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起初是指一种起源于日本的文学类型,之后拓展到动漫、有声小说、广播剧、影视、游戏等领域,其核心的表现对象是男性之间的暧昧情感。耽美的叙事内容显然和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念有所冲突,很难为主流读者和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长期以来,耽美爱好者一般是以“地下”的形式存在,拥有自己相对排外的交流平台、方式和语言,研究者也通常将其视为一种小众亚文化。可以说,在耽改影视剧出现以前,耽美始终是同好们“圈地自萌”的一种娱乐方式或者文化现象,并没有引起主流的太多关注。
实际上,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加上爱好者们强大的创作能力和高度的社群粘性,耽美群体的规模已然日渐庞大,成为资本所热衷于争取的消费人群,耽改影视剧由此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经验积累,耽改剧从制作、发行到传播、反馈,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但其间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并随着耽改剧热度的不断提升而愈发严重。
2016年的《上瘾》被很多人视为耽改剧兴起的标志,尽管播出不久便被全网封禁,两位主演的事业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但这部剧在当时所引发的轩然大波,无疑让资本看到了隐藏在大量耽美爱好者背后的巨大市场。之后又有若干部耽改剧陆续上映,如《错生》《识汝不识丁》《重生之名流巨星》《刺客列传》《盛势》等,但均未激起太大水花。2018年的《镇魂》和2019年的《陈情令》扭转了这一局面,相关话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几位主演成功跻身“顶流”,收获了巨额的粉丝数、话题度以及大量代言和演出邀约。2021年的《山河令》则复刻了当年《陈情令》的热闹场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话题之火爆、粉丝之狂热,堪称是一道网络奇观。
然而矛盾自始至终都存在。依托“原耽女孩”(热爱原创耽美小说的女孩)发展起来的耽改影视剧,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从一开始就备受怀疑:资本购入耽美文学版权并加以改编,本身是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量,尽管多数作品有原作者担任编剧把关,但编剧的话语权显然要让位于整个剧组和资本,何况还有政策环境的限制。制作方一方面不肯放弃耽美这块大蛋糕,另一方面囿于政策限制,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将原作中的同性暧昧情节进行改编,或将其包装为危难中的“兄弟情”“战友情”,或直接加入女主,彻底改变原作感情线。一些耽美文学爱好者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耽美的核心已经被置换,耽改剧本质上是资本消费耽美的产物,耽美不过是吸引观众的噱头。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种大刀阔斧的情节变动,往往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来打磨剧本、查漏补缺,但投资方和制作方似乎并不想付出这份时间和精力,最终拿出来的成品多数比较粗糙,这也是很多国产影视剧的通病——流量为王,内容靠边,劣币驱逐良币。反观《镇魂》《陈情令》《山河令》的爆火,这与它们相对精良的制作有很大关系。
但即便是这些相对较为优秀的耽改剧,也仍然存在一项致命缺陷,即对主角形象的刻意“媚化”。一方面,制作方规避对同性情感的直接表现,试图用友情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又在主人公的互动中留下蛛丝马迹,比如一些亲密动作和对话,暗示两人关系另有玄机。耽改剧利用这种碎片化的感情表现形式,留住了大部分闻风而来的耽美爱好者,也拓展了更大的消费市场。热衷于观看男性间暧昧情愫的女性观众(“CP粉”),数量要比“原耽”群体更为庞大。在这种情形下,男性成为女性观看或者说“凝视”的对象,男性间的暧昧戏码(小至一句台词、一个眼神)被观众们捕捉然后无限放大,以截图、GIF动图和视频片段的形式,重新组合并传播,进而成为超越剧集本身剧情和逻辑的独立存在。