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耽改剧的制作播出作为一种行业现象颇为引人关注,其以“拍一部火一部”甚至“未播先火”的市场热度与个别主演摇身晋升“顶流”的捷径效应,让娱乐话题为之狂欢、饭圈粉丝对之追捧、资本平台向之逐利。然而,透过喧嚣表象我们应理性认识到,文艺作品的“热度”并不能和“品质”画等号,观众真正需要的不是爽感满足和视听刺激,而是心灵滋养和精神引领。貌似“爆款”层出不穷的耽改剧,究竟对观众的精神世界有多少营养、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值得深思。
不可用边缘化情感取向刺激观众心理。所谓“耽改剧”,是指由耽美小说、漫画等改编的剧集作品。“耽美”一词源于日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主要指美貌男子间的暧昧之情。耽改剧的背后,蕴藏着耽美文化所代表的小众文化形态与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剧集二者之间的博弈。现有的耽改类影视作品大多由一些相关网站中具有圈内知名度的耽美小说孵化而来,原创IP决定了作品初期的受众市场。早期耽改剧的制作相对粗糙,惯常利用两性关系的猎奇视角,诸如“爱上前女友的现男友”等充满无厘头味道的桥段来夺人眼球,内嵌于情节的伦理暗示意味浓厚。在发展过程中,耽改剧不断迎合某些观众的欣赏口味,内容与形式渐趋丰富,但往往是“耽美”元素与剧作类型与题材的杂糅。限于对同性爱情的书写幅度,耽改剧往往择取“特定题材”来强化人物的造型美感和故事的戏剧浓度,因而无论是以历史为背景还是立足现实语境,耽改剧基本止步于“古代传奇”或“现代悬疑”的创作定式。
应当注意的是,耽改剧相对边缘化、异质性的情感取向,容易使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认知心理产生偏差乃至歪曲。有的作品对同性情感关系刻意“美化”,或将镜头聚焦于男性的身体特写,或用言语挑逗和肢体接触营造引诱性的气氛,目的在于满足某些小众群体的窥视与想象心理;有的作品为掩饰媚俗的内容,打着“家国情怀”的幌子,营造与主流精神文化相悖的风气,在大众间滋生出一种“腐文化”情结;有的作品在社交平台上以各种敏感话题撩拨刺激大众神经,有意引导粉丝对剧中角色以及相关演员关系进行偏差、过度的解读,消费演员余热、带偏舆论走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不意味着对观众口味的一味迎合、无度俯就甚至有意无意地误导,而应该用正能量的内容满足和引导观众正当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引领观众向善向美。作为一种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大众文艺样式,剧集作品本应为最广大的观众提供精神能量,若创作者单纯为了吸睛而对小众文化进行恶意消费,用无底线的炒作博得一时热度,则暴露了创作理念的不端和艺术功力的空虚。唯有端正创作态度,坚守“内容为王”,在题材选择、剧本创作、拍摄制作等各个环节走正道、用真功,才能使作品赢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
防止欲望投射下的内核缺失与审美脱轨。从审美层面观之,当下大多数的耽改剧,不过是用雌雄难辨的俊美外表和边缘反常的另类情感,给人以奇观性的感官冲击,进而诱导人们产生异化的心理需要。
随着女性消费群体对电视剧市场的影响逐步扩大,主要迎合女性审美意识的“甜宠剧”“大女主剧”等应运而盛,但在这类作品中,大部分女性角色其实仍表现为“弱势”的一方,需要男性角色的引领或拯救。正如英国学者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一书中指出的,传统艺术描绘女性与描绘男性的方式是大相径庭的,这并非因为男女气质有别,而是缘于作品“理想的观赏者”通常是男性。耽改剧为女性观众提供了向男性投射欲望的直观视角。例如,在“双男主”的人物设定中,两人在颜值、智力乃至武力层面均表现得“棋逢对手”,构成同人配对的“CP”关系,某种程度上避开了脸谱化的男主形象或“玛丽苏”式的低智情节。然而问题也随之凸显,有的耽改剧以“擦边球”的方式在男性主演之间加入女性角色的感情戏,遭到来自原著粉丝群体以及其他观众的质疑;也有的剧作以耽美小说为文本,通过翻转人物的性向,罔顾正常的行为举止,强行构建“男弱女强”的关系,只会让作品最终变得“不伦不类”。
事实上,男性之间的情感表现并不意味着“男性气质”的丧失,男性间的兄弟情、朋友情、同学情等,安全可以被描写得深沉厚重、壮怀激烈、阳刚四溢、意味悠长。如果一味地从女性视角“凝视”男性身体,无非是另一种欲望的“凌驾”表现。其实,女性观众群体从根本上希望看到的,是剧集作品对性别平等的尊重与追求,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摈弃丑化或拉低性别关系中任意一方的误区,才是创作的正途。
警惕流量至上的“饭圈”文化破坏行业健康发展。围绕明星崇拜的粉丝文化和相关产业链由来已久,耽改剧的出世无疑加剧了当下剧集生产行业和网络生态环境的不良问题。耽改剧捧红的一些演员,本就是市场化运作的产物,具有较强的符号化、标签化、复制性特征,他们向着“流量明星”的成长之路更多地代表了“颜值经济”而非演技能力,其自身德行素养的提升更是容易被忽视。近期,个别演员在迅速走红后因不当言行而又被迫迅速“退圈”的事件,便可见一斑。
在“流量为王、利益至上”的错位价值观下,耽改剧双男主人设创造的所谓的“CP”链条效应也衍生出诸多问题。创作者为追求男主“CP线”的塑造而削弱情节张力、肢解叙事逻辑,凸显出剧作主题精神脉络的苍白;粉丝群体倾向于“追星”而非“追剧”,从前期宣传过程的“先嗑为敬”,到话题营销阶段“提纯CP粉”的站队乱象,原本对作品的兴趣被引流到对演员的关注,这种本末倒置必然造成作品本身的肤浅化与快餐性。此间,若未能有效控制粉丝间的互撕、拉踩行为,甚至纵容、挑拨各自明星粉丝群体的对立,便会严重扰乱剧集的互联网评价体系与舆论生态,结成娱乐圈的“毒瘤”。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既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更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某些资本与平台把耽改剧当作“商品”而非“作品”,企图通过利益共谋来持续“流量迅速变现”的模式,如此商业至上的“投机”行为势必对社会文化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创作者应警惕文化工业的异化,行业应纠正“唯流量”的评价体系,社会各方应联合建立针对“饭圈”的规范治理机制,通过合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来催生出更多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