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

走入光影背后的故事

□乔鲁京

影视剧汇编特别节目《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以20集、总时长超过10小时的体量,全景式地表现了70年前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危难中奋发向上、取得胜利的历史全貌。面对抗美援朝这一重大主题,如何制作出既忠于历史、有据可考,同时兼具可看性、并符合当前融媒体传播特性的新型节目,是对电视工作者的挑战。作为《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总导演,我与主创团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不囿于概念,在影视剧和纪录片间“破壁”

在尊重史实前提下进行适度的艺术虚构,是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特质与魅力所在。纪录片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以真实为本质属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借鉴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叙事优势,以情景再现的手法增强自身艺术性。但限于制作资金、专业手法等因素,情景再现往往止步于流光碎影。有鉴于此,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指导下,《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创作理念上不囿于既有概念的束缚,兼取影视剧、纪录片所长,努力尝试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我们直接从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口碑之作中披沙沥金,筛选叙事素材。制作团队一方面秉持历史文献学、考据学态度,爬梳40余部影视剧作品,最终在11部电视剧、6部电影中撷取若干片段;另一方面,秉持纪录片严谨的创作态度,先后采访包括志愿军老战士、名将亲属、专家学者等在内的16位嘉宾,辅之以必要的静物拍摄、情景再现等纪录片创作手段。

以表现志愿军长津湖战役的第六集《长眠》为例,我们选取电视剧《三八线》中“冰雕连”壮烈牺牲的段落后,又加入对志愿军老战士的独家采访。当九旬老翁作为历史见证人,回忆70年前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中,如何身着单衣浴血奋战时,口述历史的真实性极大增强了节目感染力,也使对应的影视剧段落得到新的艺术升华。

学史以明智,融会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

显微镜下看历史的微观史学一度甚嚣尘上,影视创作中也曾出现戏说成风、泛娱乐化的现象,导致崇高的主题、严肃的表达往往被消解。与此同时,小情怀、小角度切入的微观叙事似乎更为当代人所喜爱。通过梳理抗美援朝70年来涌现的众多影视剧作品,我们也发现围绕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同样存在着由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的转变,也就是既通过细腻的微观叙事让重大主题丰满起来,从而让抗美援朝群英谱走进今人心中,又不沉湎于细枝末节,而是牢牢抓住历史发展的主干、凸显这段历史所凝结的伟大精神。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节目立意之初就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要想更好地做到致敬历史、缅怀英雄,就需要把“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作为基本的创作态度。我们为此研读了《抗美援朝战争史》等多部经典专著,尽可能详实地做好案头工作后,才确立节目基本逻辑框架,最大限度确保叙事的精准、立意的严肃与高远。以坚实的历史筋骨为基础,再去遴选相应的影视剧片段,使那些再现的历史人物、虚构的平凡且伟大的小人物,以及艺术创造出的诸多生动细节,在节目中得到踏实的落脚点和恰切的历史坐标。

以节目第一集《抉择》开篇为例,我们选取1950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作为静物拍摄对象,引用其中毛主席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战争一关,已经基本上过去了,这一关我们大家过得很好,全国人民是满意的”,从而充分展示出次日朝鲜战争爆发的突然性。节目随后选取电视剧《换了人间》中的对应情节,虽然出于艺术虚构,但和这一还原历史真实的静物拍摄遥相呼应,故而在纪实与虚构之间,形成了富有艺术张力的平衡。

全媒体思维,制作多样态“破圈”产品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在进一步加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构建出多元的文化圈层。在这一全新的传播格局下,如何让《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这一重大主题节目“破圈”,抵达尽可能多的受众?这首先需要我们更新理念,采用全媒体思维,实践媒体融合。

在产品投放上,我们不仅将长视频节目在传统电视端和新媒体视频端同步推出,更进一步落实移动优先策略,明确长视频节目不是制作的唯一产品,在内容上同步制作包括短视频、音频、图文等在内的多种形态的产品,在渠道上努力占据尽可能多的各种移动新媒体分发平台,并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属性,有针对性地生产相应产品,进行精准投送。最终形成资源集约、差异分发、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让充满正能量的节目尽可能做到网上网下、大屏小屏多渠道传播、全媒体覆盖,让更多的人通过《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用锐意创新的创作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以鉴古知今的态度缅怀英雄、深入思考历史。我们由衷期望通过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激昂人心、催人奋进,引领观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回忆里获得力量,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2020-12-16 □乔鲁京 《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 1 1 文艺报 content57826.html 1 走入光影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