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圆满落幕,广东省戏曲事业收获的不仅仅是三年间优秀舞台创作的相关奖项和荣誉,更是多年来戏曲良性发展的艺术格局和创作规律。作为资源丰富的戏曲大省,广东戏曲艺术在长效的生态积累中,夯实艺术定力,不断地显示着行走在艺术高峰的实力。
众所周知,岭南文化依附多元的族群环境,同时面对开放的国际视野,突出地体现着在传统保护与现代发展中的创造性和可持续性。在广府、潮汕、客家、雷州四大文化区域中,粤剧、潮剧、广东汉剧、雷剧等地方大戏,与山歌戏、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花鼓戏、采茶戏、花朝戏、木偶戏、纸影戏,以及散布在这些地域中诸多的传统曲艺、民间歌舞形态,相得益彰,世代相传,共同显示出传统戏曲在时代发展中旺盛不衰的艺术活力。这种建立在多元化的社会群体、多层次的文化生态、多样化的创作机制基础上的表演艺术格局,是戏曲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戏曲长足发展的动力所在。基于人与戏曲、群体与文化、情感与乡土所共同缔造的人文生态,是广东戏曲至今葆有生机的基础。创新不离本,传统再创造,这是贯穿于所有参赛剧目的共有特征。在艺术节的剧场里,伴随着不同剧种演绎的新创作品,剧场中总能看到与剧种相应的地方族群,乡音、乡情以及原乡的审美,共同勾起人们对于家乡戏曲以及生养之土的乡恋、乡愁。雷剧《挖宝记》、白字戏《彭湃之母》,以及最终入围终评演出的其他13部作品,不论是传统题材改创,还是历史剧新编,或是现代戏创作,都以浓郁的剧种个性和乡土个性,表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自信。
“梅州现象”是在此届艺术节上备受关注的文化热点,梅州包括山歌剧、汉剧、木偶戏在内的多部作品,总计获得15个奖项,在全省遥遥领先,优秀的创作成果彰显出梅州戏曲创作发展中的独特经验。梅州是广东汉剧、客家提线木偶戏的核心流播区,在上世纪50年代后又新生了山歌剧,三个剧种形态,两古一新,附着着客家人对于历史与当下所秉持的浓郁的族群意识。艺术节上来自梅州戏曲院团所创作的四部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展现着梅州戏曲人不拘一格的创作思路。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白鹭村》,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将时代转型变化的诸多因素,倾注在一对姐妹数十年的恩怨间,用人性深处的理解和宽容,表达在贫困与发展中无法泯灭的尊严和亲情。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春闹》,用浓郁的喜剧创作方式,通过铺设两条戏剧叙事线索,围绕两代扶贫干部矢志不渝的扶贫工作,展示着贫困与尊严激发人们改变生活的力量。而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的音乐剧《血色三河》,展示三河坝战役中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结合现代舞台艺术,共同形成对革命题材的现代表达。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创作的《王昭君》,张扬汉剧剧种个性,荟萃汉剧丰富的板式,以突出的传奇性表达民族团结的文化理想。
四部作品以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型和各不相同的表达形式,显示出了主创团队对于戏剧艺术的理性定位。在这些创作中,梅州市戏剧研究室作为一个核心的创意创作团队,团结组织了林文祥、廖惠玲、李建生、陈的明、彭金灯等市县优秀的山歌剧创作力量,在把握“客家山歌”传统表演艺术的核心要素之时,对于山歌剧这个新生剧种的定位,保持着开放的、多元的创作路径。他们参与创作的这些优秀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山歌剧在当代的发展空间。悲情化的《白鹭村》、喜剧化的《春闹》,以及在艺术节期间首演舞台的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在收获观众热情回应的时候,也将山歌剧与时俱进的艺术创造回馈给观众。