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剧种具有丰富的区域特色,戏曲音乐形式多样,蔚为大观。扬琴作为许多江苏地方剧种伴奏乐器之一,随着剧种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在乐队中,扬琴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和伴奏技巧,充分发挥了自身乐器特点,丰富了剧种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效果。
江苏是历史悠久的戏曲大省,地方剧种很多。据1982年统计,产生在江苏且地域色彩鲜明的共有昆剧、锡剧、苏剧、丹剧、扬剧、淮剧、柳琴戏、淮海戏、江苏梆子、通剧、海州童子戏、滑稽戏、丁丁腔、淮红戏、洪山戏、海门山歌剧、高淳阳腔目连戏等17种。这些剧种在舞台上有着浓郁的江南特色,而其戏曲音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扬琴在江苏地方剧种的音乐中展示了众多演奏技巧,发挥了独特作用。
一、规范剧种伴奏的调性转换
现代扬琴音域宽广,半音齐全,转调及音乐表达空间适应性极强,这些给歌者或乐队的整体配合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因地方剧种中音乐常具有转调频繁的特点,扬琴的全音域这时恰好具备迅速转调的功能,无须重新调音校对,这种优势使扬琴在剧种伴奏乐队中承担着独特转换功能,通过其调节,让乐队在层次上的转换更加简单和自然。
二、丰富剧种伴奏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在地方剧种的伴奏功能中,扬琴常常处于跟腔的地位,这种辅助特别重要。扬琴的音色中,低音区发音朦胧、雄厚而深沉,多用作和声的衬托;中音区柔和、纯净而透亮,多用于旋律的抒情;高音区清脆、俊秀而激昂。在具体演出时,通过扬琴自身音色的强弱起伏和调整速度快慢来优化伴奏方式。同时,还利用单音、双音、轮音、装饰音、琶音、泛音、连弹、滑奏等演奏技术的结合,发挥扬琴伴奏余音绕梁的优势,提高其托腔与垫腔的艺术效果。
三、增强剧种伴奏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分析曲谱可以发现,扬琴在江苏地方剧种伴奏中经常发挥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一是采取分解和弦来增加音乐的密度,扬琴的音色晶莹剔透,似珠落玉盘,分解和弦的装饰使旋律轻快活泼,体现音乐旋律的流动感;二是采取演奏和弦来衬托乐队的整体效果,扬琴的双音丰满有力,善于转换和声色彩,烘托情绪,体现音乐旋律的整体和谐之美;三是采用轮音用于慢、中板歌唱性旋律,或缠绵婉转或华丽多彩。与其他剧种一样,唱腔与伴奏是主从的关系,扬琴在伴奏音色上的调节可以与戏曲演员的情绪呼应起来,通过音乐的烘托来帮助演员更好地演绎人物形象,不断增强剧情的艺术感染力。
在江苏地方剧种的发展中,扬琴作为伴奏乐器,伴随着剧种的发展而发展。在戏曲音乐的张力下,充分展现了扬琴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江苏地方剧种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感染力。在这个过程中,扬琴的演奏技法和伴奏技巧得到极大的展示和发展。
以昆剧为例。最早的昆曲传统文场伴奏并没有扬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北昆、苏昆、上昆等专业院团的成立,乐队配置以鼓、板控制演唱的节奏,增加了扬琴、二胡、琵琶、中阮等伴奏乐器,扬琴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中低音协调作用。众所周知,昆曲是曲牌体,唱腔细腻和缓,扬琴在演奏中使用大量的节奏变化来衬托昆曲的唱腔,可以发挥其控制节奏速度的能力;此外,又运用弹轮、琶音、轮音等独有的演奏技巧来垫腔,让伴奏更加丰满圆润。值得一提的是,昆曲音乐同样对扬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例如,项祖华先生以昆曲曲牌中的《新水令》《燕儿落》作为依托,将昆曲、京剧的音乐元素融入扬琴音乐创作中,创作了近代扬琴独奏作品的经典之作《林冲夜奔》,运用中西合璧曲式结构,在创作技巧上加入了双音琴竹演奏、滑抹摇拨、山口外侧滑拨、打击乐伴奏等新技巧,丰富了戏剧性和感染力,堪称昆曲与扬琴艺术渲染融合的典范。
以锡剧为例。锡剧原名滩簧,起源于吴歌小调,主要曲调为簧调和大陆调,其演出优美婉转,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和浓郁的江南丝竹色彩。最早的伴奏乐器是主胡,后来随着不断发展加入了扬琴、琵琶、笛子等。锡剧艺术的一个重要之处便是伴奏,伴奏乐队与舞台表演的完美配合对演出效果影响很大。锡剧的唱腔细腻而缓慢,在这个过程中,扬琴以灵活的轮音、小和弦、衬打、打击法等伴奏技巧来提高托腔和垫腔的效果,来融合与协调乐队。例如,根据锡剧唱腔的变化起伏,利用扬琴自身的节奏变化去衬托唱腔,或者是在漫长的托腔里,通过伴奏来美化和优化唱腔。再如,在扬琴伴奏中,可以通过加花、短轮、点状的流动和弦、分解和弦等演奏技巧,调动和凸显演员的情绪。在演奏锡剧《窦娥冤》时,需要达到深沉平和的风格效果,扬琴演奏可以利用滚竹、长轮竹、颤竹等技法,用比较缓慢的速度来渲染该剧目的深沉和哀伤。在演奏《大儒还乡》时,剧目节奏快、唱腔简洁,这时可以使用齐竹、柱式和弦等伴奏技法,层层推进,从而让剧目有一种干净明快、一气呵成的演出效果。这两种抒情方式截然不同的剧目有着不同的唱腔和音乐风格,扬琴在其中发挥自身长处,通过不同的演奏技法,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扬琴在苏州滩簧发展至苏剧的过程中,一直参与伴奏,并且在乐器形制上不断创新,在苏剧乐队的摆放中靠近主胡与司鼓,地位举足轻重。而在具体的伴奏过程中,扬琴作为击奏类乐器,充分发挥其单音技法对音色的把握、轮竹技法对气氛的烘托、齐竹技法对伴奏和声效果的丰富、琶音技法修饰唱腔等独特的优势作用。例如在苏剧剧目《花魁记》的《醉归》这一折中,“牵动情”起腔片段是小生的抒情唱段,表达卖油郎期盼花魁归来的迫切情感,在这段扬琴配合主胡,采取双音轮奏的技法,通过手臂、手腕、手指的不同发力,既让演唱者的情绪渐渐抒发,又通过“点状音”表现出情感的连绵不绝。“月朗星稀万籁幽”跟腔片段,要用音乐表达花魁女的内心悲苦与无奈,在伴奏中扬琴选择八度齐竹技法,使用了大量的旋律加花手法,让原来简单的音乐变得丰富,让旋律更加顺畅,让演员的情感在伴奏音乐里得到最大化的抒发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