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理论与争鸣

文艺评论不能脱离生活

□张德祥

评论,就是评头品足,说长道短,说是道非。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难免被评论,人们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也难免要发些议论,这是人之常情。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的议论也就随风而去,发发而已。网络时代,网上发声会迅速传开,也激发了人们的发声热情。就文艺评论而言,通过网络而形成的民间文艺评论,时不时发出一些声音,也不乏真知灼见,甚至切中文艺病象,引起广泛关注。应当说,近年来文艺评论多了一种声音,对文艺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对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也是有益的。

首先,民间文艺评论有人间烟火味。长期以来,专业文艺评论从话语体系的“学术化”到概念的“抽象化”,好像不断走向“技术化”。如果说这是文艺评论的“专业化”发展,那么,这种发展也是有代价的,就是逐渐稀释了思想,流失了情感,疏离了生活,把评论变成了学术炫技。术高和寡,很难得到大众的呼应。似乎越是大众看不懂,越显得学术高深。高处不胜寒,大众在民间,所以民间文艺评论通过网络破茧而出,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接地气,冒热气,有人间烟火味。我以为,这是对文艺评论的一种生活充实。文艺评论不能脱离生活而钻进学术的象牙塔,对生活的直接感受也是判断艺术的一个重要参照。

其次,民间文艺评论是来自“业界”之外的声音,没有顾虑,没有客套,直截了当,一针见血,有真情,有锐气,给文艺评论注入一种新的活力。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对文艺界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尖锐批评的大多来自网络民间文艺评论。比如对丑书丑画的批评,对某些作品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低级趣味的批评,对影视中违背历史真实的“雷剧”“神剧”的批评等等,都很有见地。这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众是有审美鉴赏力的。所以,民间文艺评论的声音对文艺创作大有裨益,也是文艺与大众交流的一种渠道。当然,民间评论也有自己的不足,全面性较弱。

文艺评论的门槛似乎很低,谁看过作品都会有所感受,都能发表议论,议论就是评论,但要客观公正、见人未见、评出水平也不容易。无论是业界内的专业评论还是业界外的民间评论,说到底,是要掌握好标准,掌握好度。欲知平直,必以尺度。尺度不一,大相径庭。关于一部作品或一个现象常常会发生争论,就是各自使用的尺度不同,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所以,用什么尺度衡量作品至关重要。我以为历史的美学的标准至今仍然是文艺评论的重要标准,不可偏废。

历史的标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历史观上,这就是唯物史观。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艺作品尤其是叙事作品也是一种“历史”叙述。那么,具体作品所反映的年代、阶层、人群生活与历史趋势是一种什么关系?在历史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就需要以正确的历史观衡量,既要看到作品所描写的个体命运,也要看到个体与历史趋势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历史进步是以代价为前提的,不能因为代价而否定历史进步,不能以个人主义替代历史规律。

美学的标准也必须是建立在健康的美学观念上,什么是健康的美学观?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符合生命规律的、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符合真善美的审美愉悦。有些所谓艺术作品,流露的是病态观念,东施效颦,以丑为美,对生命扭曲变形,违背阴阳之道,违背自然规律和生命精神等等以标新立异,都是短命的。美学标准首先是合规律性,符合客观事物运动规律,规律是美;其次才是合目的性,才是个性趣味,而且个人情趣不能与规律相左,这就要求判断美丑善恶不能完全任由个人利益、个人喜好为依据。

文艺评论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不需要把文艺评论技术化,似乎不掌握一套专业术语和技法就摸不着门,不是那么回事。评论当然需要学识,需要感悟力和判断力,这些都可以在学习实践中获得,实践出真知。除此之外,重要的是评论者的“公心”。有公才能平,评者,平也,说东道西,贵在持平公道,以理服人。

网络时代,发声渠道多样,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艺评论中来,活跃评论相信也会促进创作。

2021-03-03 □张德祥 1 1 文艺报 content58808.html 1 文艺评论不能脱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