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饭圈乱象之病灶实则不在“饭圈”

□高寒凝

近年来,由“流量明星”粉丝构成的网络亚文化社群“饭圈”,屡屡爆出大规模互撕谩骂、侮辱诽谤、恶意营销、炮制虚假流量等负面新闻。这些乱象从表面上看,的确是粉丝们在追星过程中因过度狂热而丧失理智,加之娱乐圈某些无良从业人员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近期相关主管部门为整治不良粉丝文化而采取的清理负面有害信息、处置违规账号、拦截下架违规软件等举措,实乃对症下药,必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我们还需进一步思考的是,当前饭圈文化的根本症结何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此刻所关注的一系列非理性追星行为,是否只是过往数十年间曾经发生过的某些过激事件(例如杨丽娟事件等)的简单重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相比之下,近期频繁爆发的饭圈负面新闻,明显更具有攻击性,且呈现出规模化、常态化、极端化的新特征。

这一切还要从2013—2015年开始追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互联网资本的介入,中国内地娱乐工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从作为IP源头的网络文学,到影视剧制作、网络视频播放、偶像选拔与艺人经纪等逐渐被有限的几家互联网巨头所垄断。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也被迫开始遵循互联网行业的运营逻辑,将“流量”视为一般等价物来决定各个项目资源(包括影视剧、综艺等)的最终归属:哪位艺人的“流量”更大,就有机会获得更多、更理想的工作机会。这正是“流量明星”的由来。

所谓“流量”(traffic data),原本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专用名词,作为衡量网站商业价值的核心标准,它是对某网站地址在一定时间内的“用户访问量”等数据进行汇总所得出的结果。套用相似的逻辑,“流量”当然也可以用来衡量偶像明星的商业价值:通过测算某一时间段内某明星的名字被搜索的次数,被提及的次数或者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次数等。

于是,沿着“流量越大,工作机会越多”这个基本的商业逻辑,一系列可控或不可控的不良后果也依次引爆。经纪公司和工作室为了维持旗下艺人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的曝光率,通过购买热搜、僵尸粉等方式堆积虚假流量泡沫,同时暗示、鼓励粉丝成为无偿的“数据劳工”,例如在社交网站上反复转发偶像的微博帖子等。相关平台(例如某些社交网站或数据公司等)则趁此机会从中渔利, 推出各种名目的新媒体数据榜单,为流量明星们“排座次”,变相刺激粉丝付出更多的“数据劳动”。粉丝群中的“战斗粉”更是不惜反复挑起粉圈争端(有时是受到经纪公司或平台豢养的营销号的挑拨),以制造更多的流量数据(互撕谩骂本身就是制造流量数据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这种不断对外树敌的过程,显然也有利于在社群内部形成较大的凝聚力,以激励成员付出更多的“数据劳动”,偶像本人、经纪公司和网站平台为了从粉丝身上攫取更多的流量数据,自然也会对这种互撕谩骂予以默许纵容。

事实上,明星粉丝团体之间的互相仇恨,在娱乐圈的历史上并不鲜见,例如著名的“谭张(谭咏麟、张国荣)之争”等。但这种争斗的本质,最初只是某些歌手、演员因专业成就、圈内地位十分接近,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关系,最终蔓延到粉丝群体之中的结果。正如足球比赛散场之后的球迷斗殴,既不是球赛的必然组成部分,也不可能影响比赛的结果,球队和球员更不可能支持和鼓励这种过激行为。但在“流量经济”的逻辑之下,由于偶像的商业价值本质上取决于其流量的大小,而粉丝的“数据劳动”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偶像的流量数据,换句话说,就是粉丝的努力程度(谩骂互撕也是努力的表现形式)直接决定了偶像事业的成败。套用之前的比喻,则相当于球迷场外互殴的结果反过来决定了球赛比分。

偶像与粉丝之间权力关系的倒错,也促成了粉丝群体内部的阶级分化。个别资历、地位更高的粉丝逐渐掌握了圈内的话语权,成为影响力足以和经纪公司甚至偶像本人匹敌的意见领袖。为了巩固其领导地位,这些“大粉”通常会不断地挑起内外斗争,培养忠实拥趸,继而与经纪公司形成某种博弈关系。而经纪公司为了掌控局面、混淆视听,也会尝试在粉丝圈内部安插自己的人手。饭圈本就污浊不堪的生态,也因此进一步趋向恶化。

综上所述,饭圈乱象之病灶,实则不单纯在饭圈,而更多在当前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垄断的互联网资本,及其所打造的以“流量至上”为宗旨的“泛娱乐”产业链。其为祸之深,又岂止于饭圈。因此,如果不能对这种违背艺术生产的基本规律、持续输出劣质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予以有力监管,那么,即使针对粉丝群体、经纪公司和网站平台的规训引导最终成效显著,也不过只是扬汤止沸罢了。

2021-08-11 □高寒凝 1 1 文艺报 content61121.html 1 饭圈乱象之病灶实则不在“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