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新的征程上,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军旅作家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作家们要积极关注时代要求,秉承时代使命,对军旅文学如何更好地书写故事、塑造人物、表现时代精神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更多优秀军旅题材作品凝聚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力量。
徐贵祥表示,新时代以来,随着强军改革的深入,军队从编制、构成到学习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事文学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军队作家要进一步“根往下扎,树往上长”,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贴近现实。同时,要把握世界军事格局的新变化、新动态,掌握强军训练出现的一些新特点,这样才能够写出接地气、有温度、有力度的军事文学作品。
刘兆林表示,新时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涌现出的军旅文学新气象,让他深刻感受到军旅文学的当下与未来,只有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守正创新,才会前程远大美好。他认为,中国军旅文学归根结底是揭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生存与精神状态,描写军人使命担当与作为的文学。书写军人们为了保家卫国、使人民安居乐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永远是军旅文学和军旅作家的天职。不同时代应该产生不同风貌的军旅文学气象。时代发展了,军旅作家也须顺应时代大潮,潜心去深入了解、体验和描写微妙变化了的新军旅生活,熟悉所要描写的新老军人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熟悉得越深透,表达得才越深刻、越精彩,作品才越有生命力。但即便是对新旧军旅生活都很熟悉的作家,如果不重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也不大可能写出兼具警世和传世意义的精品力作。
谈到当下军旅文学创作情况,刘兆林认为,有光荣传统的军旅老、中、青三代作家共同迎难而上,为新中国文学高原新垄起的军旅文学高地,不时奉上一束束耀眼的鲜花,插上一面面招展的红旗,这是十分可喜的创作现象。特别是92岁的徐怀中老师,以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将自己青年时代所亲历的、八路军在艰苦卓绝的太行山区出生入死抗击日军的生活积累进行提炼,创作出感人的《牵风记》。该作一经问世便颇受好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种坚韧的创作心态,颇令当下军旅作家们敬仰,大家都深受感染,努力为时代贡献新作,如徐贵祥的《英雄山》、朱秀海的《远去的白马》等。受老作家影响,一群中青年军旅作家更是不用扬鞭自奋蹄,新作连连,呈现出一种守正创新的喜人气象。
柳建伟谈到,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建军90多年的人民军队,为履行新时代担负的职能任务,已经在进行重塑式的深刻变革。这些年来,人民军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军旅文学如何描画这支崭新的人民军队,成为有志于军旅文学创作的作家们必须正视并研究的重大课题。在今天的新形势下,军旅作家要想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军旅文学精品力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心用力用情,做足功课。要深刻认识这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牢牢把握住这支军队在成军近百年的漫长岁月中一直秉承的永远听党指挥、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属性。这是确保军旅文学创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所在。要深入领悟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精髓要义,认清新时代人民军队担负的全新的职能任务和所应呈现的基本样貌。这是确保军旅文学创作在新时代真正做到守正创新的根本保障。要深入了解新时代人民军队的真实情况,以独特的脚力、眼力深扎新时代的人民军队,先成为改革重塑后人民军队的参与者、研究者,后做文学方面的记录者。这是确保新时代军旅文学出精品力作的坚实基础。要严格遵循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赓续中国军旅文学创作的独特血脉传统,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旗帜,塑造好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典型形象,讲好新时代人民军队的精彩故事。柳建伟表示:“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深入讨论军旅文学创作如何突围、如何重返高原、如何再攀高峰,这是极为重要的。”
文清丽认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离不开强军文化的力量,离不开军事文艺的催征。军事文艺本身就是战斗文艺,是鼓舞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她介绍说:“我所供职的《解放军文艺》创刊70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办刊宗旨始终不变,讴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永远是我们的主旋律。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解放军文艺》要继续引领和推动军旅文学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塑造更多的带有时代特征的英雄模范人物形象。”她表示,人民和官兵的需求是军事文艺存在的价值,军事文艺工作者理应将军营当作永远眷恋的精神家园,让更多战友从战友情、军旅魂中获得精神力量。在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军队文艺工作者要多下部队,了解和熟悉现代化军事装备,知道年轻的官兵想什么、爱什么,熟悉他们的训练生活,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官兵才爱看。
“在火箭军某工程部队,我看到官兵在潮湿的山洞中作业,常年不见阳光,还要遭受塌方等危险,可他们每个人都说,‘为大国长剑筑巢,这样过一生,值’。”文清丽说,“当我在中部战区某部红一连看到官兵们为了给连史争得一块奖牌,有的鼻梁骨断裂,有的脚受伤,可他们说比起连史上的英雄前辈,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全军将士用青春用热血书写的强军故事很多,可反映这些可歌可泣故事的作品还不够多,还没有全景式地反映全军将士践行强军目标的生动画卷。我们要为英雄立传,为普通官兵讴歌。”她说,作为一名兵龄35年的老兵,一名军事出版工作者和军旅作家,为官兵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是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因我是一名军人,置身在这支英雄的方队中,我才知道普通官兵是我创作的不尽源泉;因我是一名军人的母亲,我才感到只有把自己的心贴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才能与他们分享光荣与梦想;因我是军事出版工作者,才能切身体会到,只有瞄准备战打仗,书写强军故事,才能与我们英雄的人民军队和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王觅 罗建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