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专家研讨叶文玲长篇报告文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本报讯(记者 王觅) 1月12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省作协承办的叶文玲长篇报告文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并讲话。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总编辑王利波、副总编辑洪晓,以及施战军、何向阳、范咏戈、张陵、李建军、李朝全、傅洁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本书作者叶文玲,常书鸿之女、画家常沙娜以视频形式发言。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主持。

敦煌是祖国的艺术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作为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艺术家常书鸿以苦行僧般的坚忍与执著,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被誉为“敦煌守护神”。《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是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一部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以30章的篇幅展现了常书鸿克服种种困难守护敦煌的坎坷人生。为写好这部作品,作者曾六次前往敦煌,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与常书鸿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深厚友情。该书2020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以来,已重印四次并不断加印,入选2020年6月“中国好书”榜单,广受关注和好评。

邱华栋在讲话中说,叶文玲数十年来创作成果丰硕,作品体量庞大、题材多样,《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就是其文学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者在书中动用了大量的采访资料和个体经验,以章回体结构将常书鸿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同时在传记体的报告文学中加入了很多具有现场还原感的历史情景描写,读来亲切生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敦煌的整理发掘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常书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敦煌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这种知识分子的人格和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该书通过敦煌将中华文化的丰富和深广性呈现出来,为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也能生发出诸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与会者认为,《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史实与文学性并重,气韵卓然,文笔细腻,情节曲折,情感充沛,生动还原了一个对敦煌拥有无比热情、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是一部启迪心智、温润心灵、文质兼美的现实题材文学佳作,有助于年轻一代对敦煌艺术等中华文化瑰宝的了解、喜爱和传承。读者从书中不仅可以深切体会到传主高洁的品格、卓越的才华和深沉的使命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炽热的文学情怀和坚韧的意志力。叶文玲坦言,这是自己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没有常书鸿先生就没有现在的敦煌,从1983年第一次结识常书鸿到完成该书,“所有的辛劳都在完成书稿的那一刻化作了欣慰”。

2021-01-15 1 1 文艺报 content58262.html 1 专家研讨叶文玲长篇报告文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