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中国网络文艺快速迭代和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文艺经验从根本上表征着社会大众数字文化生活的新的经验模式,而其与产业、资本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和渗透,其对大众情感结构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其成为亟待进行经验分析、理论总结和知识构建的对象。
然而,与市场在其中所发挥的推动力量以及政府所发挥的规范角色相比,知识界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衡的。这体现在双重滞后上:其一为面对快速迭代和不断更新的网络文艺新形态新现象,知识界对现实的跟踪和研究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性;其二是相比于网络文艺发展的新经验与新问题,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经验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与不适用,无法准确把握网络文艺所表征的新经验与新规律。知识界亟待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思维方法的双重入场。网络文艺评论作为通向知识建构与理论创建的基础,正是建构网络文艺新型知识共同体的必要载体。由此,“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作为该领域第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和涵盖面的专门奖项,其开创经验和样本意义就凸显出来。
首先,立足网络文艺中国经验的地方样本,推进网络文艺知识建构的多方主体联动。浙江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重镇,无论从制度扶持、土壤培育、产业联动还是名家佳作的涌向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络文学“浙江模式”。近年来,以网络文学为内容核心,以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为重要抓手,浙江网络影视、游戏、短视频等产业获得较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和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不仅建构了一种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样本。
如何及时总结浙江从网络文学向网络文艺转型的经验意义,进一步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建设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知识力量,探索完善网络文艺发展的多方主体联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正是“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设立的背景和目标。
“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是高校学院与地方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合作,首次尝试举办的该领域专业评论奖,由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夏烈发起。从2020年启动至今,已举办两届。奖项以长三角高校与地方作协、文联的联合协作为平台,搭建创作力量与研究评论力量的互动格局,以评论奖的举办为动力,推动浙江网络文艺“走出去”与全国知识界“走进来”互动结构。这种多主体联动、地方与全国互动的方式,既能够更加鲜明地展示浙江网络文艺地方经验的全国意义,也能够以全国视野多层次观照浙江经验。如2020年首届评奖活动主题聚焦“浙江网络作家作品”,南派三叔、阿耐、流潋紫、天蚕土豆、蒋胜男等作家作品及影视改编的审美评价和价值评价成为焦点,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评论文章,是全国优秀青年评论家对浙江网络文学经验进行提炼和分析的重要成果。
其次,以奖聚才育人,建构网络文艺新型知识共同体。鉴于网络文艺在当下中国大众的数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影响,网络文艺评论奖不应仅仅停留在评奖颁奖的单一活动上,而应成为引领审美风气,建构文化共识,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的有效助力,使网络文艺评论奖成为集聚评论人才、引领审美风气、引导产业发展、凝聚价值共识、实现知识创造的新型载体。
尽管“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刚刚举办两届,但其建构网络文艺新型知识共同体平台的自觉意识日渐鲜明,这主要体现在其评论领域的关注、评论议题的设置、评论语体的引导和评价尺度的建立等方面。如在关注领域方面,第一届关注网络文学与短视频,第二届则聚焦网络影视,在奖项的未来规划中,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等网络文艺类型都将成为评论家关注的对象。有类型对象的限制,但并不拘泥于固有类型,而是充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文艺形态的跨界与迭代的现实趋势,比如网络文学评论就衍及影视改编。 以问题与现象为导向,充分激发不同学科专业的学者和年轻学生进行评论,打破文艺批评的固有模式,如第一届“网络短视频评论”主题紧贴短视频发展的前沿,评论文章涉及短视频创作传播及产业方面的态势,极具当下性和前沿性。而关于网络文学的批评,也涵盖现象评论、作家作品评论、影视改编评论等,兼具产业评论、创意批评、审美分析与文化研究等不同维度,贴合网络文艺不断跨界发展的实际,显示出较为开阔的学科视域。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基于网络文艺评论不同文体及其功能的差异,第二届评论奖完善了评论规则,区分了文艺批评与学术研究两种文体风格,分别给予相应的文风要求,对推动两种评论体式的发展极具意义。在获奖的作品中,就既不乏学理性强的理论文章,也不乏灵动活泼的网络评论。同时,奖项设立“普通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在凝聚全国高校青年专业学者评论家围绕共同的网络文艺领域和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之外,更注重对未来评论家的培养,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艺术专业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其网生经验、跨域知识参与到网络文艺评论中。相信“青年创意家·网络文艺评论奖”将成为年轻的学生们走上文艺评论道路的起点,成为中国网络文艺评论家培养的摇篮。
(作者系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