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学评论

传记写作的新收获

□王必胜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一部心血之作、辛苦之作,也是一部难得之作。作品描写的是文学少有涉猎、人们不太熟悉的陶瓷领域,传主是大家不太知晓的陶瓷科学家、陶瓷艺术家。作品洋洋洒洒50万字,涵盖了传主几十年的人生,数十个有名有姓的人物,中国几大瓷窑的历史以及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主题厚重、人物性格鲜明,为眼下纪实文学特别是传记写作带来了新收获。

报告文学无疑是当前文学创作的大户。但质量如何,能够服众吗?报告文学的长篇专著、单篇数量很多,真正给人留下印象、感动读者,让人追捧的作品寥寥可数。这不只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是事件大于作品,问题多于实绩。所以,一部认真扎实的作品,一本有特色的好书出现殊为不易,理当点赞。

报告文学的特点在于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生活,近距离地书写。在当下,对于这类文体的区分,要有一个相对的标准。我认为,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都是纪实文学的门类,但是各有区别,即,综合性地写一个人物的一生,从过往的人物事件铺排,这是传记;而报告的内容有时效性、近距离,则可当作报告文学。纵然,传记也有报告,但我以为,不应是严格的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作为一部纪实文学,有很高的认知价值和文化含量,是下了功夫的大雅之作。

报告文学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容易的写作,一种是有难度的写作。容易的,翻翻资料,堆砌资料,少有作者的发现,有些是时髦题材,应景文字,容易浅尝辄止。而不容易者,要下苦功夫、笨功夫,深挖、苦求。《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作者用6年的时间,采访200多人,殊为不易。

具体到作品,还有三点感受。一是“厚”,厚实,有厚度。厚不只在于它的体量大,更在于丰富的内容、思想的深度,人物形象立得住。本书通过一位科学家的人生道路,书写了为国家陶瓷工艺披肝沥胆的老一代科学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面对艰难的人生处境,他历经坎坷,对科学的信念不曾动摇,对事业和家庭情感深挚。作品立意在国瓷、国品(建国瓷)之光,是家国情怀的光芒,是国瓷工艺的历史荣光。在思想内涵和历史维度上,李国桢的风雨人生,代表了老一代科学家的境界。尤其通过写他的一生,如早年做“超日瓷”,后来做“建国瓷”,勾勒出中国陶瓷官窑、民窑的历史发展、工艺成就、业界实绩,对陶瓷工艺发展中的人和事进行搜集打捞,成为不可多得的史料,使作品有史实和文献的分量。

第二是“细”,细致,细微,细实。书中蕴含着丰富生动的故事细节、细腻的人物情感表现,感人至深,过目难忘。比如,作者写陶瓷产生的历史,各种窑口与各地窑品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历史作用等,与细腻的人物刻画、事件勾勒相得益彰。这种细而实的书写,是纪实文学特别是传记文学必须坚持的。近来,传记作品已有泱泱发展之势,但是,一些作品虚幻不实,凭空想象,是一大弊端,欠缺的就是作者的敬畏之心与写作上的细实功夫。在这本书中,李国桢的形象较为饱满,令人信服,除了事业外,作者对他的生活情感也多有精彩书写。作品写传主与夫人的日常生活、感情关系,细腻可信,例如写到车站接站的细节,反映出他们离多聚少的现实;夫人去世后,李国桢为她烧制的骨灰瓶等情节,都写出了他多侧面的人生。书中还写到很多科学研究、传道授业的细节与重要事件,以及李国桢与学生、与同辈科学家的关系、交往等等,生动细致,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一代老科学家的精神人格。其中最为精彩的是他与当代大画家石鲁的交往,在特殊年代、人人自危的境遇中,他们都有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于是同气相求,成为挚友,以至后来与石鲁一起研讨艺术,这无疑使得枯燥的科学故事有了人情味。

另一个是“活”,人物性格鲜活,文学语言也鲜活。书中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对话,读来流畅亲切,还原了生活现实。作品是线性结构,以时间发展为经,顺序展开。主人公的生命历程中几个重要的节点,都有他的科学成就、家国情怀的展现,特别是“文革”时期,真实可靠的史料穿插着人物的内心情感,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处理材料与文字情感的能力。因此,书中的历史场景不是平面的,其中都有活生生的人物做串联,生动、鲜活、有故事、有情感的温度,足以支撑起长达50万字的篇幅。

最后,如果从阅读的感受去做苛求,我认为还可以适当裁减细节,避免重复。单篇传记和报告作品,我以为最好不超过20万字,再宽限下25万字为宜。所以“瘦身”“减肥”,以一当十、删繁就简,是我对作者的建议。

2021-05-31 □王必胜 1 1 文艺报 content60019.html 1 传记写作的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