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理论与争鸣

好的文艺评论离不开三“度”

□胡智锋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艺的日益活跃,各种形式的文艺评论也铺天盖地通过各种渠道涌现出来,尤其是微博、微信及各类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人皆为评论家”成为可能。这一方面为文艺评论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土壤,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确立文艺评论的评价标准带来新的困惑。在当前“众声喧哗”的现状之中,什么样的文艺评论才是好的文艺评论?或者说好的文艺评论应当具有怎样的标准与特点?我认为好的文艺评论离不开三个“度”——温度、高度、锐度。

所谓“温度”,意味着以善意的、建设性的态度去面对批评对象。不少评论者把文艺评论当成是“开骂”,不管对象的实际情况,只管自己情绪化宣泄的“过瘾”,抓住对象的某些瑕疵,甚至故意予以夸张“误读”,进行无端甚至恶意的吐槽、谩骂乃至攻击,这样的评论即便不乏评论者灵光一闪的机智,但从评论动机与态度上,也是绝对不能鼓励的。没有善意的、建设性的探讨与解读,那些抖机灵、爆款的惊人之语,都如过眼烟云,或许可以引发一时的吸引眼球的轰动效应,但终究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那些为人们反复称道的优秀文艺评论,无不体现出深厚、深情而富于感染力的人文关怀,无不体现出一种大爱与大道的炽热的温度。

所谓“高度”,意味着登高望远的视野与境界。毋庸置疑,当下文艺评论的泛化,使得很多评论显得急躁、漂浮、就事论事、流于浅表,急于发声,急于表态,生怕蹭不上热点,生怕进不了热搜,所论就难免缺乏广阔的视野,缺乏高远的情怀与境界。那些优秀的文艺评论常常会摆脱对评论对象表象化的描述,从历史与现实、纵向与横向、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等广阔的视野,站在人类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高远境界,去全方位、多层面地解读评论对象,因为站得高看得远,就为人们提供了观察、把握评论对象的丰富想象,从而获得关于评论对象更为深透的认知。

所谓“锐度”,意味着尖锐、锐利、一针见血的文风、笔锋。随着文艺创作生产市场化、产业化的推进,文艺评论被市场“包抄”的情形已然随处可见。出于市场推广的欲望需求,各种文艺创作生产的推手们常常抛出红包,“收购”评论者为之叫好的评论,这使得“红包评论”占据了众多的媒体空间。不少“红包评论”为迎合邀约者诉求,或避实就虚,或面面俱到,或言过其实,或隔靴搔痒,甚或阿谀吹捧,正是这些平庸甚至恶俗的评论,给文艺评论带来相当负面的形象与差评。优秀的文艺评论,必然不受市场、红包等的困扰,必然是秉笔直书,而且能以犀利的视角、锋利的表达,直指批评对象要害,评论家当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风与笔锋,书写出“人人心里有”又“人人笔下无”的精准、到位、令人拍案叫绝的华彩篇章。文艺评论是影响文艺创作生产走向、影响时代大众审美取向、影响国家精神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内容,面对“文化强国”的战略需求,我们理应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呼唤好的、优秀的文艺评论不断涌现,而好的、优秀的文艺评论一定离不开充足的温度、高度和锐度。

2021-03-03 □胡智锋 1 1 文艺报 content58811.html 1 好的文艺评论离不开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