观众更喜欢寻找各种可以佐证主角间存在“真爱”的细节,对于剧集本身的质量反而变得宽容,只要两人间的互动够“甜”,那么情节崩坏、剧本烂尾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对暧昧互动的偏好甚至延伸到了剧集以外,当两位主演同框接受采访或同台参加活动时,“CP粉”们仍然会从他们的台词、动作、眼神中“抠糖”,以证实他们之间“是真的”。而耽改剧的制作方也吃透了观众“嗑CP”的心理,往往会在剧集中添加各种“私货”,以供观众来发现、讨论和传播,进而提升剧集和演员的曝光度,换言之,攫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一部剧集的制作来说,这种导向无疑是危险的。表面上看,制作方和发行方收获了利润,演员收获了热度和流量,粉丝收获了“嗑CP”的快感,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赢”的局面,但实际上,这种多方合力形成的影视生态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并不利于影视行业特别是耽改剧的持续发展,剧集制作成为了流量和资本的炒作游戏,不论制片方、出品方还是发行方,都热衷于赚热钱、赚快钱,用角色间的暧昧戏份来制造热度,借以掩盖剧情逻辑上的短板。观众则沉溺于所谓“真爱”的细节中,不再关注剧集质量本身,甚至无视角色的善恶属性和剧情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奉行“颜值至上主义”。更严重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观众的“三观”,导致他们审美观念的异化。这是尤其需要警醒的。
在这一剧集制作愈发商业化、观众审美日渐畸形的过程中,平台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耽改剧的主要发布平台,各大视频网站并没有在剧集上架前自查自纠,及时与制作方协调沟通,限制无意义的暧昧情节出现,严格把控剧集质量,而是保持沉默,对上架剧集过分宽容,甚至在享受到流量红利以后加入炒作,着力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些视频播出平台(很多时候同时是出品方),为提高剧作的热度,采用多种手段来制造话题,如鼓励观众购买长期会员和超前点播,以解锁周末加更和主创线上见面会等福利;听取观众反馈,对观众不满意的情节进行重新配音剪辑;开发剧集IP,推出相关手办盲盒、原声大碟,举办主演演唱会等。作为剧集出品方,他们在剧集营销上下足了功夫。这些基于揣摩观众心理而采用的种种营销手段,表面上看是平台“宠粉”的表现,实质上是通过迎合观众来推动观众感性消费,吸引商业品牌合作,加快流量变现,一切都以最大程度盈利为最终目的。而那些沉迷其中的狂热观众,掉入平台所布下的营销陷阱,短期内产生大量无谓的高额非理性消费,对“嗑CP”的热情亦因此水涨船高,二者相互催化,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视频播出平台,一些社交平台在言论管控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作为剧集观众交流分享观看体会的主要渠道,作为“CP粉”们刷热搜、做数据、打榜控评的主战场,微博上有关耽改剧的讨论可谓是热火朝天,几位主演及其“超话”长期位居微博排行榜前几位,相关话题也多次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但这些看似热烈的讨论,往往都是“一家之言”,大量粉丝有组织、有策划地宣传剧集或演员,整齐划一的应援口号淹没了一般观众的真实评论。部分心智不太成熟的狂热粉丝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存在,热衷于在指责自己“正主”的微博下面“出警”,不断引发争执和骂战,甚至上升到不同亚文化圈层间的群体对抗,形成大规模的舆情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微博等社交平台并未及时对始作俑者作出处置,限制不良言论的发布和传播,甚至通过资本运作,刻意渲染话题,引发更大热度,这是社交平台在舆论管控方面的严重失职。
在之前网传的一份名单中,目前杀青、筹拍以及售出影视版权的耽改剧竟多达50余部。如今多部耽改剧“哑火”,或推迟上映,或暂停拍摄,耽改剧的热潮似乎暂时得以遏制。不论今后耽改剧是否能够重新成为热门话题,以腾讯、优酷、爱奇艺等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和以微博、豆瓣为代表的社交平台,都应该针对视频和信息言论的发布,自觉建立起更为严格的监督审核机制,正确引导行业和舆论的发展方向,双管齐下,从耽改剧的发行端和反馈端共同发力,提高剧集质量,提升用户素质,抵制“流量为王”,纠正畸形审美,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