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8日,第七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线上颁奖典礼暨“唤醒语文的耳朵”系列论坛在京举行。曹文轩、高秀芹、孔庆东、徐则臣、邵燕君、杨早等参加活动,并就“文学经典细读与创意写作思维”及“青春写作与日常生活的创意表达”两项议题展开讨论。
第七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伊始,大赛评委会主席曹文轩曾为选手们写下《我是一个捕捞者》,强调创作者要像一个捕捞者一样,通过书本知识获得创作的基本能力,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获得创作的素材和艺术的想象。如今这场历时近10个月、超12万青少年写作爱好者参与的“捕捞”之旅圆满收官。
此次论坛旨在让青少年们更多地细读文学经典,获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曹文轩说,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文章要细读”,而且还要“细看世界”。“文章是你看了这个世界之后写出来的,你要写出来好文章,你就要仔细地去看生活。”他以萨特为例谈到,萨特是一个哲学家,他研究的问题是天有多大、地有多大,或者说是人生的一些根本命题。但是透过他的文学作品,比如他写一只瘦小的苍蝇在长途汽车里头飞来飞去,我们可以发现,他对生活的观察是那么细致。“所以,你要把文章写好,你就要细看生活、细看世界。”
孔庆东说,只有细读人生,写出来的东西才可以从宏观到微观都经得起推敲。他还以北大培文杯决赛题目“动物园门外”为例,强调在写作时要避免“虚晃一枪,拨马就走”的问题。徐则臣表示,这次比赛的作品涉及当下生活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身边的现实已经习以为常,很难对它进行及时提炼。这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尽量认真地盯着身边的现实,看得足够久、足够深,才能把它的文学性表达出来。邵燕君说,“文学的耳朵,谛听的应该是自己内心生命的那个声音。把这个声音写下来非常重要,它记录了你生命的状态,成为你生命成长的必要环节。”杨早认为,“青春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放开思想,尤其我们不是写高考的作文,不需要顾忌说阅卷老师心里有一杆秤,可以抛开这些尽情释放。这种写作应该是跟每个人的生活、跟每个人的独特思想紧密相关。”
(尹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