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卓越继承和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华美学精神和文艺思想的卓越继承和发展,比如文中概括出的“托物言志”“形神兼备”等宝贵经验,就贯彻着“虚实相生”的中华美学精神。可以说,《讲话》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一个范本。
“中华美学精神”这一命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为中华美学传统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揭示了中华美学的性质特征、功能作用与价值意义,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视角及新命题、新内容。更重要的是,中华美学精神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创作指导,为提升大众精神品质和审美素养、引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提供了思想保障。
二
“美好生活”作为当下关涉文艺与生活的最重要的一个高频词、关键词和主题词,既是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号召全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从战略高度作出历史性的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和初心本色。
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美好生活的的重要性,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主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要认识到,“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因此,文艺工作者的信仰、情怀和担当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美学精神引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逐步构建起美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三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要真正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对人民的引领,关键在于文艺工作者必须把中华美学精神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外化于行,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
表面上看,艺术家的创作好像只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只是某种写作技术、技巧、能力、方法等的呈现,但事实上,任何文艺创作都是从一定的审美理想的观点去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作者以审美理想为中介,积极主动地去观照、刻画和评价现实生活。所谓“审美理想”,就是从美的观点看来是应当有的或完善的这一判断,它既是一种高于个人审美趣味的主观意识,又是对社会阶级、集团甚至整个时代的审美经验的深刻的、客观的概括。对于中国文艺工作者而言,中华美学精神无疑应是这“美的观点”的根源所在,只有把“天人合一”“尽善尽美”“气韵生动”“托物言志”“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等前人所总结的中华美学精神要义烂熟于心,内化为自己的审美理想,才有可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理想的人性与生活,而不是流于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或某种炫技的时髦表演。离开了美学精神的领悟和涵养,离开了审美理想的照耀和穿透,生活丑无法变为艺术美,丑的形态和内在本质无法被深刻揭示进而达到艺术真实。君不见总有一些缺乏审美理想的作家,热衷于创作一些反映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作品,公开地展览丑陋,病态地追求丑恶,还美其名曰“现实主义”。事实上,鲁迅的《阿Q正传》、闻一多的《死水》、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真正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无不证明审美理想介入生活、化丑为美、塑造人心的魔力,同时证明美学精神、审美理想塑造创作主体的重要意义。
作家艺术家应当成为美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作家毕飞宇曾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作家过了40岁,才华就帮不了你了,你再倚仗自己的才华是愚蠢的”。换句话说,在今天,一个作家不能只靠才华创作,崇高的审美理想、深厚的理论素养、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阅读能力、开阔的眼界胸襟,尤其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形式意识,这些综合实力将决定一个作家究竟能够走多高,走多远,而那些真正能够将中华美学精神与时代审美经验相融通,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作家,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美学风尚和美好生活的引领者。
四
归根结底,要真正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对人民的引领,必须要通过具体、丰富、多样的文艺实践,通过一大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艺术精品,来充分发挥文艺的美学功能。
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精品,“真”乃生命之基,“善”乃价值之本,“美”乃魅力之源。“所谓‘美’,是指文艺要充分体现艺术品质,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具体体现为语言美、形象美、精神美、意境美和形式美等。文艺的美是对现实美的升华,既有对人们情感愉悦、心境娱乐或生理快感的满足,也有对人们审美旨趣、精神境界、道德情怀的提升,从而发挥文艺重要的美学功能。”
近些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结合新的时代条件,通过各种形式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使中华美学精神润物无声地进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自然而然地被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比如,诸多文艺名家纷纷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大众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趣味。已连续举办六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美学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魅力,让大众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我在故宫修文物》《礼仪天下》《国家宝藏》等热播的文化纪录片,有的宏伟庄重,有的清新脱俗,展现了东方古典美学和华夏传统文化的惊艳动人,让沉淀千年的历史复活,让中华美学可触可感可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还有意识地扎根地方文化,服务地方人民,创作出一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气象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我所在的安徽为例,由安徽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全景展现中国“山文化”的纪录片《大黄山》,通过古今“黄山人”的故事来反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此外还有《徽州女人》《新安家族》《一条大河波浪宽》《大美黄山》《大禹》等各类文艺作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绽放出徽派文艺的独特魅力。这些文艺实践和艺术精品,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切实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要以更多优秀作品切实发挥以文化人和以美育人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动中华美学精神对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塑造与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和当下创作的实践都表明,作家艺术家只有紧扣时代主题,紧贴时代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人民的心灵呼声,努力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才能使人民真正认识到“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理解“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而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真正领悟中华美学精神而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如何与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相濡以沫,孕育出新的时代精神,如何与人民大众日益丰富的审美实践同频共振,创造出新的优秀作品,还有待于美学家、艺术家们齐心协力,继续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