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以批评拓展文艺公共空间

□鲁太光

春节假期,认真追了部剧,看了电视剧《山海情》。看得很感动,也很感慨。说实话,很长时间没有一部当下文艺作品让我这么感动了。这又让我想起这段时间重读中国当代文学重点作品的感受。读这些作品,比较有收获,有时候还很兴奋。比如读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等作品时,都有这种感觉,但这种兴奋感在我读到1990年代后的作品时却逐渐减弱。

这种阅读中的反差,让我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在演变中发生了什么。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大致自1990年代以来,文学的公共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了,这个判断扩大到文艺方面也基本能成立。简单地说就是,1990年代以前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优秀文艺作品,较为关注公共生活,有意识地维护、拓展文艺的公共空间。而1990年代以后的文艺作品,在内部空间上变得相对单一、狭窄,甚至变成了“自言自语”和“杂语”,“对话”越来越少。这种收缩导致这些作品虽然形式上看似花样繁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比较单一,很难给人带来冲击力和感染力。

这又让我想到《山海情》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农业科学家凌一农。他用自己的技术帮助闽宁镇的人们脱贫,他也因此留在了闽宁镇人的心中。同样都是从事研究工作,为什么凌一农能赢得人们的心,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当然,凌一农从事的是“硬科学”,他的技术能给人带来物质利益,而我们从事的是“软科学”,不大可能给人带来物质利益。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我觉得,凌一农能赢得人们的心,原因在于他愿意用自己的“知识”拓展人们的生存、生活空间,为此不遗余力。我们从事文艺工作,本质上也是为了拓展人们的生活、生存空间。扪心自问,我们在这方面尽管做了一些努力,但做得不够好。

这就回到我们的议题上来了。我们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包括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应该用自己的笔、自己的作品,努力拓展人们的生存、生活空间。其实,这也是文艺的本质要求,优秀的文艺作品也都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才赢得了人们的心,为人们所喜爱。

2021-03-08 □鲁太光 1 1 文艺报 content58906.html 1 以批评拓展文艺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