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鲁迅文学院工作时,办过一期儿童文学班,班上的学生是全国的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萧萍就是其中一位。我记得,她的博士学历在班上是比较突出的,可称为学者作家,因此她搞创作也搞评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舞蹈也跳得很专业,舞姿如梦,形舒意广,若出水白莲,这也关系到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气质和艺术感觉。通过这个班,我发现写儿童文学的作家比其他作家更单纯、透明、积极,萧萍也是如此。
儿童文学作家是特殊的家长,他们的作品里少不了自己孩子的身影。萧萍的长篇小说《沐阳上学记》是陪伴型写作,以非虚构的方式记载了自己伴随孩子成长的经历,因此具有亲切的纪实性、现实感和温馨的感染力量。全书由72个故事组成,但作者并不很看重故事性,她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表达,以孩子们最熟悉的生活场面吸引小读者,帮助他们咂摸生活的滋味,体验成长的乐趣。每一部分都以“童诗现场”“沐阳讲述”和“老妈日记”三种文体组成复调结构,形成了实验性较强的儿童文学文本,体现了萧萍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和写作观念。一个好作家,总是视创新为生命的。
沐阳和他的老妈是作品里的两个中心人物,把两人写好了,也就基本成功。但写好他们又并不容易,这是由于萧萍的谋篇为自己增加了难度。她写沐阳,一半通过母亲视角叙说,另一半却通过沐阳自己的视角讲述。作为大人,她如何模仿一个六七岁孩子的口吻,怎样逼真地描绘孩子的所见所闻呢?这对于萧萍的确是个考验,但她做到了。
萧萍并没有跟着孩子去上学,却出色地描写出沐阳在教室、操场、老师办公室和同学家遇到的一切,并且使所有场景渲染上了孩童眼里的色彩。小说里有许多场景都很精彩,映衬出一个对世事还半知半解、懵懵懂懂的少年的心理,生动呈现出孩子的感知世界。成人写儿童文学,最难莫过于需要回到儿童时代,摒弃所有成人经验与习惯,重新学会用幼稚的语言实现表达,而且表达中还应充满童趣。在这方面,萧萍展示了自己成熟的技巧。
作者还需要写好自己——一个母亲的形象。作家写自己有难有易,人难有自知之明,也难于通过别人的感受定位自己。如果她想写出儿子心目中的母亲,做起来也比想象中的困难。可是萧萍写得大胆而出彩,为作品增色不少。
在沐阳眼里,老妈“微胖”,但也爱美,是位“蜈蚣娘娘”(鞋多),想让别人把她看作一朵玫瑰花。她实施过减肥计划,不过两天后就宣布活动结束。她试衣服时常要儿子从旁评价,孩子越说好看,她越会试更多的衣服让孩子欣赏。从诸如此类的细节中我们看到,其中有的来自于作者的自省,有的作者则跳开自身,站到孩子那边去观察,这也是一种写作上的突破。
两个人物写活了,再写家庭教育就有了基础。萧萍写这种教育,并非有主有客,并非做出教子有方的示范。我们在情节中更多看到的是母子间的交流和影响,互动和牵制,甚至没有明显凸现出教育产生的效果。但一切都在正常顺利地发展,沐阳在一天天长大,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沐阳是数学天才,小学时就把初中数学课程自修一遍,而母亲对他有这个特长似乎不很兴奋,也没有勉强他改变自己的兴致。母亲对儿子的培育经常通过玩游戏,他们一起制造“毒药”,一起往楼下扔纸飞机,孩子买陀螺要写申请,妈妈为孩子倒垃圾要加分,游戏规矩中又包括孩子承诺遵守那些生活守则等等。在潜移默化中,沐阳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些初步和基础的理念,这些理念的树立将使他终身受益。
故事中的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意志十足、望子成龙、不使孩子出人头地誓不罢休的母亲,有时,她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令人意外的举动。譬如,当她发现沐阳视力有所下降时,马上主张儿子暂时休学,认为身体比学习重要;自己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想带沐阳一起去一年,让他离开学校轻松一下,呼吸乡村的新鲜空气。这表明母亲的脑子里有现代观念,摆脱了儿童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使人多少有些反感的家长类型,哪怕她最终没有实现初始的意愿,也很令人起敬。让人感到身边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的身心一定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相信阅读这套书的小读者们或家长们,大半只熟悉自己的家庭,当他们初次进入小说现场,了解到另一个孩子的家庭时,可能会发出感想和追问。只要他们喜欢上沐阳和妈妈,产生些新的活跃念头,他们就已经有所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