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诗歌创作需要在经验、视野、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对于长诗写作而言,这是一个条件充足、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新世纪以来,虽然也有吉狄马加、欧阳江河、刘立云、大解、胡弦、雷平阳等多位诗人创作了长诗,但总体而言,网络时代的诗歌繁荣主要体现在短诗领域。长诗写作的体量,与新时代庞大的诗人群体并不匹配,与新时代诗人处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也存在一定距离。也就是说,长诗写作在新时代亟须整体性地推进与个体性地超越。
汉语新诗在走过了100余年的发展历程后,面临着如何在新时代开启新篇章的问题。新时代之“新”,在社会学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城市乡村容貌之“新”和人民群众生活之“新”。那么,新时代之“新”,在诗歌领域如何表现呢?每天几万首的诗歌新作刷屏,每隔几年冒出一个新流派,出现一种新的诗歌传播途径或新命名一个诗歌奖……这些自然是远远不够的。新时代诗歌随着诗人创作群体的壮大,随着诗人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随着“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隔阂逐步消解,在面对中国社会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时,应出现一个新变化——长诗写作的新繁荣与新高度。
新世纪以来,网络新媒体为长诗作品的发表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环境。由于版面的原因,长诗在报刊上发表远比短诗难。在新媒体时代,诗人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长诗作品贴在空间自由无限的网络上进行传播,但事实是,我们较少看到诗人的长诗新作。希望更多诗人戒除浮躁之风,静下心来,甘坐冷板凳,立志于创作史诗性作品。
在灿烂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中,诗歌一直强烈表现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表现着社会进步的发展进程。从古诗到新诗,不管诗歌的形式如何变化,虽说短诗一直是诗歌的主潮,一直是诗人的强项,但长诗写作也是一直存在的。短诗主要靠灵感的爆发或语言的节制,而长诗更能整体展现出一个诗人的综合能力,在处理一些重大事件的写作时更能游刃有余。短诗虽易传播、易背诵,但长诗更能对一些宏大题材的写作提供广阔的资源和深入的空间。
在新时代,有志于长诗写作的诗人应更加密切关注现实,在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中寻找值得书写的大题材、小细节,以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为底色,表现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以及人民群众敢于拼搏的奋斗图景。
严肃的长诗写作,对于大多数诗人而言,构成了一种精神和写作上的难度。没有精神难度的长诗写作,必将陷入语言的漩涡而无法自拔,难以在整体上做到精炼与节制。因此,有志于长诗写作的诗人应在注重个人生命体验之外,通过广泛阅读与深入思考,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力,在写作中面对精神难度的突破时,表现出从容、冷静的一面。
汉语作为世界上词汇量最为丰富的语种之一,为长诗写作的拓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汉语新诗若有大师级的诗人出现,首先必将出现史诗性的长诗经典作品。这是判定新时代诗歌由高原迈向高峰的一个重要标志。诗评家姜涛说:“近年来,一些体制庞大的长诗、组诗相继出现,暗示了当代诗歌内部能量在重新聚合,或许会将新的前景、问题挤压出地平线。这些‘大体量’的写作,一方面延续了‘历史想象力’的动能,保持并拓展了个人与历史之间‘异质混成’的开放,另一方面,诗人也试图进入历史内部,通过重构诗歌的位置和形式,来获得某种总体性的驾驭、洞穿能力。”(《“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阅读札记》)诗人永远是诗歌创作的主体,而诗歌的未来也正就是诗人的未来。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更多年轻诗人一定会在不断的成长进步中追随着前辈诗人的足迹,在长诗写作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勇于前行。
这是长诗写作具有无限可能的时代。诗人们只有远离喧嚣,远离浮躁,忠实于内心,扎根于现实,写出不负时代、经得起检验的史诗性作品,才会在诗歌史上留下自己的深刻印迹。呼唤更多的批评家来为长诗写作把脉问诊,广泛、深入而持续地探讨长诗写作的可能性和前景,为打破当下长诗写作的瓶颈、为长诗写作的发展与突破打好坚实基础。