这些创作充分地针对到市、县山歌戏表演团体的职能定位,对不同层级的表演团体所面对的观众群体、艺术趣味、市场预设等等,给予充分的评估,对剧目进行长期打磨提升,做到了一团一策、一剧一格。尤其如《白鹭村》和《春闹》,面对基层院团创作条件薄弱的困境,以有限的经费和条件,来争取艺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两部作品各自呈现的精英意识和乡土个性,意趣迥别,显示出山歌剧在贴近民众、引领民众时的多极化发展趋向,为广东众多基层院团以自身条件创造精品力作做出了示范,也为广东戏曲通过艺术精品来聚拢民心地气做出了榜样。
地方大剧种、代表性大院团的创作优势,在此届艺术节得到了充分展示。在终评入围的15部作品中,《绣虎》《秘密交通站》《韩江纸影人》《赠梅记》《如是传》等5部作品,显示了潮剧在省、市、县三级表演院团中的创作实力。尤其是广东潮剧院同时创作《绣虎》《秘密交通站》,前者由剧作家郭启宏根据自创话剧改编,在史料的缝隙间发现的被权力掩藏着的人伦深情;后者以小说蓝本为基础,展现汕头现代革命史上极富时代感的革命传奇,张扬关于信仰、选择的精神意志。而广东粤剧院《八和会馆》《红头巾》、广州粤剧院《清水河畔》、深圳市粤剧团《东江传奇》,以强大的艺术阵容,邀请国内优势的主创力量,强化精品创作方向,在广东省数十个粤剧表演艺术团队中,标识出了不同于基层院团定位的创作理念。尤其是粤剧在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10年时间里,无论从传承保护,还是在创作发展,都形成了独具粤剧个性的保护道路。粤剧艺术的良性发展,既体现在大量的基层院团对于粤剧文化生态的涵养,也体现在代表性院团对于粤剧在国家精品创作中的推进。应该说,代表性大剧种、代表性大院团通过精品力作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最终接通了广东戏曲通向国家舞台艺术创作高峰的实践高度。
在艺术节上获得剧目大奖的粤剧《红头巾》,是代表当前广东戏曲乃至中国戏曲创作高度的一部优秀力作。该剧所展示的“红头巾”虽然是沉潜于近代广东三水民间的一批女性群体,但是在下南洋的历史背景下,这批群体作为海外华人华侨的代表,扎根异域,以自身的人性之美获得域外社会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视野中展现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中国精神的社会群体。因此,“红头巾”不单单是三水女性海外奋斗的地域群体,也不单单是中国人海外发展的文化群体代表,更是中华民族被国际尊重的民族形象典型。主创者找到了岭南独特的侨乡文化,发现了足以彰显民族思想的人文载体,在该剧舞台创造中,大量使用岭南民间音乐元素,形成浓郁的地方风格,渲染出“红头巾”流淌在身心的诗性美,让华人世代怀乡恋土的生命风范得到彻底的释放。剧作立足群体形象塑造,创造了带好、惠姐、阿月、阿丽等鲜明的形象类型,用多元化的形象个性传达出民族共通的自强自立的生命意志和精神诉求。剧作通过过海、冥婚、碧山亭等场面完成了这个群体的生命转化,尤其是“冥婚”一段舞台表演,充分聚焦时空交错的心灵感通,将异域同心、同情共命的特定精神状态,做了淋漓尽致的挥洒。该剧在获得剧目大奖时,同时还获得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灯光等6个单项奖,正显示出该剧综合性的舞台创作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为戏曲界回信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此届广东艺术节在为省内外卓有声名的艺术家授予“特别贡献者”荣誉称号时,将主创单项奖授予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们,他们将承担起繁荣发展广东戏曲的重要力量。这是本届艺术节组委会和广东省文化主管立足广东戏曲长远发展的智慧定位。有了优秀的戏曲后劲,广东戏曲才能更加接得来自观众群体的地气,才能更加有底气地攀上当代中国戏曲创作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