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高效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月12日,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电影《南越宫词》根据同名经典粤剧改编,讲述了秦末汉初,秦王朝派遣赵佗南下征战百越,赵佗罢战求和,最终融合汉越民族,成为南越王,为南越创造了一段和谐发展的光辉历史。电影表达了“共生需要和解,和解才能共生”的主旋律,南越创造的这一段历史背后,反映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睦邻发展、永续和平的主题。该片主创阵容强大,导演马崇杰出生于梨园世家,为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之侄,曾拍摄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京剧电影《赵氏孤儿》《谢瑶环》等佳作,获得金鸡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殊荣。片中男女主演为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李嘉宜,二人饰演赵佗与金笛。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国际领先的虚拟技术,既保留了传统粤剧的韵味和经典唱段,又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展现出巍峨瑰丽的宫殿群和神奇浪漫的南越古国风情,令古老戏曲焕发出新活力。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中国影协副主席喇培康,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马维干,中宣部剧本中心副主任秦振贵,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崔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中国电影报社副总编辑张晋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燕,电影导演龚应恬,《中国文艺家》总编辑向阳等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家就《南越宫词》的艺术特色、粤剧电影对粤剧艺术的传播效用以及粤剧电影的未来发展等进行研讨。出品方代表、中影股份制片公司总经理许建海,广州广播电视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安勇以及《南越宫词》制片人董培雯、导演马崇杰参加了会议。此外,广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崔颂东,本片主演欧凯明也通过视频连线与各位专家进行交流。研讨会由中影集团艺委会主任、导演江平主持。

该片导演马崇杰谈到,戏曲电影拍摄难度较大,主创班底需要对戏曲有一定的了解,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也要更加细致考究。粤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属于联合国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会专家认为,拍摄《南越宫词》这样的粤剧电影意义深远,一来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保护与传承,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二来是把古老戏曲拍成电影形式,更有利于粤剧在全球范围传播,彰显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粤剧。有专家具体谈到,本片强调了珍视和平的主题,影片聚焦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和谐共处,与当下倡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契合,具有现实意义。

戏曲电影归根到底,是借电影语言的优长来为戏曲艺术开创一条新生路。专家谈到,该片是以戏曲为本的好电影。一方面,该片的情节是按照戏曲审美的结构来建构的,影片聚焦于赵佗和吴皇后、金笛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戏曲最擅长表现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另一方面,在形式美学上该片打破了舞台局限,充分利用电影艺术拓展了戏曲舞台的空间。诸多特写镜头的运用将人物表情、一招一式都清晰地展现在银幕上,弥补了舞台戏曲观赏过程中的不足。与此同时,该片在虚实结合方面做得较好,影片没有像舞台戏曲一样完全写意,而是融入了诸多写实手法,交代出战争的细节等。

全世界范围内有1.2亿左右的粤语人口,把粤剧电影推向海外,无疑是高效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会上不少专家都谈到,广州广播电视台根据广州独特的语言文化和背景优势设计出的粤剧电影系列,不仅在产业模型上取得先机,同时也勇赶时代潮头,为当今地方戏曲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带来启示意义。 (小 宇)

2021-09-22 1 1 文艺报 content61726.html 1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高效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