及音乐审美的基本要求,对每一位指挥家、演奏家或演唱者的描述,总是绘声绘色,有特点而绝不雷同。一篇一貌,特色鲜明。
《交响乐》一书中还用了很大篇幅畅谈交响乐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一些问题。在谈到交响乐与客家山歌的关系时,作者认为,交响乐要发展,也要结合本土题材进行原创。这里既可以“洋为中用”也可以“中为洋用”,半个世纪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交响乐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交响乐难懂,除了因它蕴含的深厚精神内涵较“深奥”外,也与交响乐团的乐器组成结构复杂有关。书中对此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中国古代音乐以单旋律为主不同,交响乐团是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和演奏的难度来进行排列的,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这四组乐器组成。弦乐器在交响乐中身居高位,是整个交响乐团的灵魂。除了对它们的介绍外,书中对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也都有一定的解读。
《交响乐》中,许多篇章结合和联系的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杰出的指挥家、演奏家进行彰显演绎,使读者也时时能感受到本土音乐专业人士孜孜以求的精神风貌。
目前我国大约有五六十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交响乐团,其中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力。但与中国引进和创办交响乐团近百年历史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相比,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当下,像《交响乐》这般写作、推荐、共享交响音乐文化的书籍就相对太少了。无论从民众需求,还是大国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未来我们还需更有效地普及和发展交响乐,让高雅音乐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