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电视剧播出到现在,直到我下定决心写这篇稿子时,才忽然有了答案。
9月18日晚,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的第三天。我的高中同学,毕业于山东大学,毕业后回老家做了公务员,他此时正在驻村。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联系了。他却发信息跟我说:“老同学,我眼睛是在半湿润状态中看了这部剧的前四集。我一直在想,张楠、曹骏、饶俊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那段开场白,让我记忆中浮现出熟悉的影子,剧中烧房子那件事,也让人忆起往事。说实话,你之前编剧的《花千骨》,尽管周边很多人都在追剧,可我基本没有去看。应该是个人性格原因,我不喜欢这样的题材,更不喜欢那么太虚无的东西。但是看过《在希望的田野上》,特别是在驻村助力乡村振兴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看这部剧,真的很有感触。我无法从你们专业的角度去评价一部剧的好坏,我只知道这部剧有较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有很多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有很多能感动我的地方。老同学,向你致敬!”
说实话,从业十年,这是第一次有人跟我说“向你致敬”。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写作的意义。
9月20日晚,有一位高中时交的笔友,他在某地教育局当局长。我们没有微信,他用短信发了很长一段话给我,说:“饶俊兄,实不相瞒,我更喜欢你高中时的笔触,颇有一点沈从文的味道。但你后来做编剧后,再也没有看过你的文章。但看了你的新剧《在希望的田野上》,令我颇受启发。最近正响应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的号召,你剧中提到的乡村教师晋升通道的问题,在我们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积弊已久。我新任局长,便要面对这么棘手的事情,说实话,心里很没底。但看了你的剧,我想,不仅鼓励了我要刮骨疗伤,还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城市教师,十年去乡村轮岗三年,是个不错的提议。真诚地跟你说声感谢。”
他的这声谢谢,让为播放量而愁得彻夜难眠的我稍有宽慰,其实我跟剧中的张楠有同样的困惑,他说:“我的文章,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我也想问,我做这样的剧,真的有意义吗?但是这位笔友的信,让我有了一点继续前行的力量,他是教育局局长,通过他的努力,我相信,可以改变很多农村孩子的命运。不敢居功,但我想,我也尽了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我写作的意义。
9月21日晚,中秋节。有位高中的女同学,是一村一大的驻村大学生。她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尽管不是双一流大学,但对于贵州籍考生而言,已经是一本线才能进的大学。她就是在上海工作过,最后又回到老家驻村的。她给我发微信说:“饶俊,很久没有联系了。我也不知道给你发信息是否合适。我在村里有点干不下去了,我们现在的身份很尴尬,不算体制内的人,而我,也一直没有勇气去考。倒不是我考不上,家里也一直在逼我。我想,以我的学习能力,考上不是难事,这还能比高考难?只是我一直都没有想好,是否要进体制。驻村的生活很苦,我拖儿带女的,日子很艰难。我一口气看了六集你的新剧,别问我为什么只看六集,因为目前只能免费看六集。原谅生活如此拮据的我,就不充会员了。说了这么多,我是想来谢谢你的,你剧里有句话让我决定继续待下去,而且积极备考下半年考试。这句话就是‘总是需要有人要去努力,去尝试,否则这里就这样一直穷下去了’。”
9月25日,老家街道办事处主任给我发来一张微信截图,里面是街道办组织大家看这部剧的通知,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随后,街道办的书记给我打电话,说他昨天看到凌晨两点半,看得泪眼婆娑,他目前所在的街道,是区里教育改革的试点,本来没有头绪的他,看了剧,受到一些启发。不仅街道办,现在全区都在组织大家观看这部剧,希望我有时间,可以回去跟大家开个座谈会。
作为创作者,何德何能,因为我的作品影响别人的人生规划,甚至是一个地方政策的制定,这又会影响到多少人呢?甚至有一位师长看完后对我说,万一当地也这么改革,得去农村待几年,有些城市的老师可能会恨你。可这,就是我创作的意义。我相信,通过她,一定可以让她所在的乡村变得更好。我不在田野,却也似乎为田野贡献了一点力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但是对于这群返乡工作的人,他们常常被误解,他们只是失败了、混不下去了、放弃了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可谁又能说,回到乡野之间,建设昔日的家乡,不是一种成功的选择?
这部剧的故事,90%源于真实生活。我想,我并非是这部剧的独立编剧,这些在一线驻村的干部,那些仍在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老百姓,是他们,共同帮我创作了这个故事。
我不知道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创作类似的题材,但我知道,我未来的创作,应该要走什么样的路。
(作者系网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