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从光影走进百年党史

——《电影中的印记》探索党史学习新路径 □张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综艺频道推出周播特别节目《电影中的印记》,10期节目,20部优秀电影,既有以建党、建军为主题的《开天辟地》《建军大业》,也有反映根据地武装斗争主题的《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更有谱写新时代壮丽事业、辉煌成就主题的《十八洞村》《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的印记》以“老电影的新视角”发掘从未披露过的电影幕后故事,以鲜活生动的影像回顾建党百年风雨历程。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弘扬主旋律节目重说教轻体验,有意义却没意思,观众不买账,《电影中的印记》以电影为切入点,融合访谈、电影番外篇、短剧、交响乐、声乐、舞蹈、戏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以创新性的节目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在带领观众泛游史海的同时,也带给观众场景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每周欣赏两张电影海报,重温两部经典电影,从光影走进百年党史,用镜头定格历史记忆。

第一期节目聚焦《开天辟地》《建军大业》两部电影。在访谈环节,访谈嘉宾导演谢飞拿出了一本日记,这本日记记录了他父亲谢觉哉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日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这段话写于1921年6月29日,而这5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革命的艰难与艰辛不言而喻。类似“日记”这样的细节在第一期节目中比比皆是,《电影中的印记》正是通过这样的“小”细节,带领观众重回革命年代,了解革命故事。以真情实感带动观众情绪,让宏大叙事不再“绝缘”于年轻观众,在一系列年轻态的话语和形式中去亲近广大观众。

第二期节目聚焦《古田军号》《万水千山》两部电影。本期节目为了诠释长征精神,上演了短剧《使命》,这部剧的主演是长征中的一位炊事班长和一位叫冬伢子的炊事兵。炊事班长问冬伢子,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长征吗?我们跟着队伍是为了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为全天下的百姓能有衣穿有饭吃。炊事班长受伤了,血快流光了,他牺牲前对冬伢子说:我们炊事班宁可自己饿死,也不能让同志们挨饿。后来冬伢子当真就是自己饿死了,也没有让同志们挨饿。他把食物留给了受伤的战士,自己吃毒草牺牲了。观众体会到,新中国的诞生来源于无数普通战士的奋斗和牺牲,炊事班的同志也是大英雄。“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第三期节目聚焦电影《闪闪的红星》和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1964年,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演成功后,多次为来访外国政要进行表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观看本剧,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节目中,访谈嘉宾谈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尼克松观看《红色娘子军》期间,作为道具出现的小黑板上的一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引起了他的兴趣,尼克松看不懂小黑板上的汉字,就问翻译。周恩来总理就让翻译翻给尼克松。事后尼克松对别人说黑板上的这行字让他想了很久,也许你们是对的,不管怎么样,解放穷人是对的。真正让妇女解放的是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每一个时期都有妇女英雄、妇女烈士,都有妇女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第三期节目还回顾了《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靠着“艺术上非常讲究,生活上非常将就”这种理念,成就了这部长盛不衰的电影佳作,电影中有一个重要细节就是给游击队送盐,人民有盐吃,部队有盐吃;人民没有盐吃,部队还有盐吃。就是因为有人民在,部队的火种才能够存下来。潘冬子眼含泪珠说的那句“妈妈是党的人,绝不让群众吃亏”,标志着他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了。红军建立苏区播下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火种,苏区孩子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炊事兵、妇女、孩子这些在战争中并不起眼的群体,成为《电影中的印记》的主角,为我们全面了解党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让我们理解了兵民是胜利之本。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刻,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毅然决然、挺身而出投身疆场,展现出面对困难、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和大无畏气概。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生生不息的源泉。

《电影中的印记》以历史为骨、以艺术为翼聚焦百年先锋,节目对于弘扬主旋律作品叙述模式的探索,也给同类题材作品的创作带来启示:只有好故事是不够的,讲好故事才是节目创作的更关键命题。《电影中的印记》给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好素材,为精品文艺的创作开拓出新疆界。

2021-08-04 ——《电影中的印记》探索党史学习新路径 □张丹丹 1 1 文艺报 content61015.html 1 从光影走进百年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