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上旬,习近平总书记给《刘三姐》的扮演者、老艺术家黄婉秋回信,说她主演的电影《刘三姐》家喻户晓,让无数观众领略到了“刘三姐歌谣”文化的魅力。电影《刘三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根植于广西的山山水水,契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她继续发挥老艺术家的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
黄婉秋接到这封回信后,带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及时地跟广西的文艺家们进行了分享,广西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广西文联分别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家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邀请黄婉秋老师到会发表感言。
“刘三姐”是广西最亮丽的一张名片,她是爱唱山歌的广西各族人民的集大成者,她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真实在于行走在广西的山水之间,不经意地就会听到类似的动听山歌,不经意地就会遇上这样淳朴机敏、爱憎分明的女性;而虚构则是艺术家们在“刘三姐”原型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加工,塑造了一个更丰满生动、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角色。这一角色如此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其创作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
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它天生就沾染了乡土气息,闪烁着民间智慧。它由民间传说变成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充分显示了民间题材的强大生命力。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要去寻找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题材。《刘三姐》电影的成功在于对角色的定位和塑造,创作者们让角色在劳动、谈情说爱和斗争中全部以歌代言,这是对角色的大胆创新,是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的最好诠释。词美曲美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词大部分是从民间搜集上来的,曲则大量使用了广西山歌的音乐元素,无论词或曲都深受民间文艺的滋养。
“刘三姐”这一角色的塑造过程颇有启示意义。“刘三姐”最先出现在广西彩调剧的舞台上,由于深受观众的喜爱,艺术家们对这一角色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再经过几千场的演出培育,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电影中刘三姐的样貌。也就是说,一个好角色的产生必须经过千锤百炼。由于黄婉秋老师对这一角色的成功演绎,我们都把她称为“刘三姐”。今天,我们尊重她以及所有参与“刘三姐”角色塑造的工作者,原因在于她们塑造了一个站得住、立得久,影响深远的角色。
由此,我想到了艺术家或作家自我角色的塑造。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作家的形象经受空前的考验。如果说过去作家只需用作品跟读者交流,但今天作家本人却要直接面对读者,甚至有时候作品都退到了作家的身后。过去,作家只用作品对读者负责,现在作家不仅要用作品,还要用人品对读者负责,这让作家们的自我形象塑造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家如何在喧哗的网络面前恪守正道?如何不受聒噪的影响而专注于创作?我想,惟一的办法就是保持创作的初心,以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己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创作出优质的文艺作品,作家或艺术家们才有可能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才有可能得到读者的尊重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