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传承民族文化 繁荣生态文学

□叶 梅

记得几年前,我曾与青海作协主席、藏族女作家梅卓共同受邀,就黄河、长江的生态保护进行过一次对话。梅卓说她的父老乡亲将雪山化作的涓涓溪流奉为神灵,有着休戚与共的深挚情感,从不敢用任何身体和精神的不洁去亵渎流水,正是青藏高原人民对三江源的世代守护,才有了大河甘甜、奔流到海。

而我在那次对话中谈到了我从小生活过的长江三峡,那里曾有过炎帝神农“乃味草木之滋,察寒温之性”,攀山登崖尝百草,为民解痛除忧的足迹;还曾有过诗人屈原一连串的“天问”:从“遂古之初,谁传道之”问到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大气一团迷蒙无物,凭什么将它识别认清?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何为本源何为演变?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星度?仰望星空,天极遥远又延伸到何方?

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思考和发问,成就了《天问》《离骚》《九歌》一系列逸韵伟词,举类迩见义远,奇幻而又瑰丽,被后人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是为中华民族浪漫主义的巅峰,也是我们今天生态文学写作所仰望的巅峰。

三峡一带的人们敬畏江河山川,认为万物有灵,面对大自然甘守相关禁忌,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若干规则。也正如我国许多民族民间令人尊重的习俗:禁止污染水源;不得砍伐水源林;不准猎杀怀孕的母兽和幼兽;每年1月至7月不准打鸟、不准捕鱼;等等。在今天看来,这些禁忌大多并未过时,尤其关于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值得当代人反思和借鉴,更值得我们写作者深入开掘和再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返朴归真、重新审视自我、观察生态、认识自然的有效途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古人面对大自然的谦卑与呵护,提醒当代世界不能因为科技进步,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发展而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不能因为短短几百年的物质享受及挥霍而断送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近年来,经过多次实地观察,走访不同人群,我亲身体验到中国大地上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所带来的欣喜,一处处山青水绿,见证了新时代生态环境的历史性变化。但毋庸讳言,我们不能不正视,仍有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亟待完善,生态意识及生态观念更需大力倡导、朝着绿色生态不断更新转变。

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更应面对这些生态矛盾和问题,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应瞻顾和思考的未来,做时代的先行者。有目共睹的是,我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正在众多作家的勤奋耕耘之中不断地丰厚起来。如何以文学的方式真实记录不同时期的万千生态,再现环保过程中的冲突和曲折,彰显人民群众及环保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和精神追求,探求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时代课题,创作出更多源于生活、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艺术精湛、思想深刻的振聋发聩之作,仍需我们不断艰苦努力。与此同时,如何壮大生态文学的队伍和阵地,鼓励和促进生态文学的繁荣,显然也需更多的政策投入和社会支持。

展望世界未来,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威胁,生物的多样性也随时受到挑战,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刻不容缓,构建生态文明同样时不我待。我将努力与各位同道一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繁荣生态文学,倾心栽种下一棵棵文学绿树,祈福美丽中国、和谐世界。

2021-06-11 □叶 梅 1 1 文艺报 content60193.html 1 传承民族文化 繁荣生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