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最南边的苍南县,南雁荡山别支的玉苍山南坡,美丽的玉龙湖河谷中上游处,有一座隐于茂密林木之中的小村落。在这里,层层叠叠的老房子依山而筑,大多为穿井式木石架构,有的还把柱子直接架构在下一层山坡上,成为吊脚楼,远远望去,古朴典雅。然而,比这山村风貌更吸引人的,是300多年前这里曾为浙江民窑生产地,至今完整保留着古陶瓷生产线遗存。它便是碗窑古村。
桥墩镇碗窑村《巫氏宗谱》载:“巫氏第十五世志益公,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由闽汀连邑(今福建省连城县)迁居我浙瓯昆(今苍南)蕉滩之东,素业陶瓷传家。”闽南巫氏等先民擅长手工操作烧制陶瓷器皿,尤以青花陶瓷闻名。因避战乱迁居至此,发现此地自然条件适宜烧制陶瓷,遂重操旧业。随后,多个杂姓也迁居于此,“实业瓷矿,屋宇连亘,人繁若市”。得益于此地相对偏僻,战祸稍远,制陶业日益发达起来,且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
与不少古陶瓷村落一样,此地也以土砖砌筑龙窑的方式烧制陶瓷品。龙窑又称阶级窑,是一种半连续式的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在中国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广泛采用。由于此地的龙窑主要以烧制碗具为主,尤以荷花盖碗为最,男子制作碗坯、烧窑成器,女人则为碗具画上如意草或宝相花图案,“碗窑”的村名由此而来。
据说极盛时,碗窑村共有龙窑18条,吸引了40余姓人家聚居,4000人口中仅30余人务农,其余皆为窑主窑工。时光如梭,如今龙窑完整保留下来的仅有一条,为清康熙年间由王氏建造,现在仍可使用,是游客们前来碗窑古村参观时必到的地方。这条龙窑不仅拥有17级斜卧阶梯窑体,还有一座已成碗窑古村标志性建筑物的高大烟囱。远远望去,那塔状的烟囱矗立在一片溪畔民居之上,锥形的外观、灰黄的色调既敦实,又古朴。
以龙窑为陶瓷烧制方式的古陶瓷产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分布较广,遗存也不在少数,但大多已名声不再,为何碗窑古村如今仍闻名遐迩?
首先是因为碗窑村当年陶瓷产量较大,为浙南最大古陶瓷产地,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影响至今。在碗窑古村参观,一名负责向游客表演制坯工艺的老窑工告诉我,旧时的百姓把碗分成细碗和粗碗,细碗是指江西景德镇等地出产的高档碗具,而粗碗则是指造型相对粗陋、工艺相对简单的粗碗,碗窑生产的碗即为后者。
没错,这里出产的碗不大可能成为精致的工艺品,却能极大地满足百姓的生活所需,大圈碗、小圈碗、点心碗、酒盏醋碟、调羹汤盆等丰富的花色品种,都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碗窑鼎盛期,全村每月能卖掉162万只碗,巨大的产量显然不能再苛求碗具的精细,但进入千家万户之盛景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青花窑址保存得颇为丰富,也是碗窑古村受人关注的一大原因。在这里,古陶瓷烧制作坊等原始设施,包括水碓、瓷土漂洗池、沉淀池及窑床等遗址、遗物均较完整地保存着。制坯等工序的工棚尽管简陋,如土坯车盘仍需用手拽引,不少工具以随地取材的木板制成,但都保留着原貌,而窑床设施和产品烧制、装饰等设施均保留着鲜明的瓯窑特色。瓯窑的瓷胎多呈灰白色或浅灰色,釉色多为青色、青黄色或淡黄色,装饰简单朴实,而其窑体内器型种类繁多,序列完整,窑址往往设于江畔溪边,且背靠群山,以得燃料之便。这些特色,都在碗窑古村及其遗存中得以体现。
碗窑古村颇受当代人青睐,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其简朴粗糙的材质和造型,与当今所倡导的原生态生活方式相一致。很多城市居民久居高楼大厦,渴望亲近大自然,而碗窑古村采用原始烧制技术制作的粗瓷碗具,符合简朴生活方式和生态环保理念,已成为人们争相收藏和使用的器具,前来碗窑古村索取古陶瓷碗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碗窑热”。
2013年,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这座古村不仅成了苍南县玉龙湖景区的人文景观之一,更成为浙江古陶瓷业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的重要遗存点,又是不可多得的乡村人文旅游景区。
手工制作碗具,无论其规模多大,出品毕竟太慢。当年碗窑村的产品颇受浙闽一带的人们好评,前来要货的客商很多。“当年,很多客商为了囤积碗窑的货源,有时干脆就住在这里,一住就是半年。所以当年这里还开设了不少客栈,遗存至今的木结构八角楼,依稀有着古客栈的格局,很可能就是客商们下榻的遗址。”陈尔东向我介绍,这类木结构多层老宅在碗窑古村为数不少,足可见昔日这里生意鼎盛的景象。
那座在江南古村极少见到的纯木结构八角楼,共两层。靠近道路的那面山墙随着山道弧度,因地制宜地建成了五边形,后侧则另有三面墙,与八面墙体相对应,屋檐也呈八边,故被称之为八角楼。令人惊叹的是,八角楼形状复杂,却全由卯榫架构,未用一枚铁钉,且十分牢固,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于山坡路旁。游人来到八角楼下,抬头望去,二楼那个垂柱支撑的木质外挑阳台,形制虽小巧,却有一种浪漫的韵味。
碗窑村的老年人告诉我,碗窑村制陶业渐渐衰落的最后一个时间节点,应是在1936年。是年,全国饥馑严重,浙闽一带也未能完全幸免,导致盛饭装菜的碗具乏人问津。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有过重振碗窑村制陶业的努力,也曾办起诸如碗业生产合作社等,生产设备也有所改进,但又受生产体制所碍,加之搪瓷、玻璃制品日益发达,碗窑村的盛景再也没有重现。
不再生产碗具的碗窑村,窑工们一度利用当地的高岭土适宜制作耐火泥的特点,生产高档的耐火砖。直到这几年以古龙窑、古村落为重点,开发了旅游文化项目,部分村民获得了为游客表演古老制碗手艺的机会,旧时的景象稍有恢复。
碗窑村党委书记许明进向我介绍说,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即便碗窑村制陶业渐趋衰落,但这里的碗具生产从未消亡,有经验的窑工还在村里。这几年,社会上对碗窑古村的产品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主要用于收藏。之所以一直没有恢复一定规模的生产,主要是因为制碗技术始终没有提升,各类陶瓷器皿做工粗糙,价格上不去,经济效益不高。电瓷产品产量大、成本低、质量高,土制粗碗根本不能与之匹敌。
然而,从另一角度理解,古法烧制陶瓷产品的弊处,何尝又不是优点?当窑体及各个装置、物件得以抢救性发掘之后,是否借助于旅游文化业的壮大,使碗窑村的制陶业再来一次嬗变?苍南县文联主席岳盛笑对我说,结合碗窑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这一契机,引导游客投身制碗体验,在亲手制坯、烧制、上釉、添画的过程中,享受古法制陶之魅力,同时打响碗窑古村原生态制碗品牌,或许能为重现碗窑村旧时荣光提供一条可行路径。
我已经看到,在碗窑古村,由朱氏古居改建的碗窑博物馆和由村仓库改建的碗窑陶艺博物馆已经落成开放,古村修缮工程正如火如荼,数处游客体验点也已推出。碗窑古村业态重振的探索之路已经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