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网络文学

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方式

——以《故园的呼唤》为例 □江秀廷

近年来,网络文学在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极大提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当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系列举措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表现精准扶贫的网络小说《故园的呼唤》从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中国作协的重点关注。作家仇若涵的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在上海当公务员的高才生被调往贫困村做“第一书记”,由开始的“水土不服”、一心想逃离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基层干部,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故园的呼唤》以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品格、饱含人文关怀的人物塑造、积极正面的价值引领表现出独特的文学品质。同时,该小说在功能上、题材上、叙事上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故园的呼唤》从主客观两个层面表现了扶贫任务的艰巨。首先从客体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农村的现实困境。作者从主人公周飞扬的视角出发,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白云村的落后局面:村委会的厕所是大水缸上搁了两块木板,寝室里住满了臭虫、苍蝇、老鼠……作者的描写具有浓重的烟火气,通过村民生火做饭的方式以及售卖假冒伪劣食品等细节来描写贫穷落后,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如果说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这种天生的劣势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那么在主观层面上,城乡人民彼此间的心理偏见和农民对扶贫工作的质疑,更是增加了工作开展的难度。“被迫”下乡的周飞扬最初把扶贫工作当成负担并总是心猿意马,没有真心服务群众。作者通过对周飞扬心理的刻画,以此为典型展开反思,并发出了警示:不破除农民对扶贫干部不信任的思想壁垒,不提升扶贫干部的意志品质,扶贫工作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

同时,如果任由贫困“自由生长”,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村落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年龄两极化、教育空心化特别是文化衰落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并形成恶性循环。作者以严肃警觉的态度、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笔法表现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故园的呼唤》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包容的情感态度塑造了扶贫干部周飞扬、支教教师初夏等人物群像。小说人物的成长过程真实、踏实。作者将人物放置于当下的现实环境里,充分考虑人物的成长背景,在典型环境里刻画典型人物。例如,周飞扬通过“学习强国”软件答题,每天通过微信打卡、汇报扶贫工作,使用“奥利给”等网络语言聊天,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叙事元素增强了小说的“代入感”;而白云村村民在说话时使用的湖北方言,也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在塑造人物的具体方式上,作者非常善于设置对照组,表现个体前后的思想改变及人与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周飞扬的成长无疑最具有代表性,他由一个不能吃苦的“妈宝男”转变为有气魄、有担当的基层干部;周飞扬前后交的两个女朋友马娜和初夏对待扶贫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扶贫与己无关,后者则身体力行,从北大毕业后毅然回乡支教。通过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下乡扶贫作为成长磨刀石的功能也充分体现出来。作者是带着人性的温度塑造人物的,既能包容周飞扬、赵商祺等青年人身上的缺点,又能在对农村二流子赵二狗等特殊群体批判之余给予同情。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网络小说,《故园的呼唤》通过人物成长结构小说,但与玄幻、仙侠、历史架空等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套路明显不同。这些幻想类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形式多样的“金手指”,打怪升级、飙升功力、加官进爵、开疆拓土,这种写作模式虽然给读者带来了“爽点”,但毕竟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想象性满足。《故园的呼唤》的主人公不是“玛丽苏”、“杰克苏”,他通过“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提升”的途径实现渐进式成长,虽然读者不那么“过瘾”,但真实沉重、踏实动人。

《故园的呼唤》以积极正面的严肃态度重塑了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即只有把个人的梦想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个体的人生也才更有意义。《故园的呼唤》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它不是“时代的传声筒”,也不是政策宣传的“复读机”,它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中国扶贫故事,孕育着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塑造一个脱离现实、理想化的扶贫英雄,而是从反面呈现出人的自私天性,并以此观照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此外,小说高度肯定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实践锻炼人、改变人,是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唯一途径。在此基础上,小说还否定了“丧文化”、“佛系青年”等消极的价值取向,它帮助青年群体摆脱了历史虚无感,强化了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个体与集体间的对峙局面,不再是为自我放弃集体,也不是为集体牺牲自我,而是找到了集体与个体间的“最大公约数”。可以说,网络小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重塑人生价值的重担,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和网络作家群体的付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现实题材的网络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把个人命运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江东去》,反映山村支教的《关山度明月》,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天下网安:缚苍龙》《黑客诀》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弘扬“正能量”,将网络文化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引导。

《故园的呼唤》所具有的独特性显示了它区别于一般网络小说的文学品格,如果将其放置在网络文学发展的格局里,也能看到它对网络文学所作的贡献。

在功能上,《故园的呼唤》打通了文学创作与政策施行之间的联系,为扶贫工作贡献了真实可行的参考资料。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问题、“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不以解决问题见长,《故园的呼唤》却有着强烈的现实参与热情,在文字实践中探讨攻克扶贫难题的方法。在费孝通看来,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每个人在土地上能够自食其力时,和别人的联系是后起和次要的。只有打破这种以自我为根本的所谓“差序格局”和小农意识,才能改变乡土中国的贫困局面。小说的主人公不仅实行了修公路、翻盖学校、搞厕所革命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还成立了“白云村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因势利导打造茶叶种植产业。显然,作者是从经济学、社会学的高度看待扶贫工作的:单纯的补贴性外部帮扶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法,只有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即依靠产业扶贫、开发式扶贫的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惟其如此乡村才能够振兴。因此,《故园的呼唤》为现实题材的网络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向度:网络小说既可以表现复杂的社会矛盾,也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拥抱现实的热情在林海听涛的网络小说《我们是冠军》里也有体现。面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困境,作者从资本投资、教练选拔、体制改革等多个层面贡献了解决问题的智慧。可以说,在提倡现实题材创作的大背景下,网络小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题材上,《故园的呼唤》是中国传统乡土小说的当代接续,为网络文学与传统纯文学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受到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先驱们的重视,并在王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笔下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网络小说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趣味性、娱乐性,要么把叙事重心放在幽眇玄虚的异时空,要么是绚烂多姿的当代都市生活,很少涉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土世界,《故园的呼唤》接过现代乡土写作的接力棒,深入到中国当代农村的角角落落,大大开拓了网络写作的文字版图。同时,小说在讲好故事的同时,没有局限于“描写农村现实生活”的表相,而是注重探讨贫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刻画出“不完美”的扶贫干部,因此实现了网络小说与严肃文学的雅俗共融,提高了网络小说的艺术品格。

在叙事上,《故园的呼唤》打破了网络小说个人主义叙事的藩篱,引发读者对启蒙、国家民族意识等宏大叙事的思考。翻开中国新文学史,注重表现整体性、宏大性、普遍性,以启蒙解放、国家民族叙事、阶级革命为表现主题的“宏大叙事”曾长期占据文坛主流位置。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反映土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都承载着关于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故园的呼唤》把个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扶贫事业紧密相连,其叙事视野、思想格局显然高出一般的网络小说。总之,以《故园的呼唤》为代表的网络小说讴歌祖国、服务大众、塑造新人,在坚持网络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与现实题材的有机融合,正不断将网络文学朝着主流化、精品化方向推进。

2020-12-23 ——以《故园的呼唤》为例 □江秀廷 1 1 文艺报 content57945.html 1 讲述中国扶贫故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