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文化建设重要方面且具有特殊人文效能的文学艺术,其繁荣发展既是标志文化兴盛的重要指标,又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劲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创作中,以其特有的意象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之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铸魂,凸显一个时代的个性与气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培育人们的高尚灵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做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以来,中央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全民阅读,一个书香弥漫的社会,无疑能使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国力也必定因之而更加强大。
这几年,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电脑端、手机端、音频端以及国内一些相关平台,阅读已经蔚然成风,而且全民阅读的习惯也进一步转向实用、精致、多元。我在调研中发现,春节期间一些城市的图书馆、流动小书店,乡村的文化书屋、阅览室等,都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小书屋大民生,小书屋大文化,书屋已成为农民的好去处,阅读已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相关平台发表的数据中可知,在最爱阅读的省份中,河南位列第四,图书销量增长居全国第三。同时,在2019年中国线上图书用户不同阅读形式中,电子书占94.1%,纸质书占77.0%,听书占64.1%,数字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式。
但我们还必须看到,在众多的阅读中,还普遍存在着轻阅读、浅阅读、泛阅读、飘阅读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粗放型阅读,是以偏概全式阅读,是满足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心灵鸡汤式的阅读。如果长此下去,阅读不仅发挥不了它独特的功用,更不能为社会定心,很好地提升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考水平。
因此,如何提高全民阅读的质量,在已经普及形成广阅读的良好之风的同时,怎样提高使深阅读成为常态,这在当今时代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经典意识,要向经典致敬,向经典进军。经典是在岁月中淘尽黄沙的金子,是时光留给我们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精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的文艺创作者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经得起时光淘洗的精品力作,使文艺的百花园地五彩纷呈,繁花似锦,映照出时代之光,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我们阅读经典就是在与历史对视,与大师对话,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迈上更高的台阶。
建议有关媒体和相关的文化、文艺单位,要进一步发挥公信力作用,继续积极倡导、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引领大家读经典,爱经典,从而确保全民阅读的持久和深入。在这方面,国内相关平台就做得很好,如喜马拉雅、蜻蜓FM、上海译文社等都推出了众多外国经典作品有声书。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